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强压着内心的波澜,面上不动声色地随姬发回到城中。当晚,他独自坐在书房,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扭曲而漫长。
姬发却难以入眠,他深知父亲的智慧与手段,伯邑考的死若被查实,自己必将万劫不复。思来想去,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次日便召集了几位心腹,商议着如何应对姬昌。
而姜尚就在这几位心腹之中。
姜尚也就是姜子牙,他的先祖曾担任四岳之职,辅佐夏禹平治水土,立有功劳,在虞舜夏禹之际受封于吕或申,为姜姓。但到姜尚这一代,家境没落。
他曾做过屠夫、小商贩等职业以维持生计。也有说法认为他曾是夫入妇家的赘婿,后来被老妇逐出家门。
有个很出名的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就是姜尚和西伯侯姬昌的故事。
姬昌对姜尚有知遇之恩,认为他很有才华,所以请他入朝,希望能辅助自己壮大西岐,推翻殷商。
姜尚来自于市井,所以才能有限,但旁门左道的方法却是非常娴熟。也正因如此,他看姬昌年岁太大,知道不能将赌注放在他身上,所以便找机会投靠了姬发。
伯邑考的死也是姜尚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姬发可以如愿的登顶西岐。
而这次姬昌平安回归,并且态度转变如此之大,已经充分的说明了问题。
姬发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必须先下手才能有一线生机。但他却不敢开口,生怕这些心腹将他看轻。
姜尚哪能不知道他的想法,所以就把这个脏活接了过来,当众说出要毒杀姬昌的计划。
姬发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忍,当众训斥姜尚,让他住口。
但姜尚早已心知肚明,所以不为所动继续劝说,并表明其中的利害关系,甚至将在场众人的未来都一块说了出来。
这就导致,在场的其他人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受这个计划。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一旦让姬昌率先发难,那他们还是难逃一死。所以不如此刻放手一搏,为自己搏一个未来。
在一众心腹的劝说下,姬发“勉为其难”的同意了这个计划。
七天后,姬昌死了。
经御医诊断,姬昌年岁大了,再加上路途遥远,劳累过度,还有在朝歌监牢中受尽屈辱,所以引起体内的暗疾,最终不治而亡。
毒发的那一刻,姬昌眼中没有恨,反而非常平静,甚至对姬发的做法表示了赞同。
无毒不丈夫,想做大事,就要敢于去做不可能的事。
所以,在弥留之际他将王位传给了姬发,让他能名正言顺的带领西岐。
姬发顺利登上西岐王位,表面上,西岐百姓为新王登基举行盛大庆典,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但在这繁华表象之下,暗流涌动。
姜尚因拥立之功,成为朝堂上最炙手可热的人物,被姬发拜为太师,掌握诸多军政大权。可他并未满足于此,在他心中,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正在悄然成型。
一日,姜尚秘密进宫,与姬发密谈。
谈论的内容围绕着西岐的未来和殷商之间的关系展开。
姜尚认为,殷商早晚会对西岐动手。所以不如趁对方现在还没有充足准备的时候,先下手为强。
但姬发却不想这么快发动战争。毕竟他刚继位没多久,许多事情还没有步入正轨,权力也没有抓牢。
这个时候引发战争,极容易让自己的地位产生动摇。所以他委婉的拒绝了。
姜尚身上是带着任务的,所以他不可能让西岐和朝歌之间有任何缓冲的时间。
姜尚称他在暗中联络了周边几个对朝歌不满的小诸侯国,并说他们愿意与西岐联手。
同时西岐以筹备粮草、操练兵马为由,暗中扩充实力,等到朝歌麻痹大意的时候,起兵逼宫。
姬发权衡再三,最终点头同意。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发现姜尚的野心越来越大,自己隐隐有些压制不住了。
此后,西岐表面上依旧歌舞升平,暗地里却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军事。姜尚亲自挑选将领,制定严苛的训练计划,同时派人在民间大肆征收粮草,引得百姓颇有怨言。
西岐老臣在朝堂上汇报了民间的情况,对近日出现的种种情况表示担忧。尤其是担心朝歌方面,是否会因为这件事心生不满,从而兴兵讨伐。
姬发本就不想这么做,但这一切都是姜尚的主意,所以他下意识的看向姜尚。
而姜尚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一套大义凛然,让人无法拒绝的说辞。
先是将伯邑考的死扣在了帝辛身上,然后便是先王的死也归咎于帝辛。同时,又细数帝辛的过错。逼死众多忠臣义士,残杀姜皇后和姜恒楚。
甚至就连比干杀毒杀的鄂崇禹都算在了帝辛身上。
用事实告诉众人,帝辛想要收回权利。而在场的这些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老臣还欲再言,却被姜尚的气势震慑住。姬发见状,也只能顺了姜尚的意愿。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岐的军事实力日益增强,可百姓的生活却愈发困苦。
而远在朝歌的帝辛,此刻却被其他事情牵绊住了。
闻仲平叛北海15载,如今大胜而归。
闻仲作为托孤重臣,并且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商朝上,可谓是毫无私心。并且还有先王所赐打王鞭,上打昏君,下打奸佞。
帝辛对闻仲的态度尊敬大过畏惧。主要是对方的人品和才能确实值得尊敬。
闻仲性格刚正不阿,对国家大事极为上心。
作为托孤重臣,他拥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战略眼光。他会为帝辛提出一些合理的政治建议,如整顿朝纲、选拔贤能、减轻赋税等,以改善商朝的政治局面,这有助于帝辛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策略,对国家的治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闻仲在商朝军队中拥有极高的威望,他的归来可以稳定军心,增强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士兵们对闻仲十分信服,他的出现会让士兵们重新燃起对商朝的信心,愿意为保卫国家而战。
商朝当时面临着西岐等势力的威胁,闻仲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可以制定出合理的战略战术,带领商朝军队抵御外敌的入侵,保护商朝的领土和安全。帝辛在军事方面可以依赖闻仲,减轻自己的军事压力。
闻仲是坚定的保皇派,所以有他在朝堂,帝辛可以毫无顾忌。哪怕在大方向出现错误,闻仲也能及时提醒,并将航向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