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千五百训练有素的精兵,再加上孙得龙、孙得虎这两兄弟也跑了。
而且不得不承认的是,孙得龙和孙得兄弟的的武艺确实不错,带兵也算是有方,绝对算得上两个人才了。
有这等势力,再加上现在乃是大乱世,随便占据一方都可以犹如滚雪球一般发展,将来未尝不能成为一方豪强。
甚至还有人就是借此发家,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皇帝,比如当今楚国的楚武帝。
而且这种事情在九州发生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过这样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新文礼最怕的还是孙得龙、孙得虎兄弟直接投降了吴国,这对于己方军心又是一大打击。
孙得龙、孙得虎兄弟能够在南陈军中杀出名声,掌管精锐兵马,又瞅准时机带兵遁逃,那么这两个人自然不是一般人。
这两人出自演义小说《隋唐演义》,而这两人则是大隋朝的镇关总兵。
孙得龙绰号黑面煞神,乃是黄土关总兵。
他的弟弟孙得虎则是绰号花面煞神,是黄土关的副总兵。
在《隋唐演义》当中一共有十座关隘,关隘守将各个都是武艺高强之人,比如新文礼、尚师徒等人都是其中一员。
而孙得龙、孙得虎兄弟比起那些人倒是差距甚远,但这两人武艺虽然平平,但是却都有些阴谋诡计。
在瓦岗军攻打黄土关的时,孙得龙和孙得虎兄弟便用诈降之计,诱骗程咬金带兵五百入关,结果被埋伏中计,程咬金一个人逃脱,但瓦岗军五百士卒有一半当场阵亡,还有一半则是被俘虏。
孙得龙还扬言,如果瓦岗不退兵,那么每过一日便要斩杀生擒活捉的瓦岗士卒,以此来瓦解瓦岗大军的军心,逼迫他们退兵。
这绝对算得上一条毒计了!
既然孙得龙用如此下作的方式,那么瓦岗这边也是不遑多让,直接作势要挖掘黄土关士卒在城外的祖坟,最终黄土关士卒在无奈之下选择斩杀了孙得龙、孙得虎兄弟,献出了这座关隘。
所以这么看来,这孙得龙、孙得虎兄弟在整个隋唐演义的世界里只能算是个小龙套,论武艺,只能说是勉勉强强,论统兵,那就更别提了,毕竟能够被自己麾下的士卒杀死,论智谋,只能说有点小聪明,但却不多。
但无论如何,在如今的九州世界里,这两人可算是做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刮跑了南陈一千五百精兵,这也让新文礼和尚师徒对这两人恨之入骨。
而此时,孙得龙和孙得虎正带着兵马往西边逃窜,这也是二人一早便商定好的计划。
往南边走,那里还没有被战火烧到,到时候他们可以占据一方,打家劫舍。
就算被南陈注意到,大不了他们便带着兵马去投靠楚国或者北齐,无论怎么样,他们都远比留在这里要好得多。
而他们麾下这一千五百精兵,可以说跟随这两兄弟的时间很长,这也是为什么孙得龙能够轻松将麾下兵马带走,而不哗变的原因。
“兄长,我等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背信弃义,毕竟新永丰将军对我们可不薄啊。”孙得虎颇有些忧愁地说道。
实际上带着麾下兵马趁乱逃窜,这个主意还真不是孙得虎想出来的,他也没这个能耐,也没这个心思,这纯粹就是孙得龙一个人的想法。
但正所谓长兄如父,孙得虎对于自己这位兄长,他也是马首是瞻,虽然对于孙得龙背信弃义的做法有些异议,但最终在孙得龙的多番劝诫下,作为弟弟的孙得虎还是同意了。
但是孙得虎还是经受不住内心的谴责,凭心而论,无论是新永丰还是新文礼都对他们两兄弟极其重视,结果他们就这样逃跑了,而且还带走了麾下全部兵马。
不过对于孙得虎的话,孙得龙却是不以为然地说道:“那又怎么样,我等每逢战事便先登破阵,立下功劳无数,新将军也借此可以步步高升,我们两兄弟又不欠他的。
更何况此番就算跟着新文礼突围,他也是要跟周文育、吴明彻会合,到时候还是要跟吴国大军血战。
现在南陈摇摇欲坠,就算击退吴国又怎么样,楚国、魏齐联军都不是吃干饭的,南陈迟早要亡,我等现在离开,前往南陈南方潜心发展,将来说不定还能照拂一下新将军的家人,这样也算对得起新将军的栽培之恩了。”
听完自己哥哥的话后,孙得虎也算是将最后一丝愧疚给放下了,他也觉得孙得龙说的很有道理,这场大战仅仅只是开始,面对多国围攻的南陈已经是濒死的巨人,现在离开,既可以保全一条性命,将来好待价而沽,也可以想办法照顾一下新永丰的亲人。
孙得龙早早便想逃离这里,躲过这一劫,所以他可是筹划了许久,这一千五百人虽然目标很大,但是在孙得龙的带路下,他们一路朝着南方而去,目标正是南陈南边最大的城池峰峦城。
据孙得龙所知,此时南陈的兵马大都已经集中在北边与吴国的战场上。
峰峦城作为南陈南边最大的城池,守军肯定是有的,而且肯定不少,但要论起战斗力,孙得龙可不认为会比他手下这从尸山血海杀出来的一千五百精兵要好。
而另一边,尚师徒却是拦在了新文礼面前,原因则是新文礼想要带兵去追赶孙得龙,就算不能斩杀孙得龙,也要把这一千五百精兵给追回来。
毕竟对于现在的南陈,别说这一千五百精兵了,就是五百人,那也是南陈所需要的。
但是尚师徒却否决了新文礼的提议,因为在如今这个时候,身为主将的新文礼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现在孙得龙铁了心要离开,那就证明他已经毫不顾念新家之前的栽培之恩。
所以双方已经是生死仇敌,在尚师徒看来还是要以稳妥为主,现在带兵去跟吴明彻和周文育两位将军会合,那才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