周博辰和李向南他们一起又返回村里去看姥爷了。
周博辰见到姥爷,两个人又是一番契阔。
小董的厨艺好,就是简单的打卤面也是有滋有味的。
四个小崽崽坐在这边等着爸爸给围兜兜,等着爸爸给端面……
周博辰忙前忙后的。
整个人真的鲜活了。
当爸爸不是那么容易的。
直到晚上四个孩子爬上炕了才算消停一些。
但这也不是完全消停。
他们还让爸爸给讲睡前故事。
两个故事没讲完,他们就睡着了。
周博辰:“累了吧!你先休息!
我去把孩子们脱下来的衣服洗了!”
一帆风顺,四个洗完澡衣服就都换上干净的了,脏衣服还没洗呢。
等周博辰洗完衣服回来,见李向南还在归置东西。
“还没有休息呢?
东西都不着急归置,明天再说吧!”周博辰有些心疼李向南。
四个孩子,一会儿也不消停,要耗费相当大的精力。
“嗯。剩下的就放在这里,明天再说!
这个给你。
这是陈爷爷给你配的药,让你一天吃一次,每次2丸。
陈爷爷说半个月后问你药效!”李向南说着就把一瓶药递给了周博辰。
周博辰自我感觉现在状态好多了,但这是向南的心意,也是陈爷爷的心意。
他就接过来了。
“谢谢!”周博辰对于李向南到这里所受的辛苦,还拖累着姥爷,他挺愧疚。
李向南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我怎么觉得好像你比以前有活力了,整个人都生动起来了!
还是部队好啊!”
周博辰没想到李向南这样形容他,说他生动起来了。
周博辰点点头,“我也发现了,还是在部队里好!
我更适应在部队里的生活!”
周博辰的目光里,李向南看到了平和。
“和我说说这些军嫂的事儿吧!
哪些人我必须搞好关系,哪些人我可以不理会。
有没有什么注意的?”李向南既然来到了部队,就要适应这里的生活。她不想特立独行。
“通常情况下男人在一个团里的,或是一个营里的,他们的媳妇更容易抱团。
这跟我们要团结是一个道理。
但是要实在合不来,也没有必要非要将就她们。
要说尽量要搞好关系的话,最好是和政委家嫂子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因为我和政委是搭档啊!
而且政委家嫂子在家属里面口碑也挺好的,估计和她好好相处也不难。
但这事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她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你也用不着迁就她。
再就是丁副团长的媳妇儿了……
都说这个团长的位置应该是她男人的,可是我家里有背景……”周博辰无奈的摇摇头。
“有这些无端的猜测……
就是丁副团长心里也是不服气的。
在训练这些战士的时候,他故意给我找了点麻烦。”周博辰说的很轻松,显然是根本就没难住他。
李向南猜得到周博辰肯定没掉链子,但是也好奇。“他给你找什么麻烦了?”
周博辰喜欢和李向南这样聊家常,他说的很开心。“去年才入伍的兵,会什么?
让他们射击,和我比根本也不现实。
要是让他们和我动手的话,我一个刚来的团长,他们敢吗?
就比体能了!
有几个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表现的很突出,丁副团长让他们和我三十多岁的人比体能……”
“那肯定是你赢了?”李向南看着周博辰说道。
“我也不能便宜了他,是不?
我就把他拉上了!
他比我年纪大,比起来肯定吃亏。可是我也比那些兵年纪大啊!
本来就是业余时间遛一圈不算事儿!我说他,你也不至于当真吧?
后来几句话让我架着他不得不比!”
“好在那几个兵蛋子挺有眼色的!
他们一直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没超过丁副团长!
我也给丁副团长留了点脸面,并没让他落的太远。”
“我也不想让他没事总蹦得出来,就像癞蛤蟆似的,不咬人也膈应人呢!
我给三营战士上打靶课,教他们打移动靶。
我当然要给他们演示演示。
上完那节课他就老实多了!”
这是周博辰亮出了实力,他消停了。
周博辰对军属的情况了解的并不多,他能说上来的人没几个。
丁副团长的媳妇儿,他也只见过一次。
他这个新团长来了,丁副团长叫着他到家里吃了顿饭。
当时叫着去的都是男人,他们团里的干部再加上三个营长和副营长、指导员。
丁副团长是从一营出来的,所以他对一营有感情。
一营的营长媳妇和副营长媳妇儿都和丁副团长媳妇儿关系比较好。
好像丁副团长的媳妇儿,有一个泼辣的名声……
“对了,每家还有一块菜地,因为你没来我就没去找后勤主任要菜地。
其实咱们离村子近,姥爷还在村子里住。
八九分钱就能买一筐菜,就是贵的时候也不过是几毛钱。菜地不种也行吧?”周博辰觉得种菜地辛苦,所以他就下意识的没着急去要菜地。
“要吧!
有很多蔬菜,现在种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晚豆角、晚黄瓜来得及,再种点儿小菜儿,用不了多久就该种秋白菜了。
正好我带着孩子们学学怎么种地。”李向南让孩子们清楚菜是怎么种出来的。
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了,韭菜和麦苗分不清楚,或者是认为土豆是结在树上的……
她倒不认为孩子必须辛辛苦苦的去做那么多活计,但是不要连这些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吧!
周博辰点头,他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种什么。
“行!等安顿好了,我就和后勤主任说一声。
再就是新来部队的随军家属都要请一顿饭的。”周博辰知道请客的话肯定媳妇儿受累。
但这事还真不能免了。
“这事不着急,等到时候让姥爷和小董他们也过来。”有小董帮忙,媳妇儿就轻巧多了。
“行!”这些对李向南来说都是小事儿。
李向南从明天起正式开始了随军生活。
第二天周博辰请了一上午的假,他要和李向南一起送邓宏宇他们走。
不过还没等他们去呢,邓宏宇就很贴心的来接他们了。
邵伟光是妥帖的,提前就从老乡手里换了不少山货。
邓宏宇走的时候车里塞了不少东西。
他回头和辰哥挥手告别。
辰哥身边站的是南姐,他们身前站了四个小豆丁儿。
他可是帮着辰哥把媳妇和孩子送来了呢!
他要回去努力,要早点做爸爸。
他媳妇儿喜欢工作,他家只能生一个。
他家要是生个儿子,他就后继有人了。
他家要是生个女儿,他就把辰哥的儿子拐一个入赘。
反正他家好几个儿子呢,给他一个也行吧!
周博辰和李向南也不知道邓宏宇傻乐什么呢……
小董已经把里里外外的都收拾利索了。
主屋的格局没动,屋里重新粉刷了。
在院子的最角落里做了一个厕所。在房子的东头做一个洗澡间。
这样在生活中可以方便很多。
邱老对这里的生活环境很满意。
屋子宽敞明亮,有洗澡间和厕所。
周围是大青山。
小董和邵伟光都留在这里照顾他。
还有孩子们。
他觉得他的生活无比惬意。
周博辰看姥爷对一切都很满意,他就放心了。
周博辰还要回去工作,李向南也要回去收拾收拾啊。
所以他们把孩子留在了这里,两个人就回去了,是骑自行车回去的。
卡车上能放很多东西,能用得到的李向南都带来了。
比如说两辆自行车。
这样做什么事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