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康拉德一行人视察罗德岛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天了,虽然贝萝度格达那边一直在催促博士返回参与各种课题,但博士一直没有离开克洛维斯,因为他必须要确保罗德岛能够得到进驻乐土城的许可。
尽管康拉德已经对pRtS系统做出了高度评价,同时认为pRtS系统完全能够适应乐土城的管理需求,但博士依然能够从尤利娅的态度感觉到她的一些犹豫。
为了让尤利娅也赞同罗德岛的进驻方案,博士还特地为尤利娅提供了乐土城所有的系统代替方案,同时也表示乐土城并非完全放弃之前的中枢管理系统,而是可以让pRtS系统辅助管理,从而增强建构派对乐土城的管控能力。
尤利娅的态度其实变相表明了建构派内阁的态度,博士其实已经猜到了他们为什么在犹豫,因为如果pRtS真的和他们之前预想的那样并没有亮点,乃至于是一个落后的系统,根本无法替代现有的乐土城中枢管理系统,那有没有pRtS都无所谓,他们大可以直接放罗德岛进驻乐土城,并以此为由让罗德岛成为内阁手中的把柄,以增加内阁在面对博士时的话语权。
博士也知道他们的这个用意,自己对于建构派内阁来说,已经是属于有些无法约束了,如今的内阁面对博士并没有强有力的话语权,让罗德岛进驻乐土城,正好是制约博士的一个手段,毕竟到时候罗德岛在人家的主场避难,还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就算是为了罗德岛,博士也多少要看内阁的眼色行事了。
但康拉德却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论,这打乱了内阁的思路,内部开始出现了矛盾,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希格斯和普林尼大力支持全方位引进pRtS系统来管理乐土城,这不仅是因为能够减少现有的算力系统的空间挤占,同时长远来看,一个不同于深海之力体系的全新体系,能够为阿戈尔未来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科学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未来的阿戈尔也许能够借此机会获得各方面的突破,这意味着阿戈尔可能不再会被永远困死在乐土空间之内,而是有更大更远的发展。
这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机会,尽管建构派内部早就已经做好了永远在黑暗的乐土城中避难的准备,也做好了科技发展和能量利用被锁死在一个阈值之下的思想工作,但是真当他们看到希望的时候,难免不会因此而心动,即便是一丝微不足道的希望。
托勒密和尤利娅则认为应该在保留现有的中枢管理系统的同时引入pRtS系统进行辅助工作,pRtS可以引进,但是不能占有主要的管理地位,可以让pRtS负责一些不那么关键的工作,虽然这可能并不会节省多少空间。
相较于希格斯等人的积极观点,托勒密则是对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可控的风险表示了担忧,根据康拉德的报告数据显示,pRtS系统有着极强且无法有效控制的算力,过强的算力可能会导致乐土城的信息处理设备在短时间内接收到过多难以处理的信息出现故障甚至损坏,在诸如穹顶控制系统这种事关乐土城安危的系统应出于稳妥,避免引入pRtS,但在一些常规的,不涉及重大安全的系统中可以引入。
即便博士已经详尽说明了pRtS的所有完整信息,但内阁中依旧有人反对pRtS的引入,其中以维尼尔和马格努斯为主,维尼尔声称,pRtS的引入很可能会导致内阁丧失对乐土城的控制,按照康拉德的说法,整个建构派都没有处理那种信息量的能力,强大的pRtS可能会存在严重的信息泄露风险,甚至会对乐土城现有的系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威胁乐土城的安全,同时很可能会让乐土城的控制权落地落到罗德岛手上,使内阁在面对博士的时候进一步被动,这是内阁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博士为此特地解释了各种情况下pRtS的应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强调了pRtS的安全性,说明pRtS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破坏现有信息系统的可能,pRtS可以与乐土城中枢管理系统各自运行互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pRtS完全独立于乐土城的核心安全系统自成体系,即便pRtS系统失灵或出现算力异常无法控制的情况,也不会导致乐土城内的重要设备遭到破坏。
上述的建构派内阁的各方观点均由歌蕾蒂娅告知博士,内阁其实也想借歌蕾蒂娅试探博士的想法,目前来看,内阁还是倾向于托勒密的中间方案,即有限制地引入pRtS的应用,如果最终以达成了这个协议,那么罗德岛获准进驻乐土城也是指日可待。
目前博士还在等待内阁那边的回信,从歌蕾蒂娅的口风来看情况还是比较明朗的,而且凭借着pRtS强大的能力,罗德岛在进驻乐土城后不必受制于内阁,保证了双方能够实现一个相对平等的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康拉德的态度也挺值得注意,在康拉德提交了考察报告之后,其本人特地向博士发出了邀请函,称愿意为博士单独开辟一个最大的方舟空间供罗德岛进驻,为罗德岛提供除乐土空间之外的另外一个选择。
博士也曾仔细了解过康拉德提供的那个方舟空间详细情况,空间大小大概能完整容纳一个罗德岛还有一定的剩余,独立于其他任何一个方舟空间,不受任何人或势力的制约,当然原初派愿意向罗德岛支援相关科研工作人员用于空间的初始建设与规划,之后罗德岛可以自行安排这些人的去留。
由于方舟空间狭小,在现实世界中映射的能量波动幅度也更加轻微,具备更强的隐蔽性,理论上如果空间内部的人关闭与现实世界的所有通路,那么方舟空间将彻底与现实世界隔绝,永远也无法找到,相较而言乐土空间依旧需要大量的空间稳定装置来避免与现实世界产生联系,长远来看无异是方舟空间的安全性更胜一筹。
但博士注意到了方舟空间的一些隐患,虽然方舟空间自带能量循环系统,但后续的能量供给依旧需要依靠空间背景辐射的能量,由于这部分能量的实际利用依旧需要长久的科研时间,那么在此之前方舟空间只能选择传统的能量供给模式,也就是源石。
然而与乐土城设有庞大的源石储备库不同的是,方舟空间根本没有储备那么多源石的空间,尽管方舟空间理论上消耗的能量也更少,但得益于乐土城的规模效应,乐土空间的单位空间范围内的源石能量利用率远远大于方舟空间,简单来说就是同样比例的源石,乐土空间能使用更长的时间。
根据博士的计算,即便将剩余的所有空间都用来储备源石,在空间背景能量得到实际运用之前,罗德岛可能只有一年的时间,这个日期相较于乐土空间大大提前了,一旦能量耗尽,严么冒着危险打开通道从现实世界获得能源,严么只能等死。
在空间背景能量的研究工作上,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庞大的乐土城可以为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科研设备支持,大大加快研发速度,而方舟空间却难以提供这方面的支持,有限的空间可能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规划为实验室,这会进一步延缓相关技术的研发进度。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考虑,那就是未来的容错率,方舟空间过于狭小,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有限,一般只能维持一千到五千的人口,一旦空间内部发生诸如疫病,火灾,设备异常等问题,很可能会降低空间内部文明长期延续的几率,而一旦以人类文明延续的视角长远看待,这些事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而有限的人口数量又难以支撑一个发展的文明,可以预见的是绝大多数方舟空间都将会面临变成一片死寂的结局。
之前在与元首苏拉交谈的时候博士也曾提出过这方面的疑虑,虽然以整个人类的视角看方舟空间数量众多且相对更隐蔽,所有空间中也许总会有那么几个能够实现长期的文明延续,但大多数空间可能都会是失败的,不过博士也理解苏拉的想法,毕竟站在人类的角度上看,这几个存活下来的空间也代表了人类,虽然单个空间的人类存续几率下降,但整个人类群体的存续几率则是有所上升。
只是博士不敢去赌罗德岛是否会是那几个成功存续下来的空间,由于罗德岛缺乏成熟的技术储备和技术人员,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可能无法做到有效解决问题,到时候成为失败空间一员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一些,权衡利弊之后,博士还是婉拒了康拉德的邀请,毕竟乐土空间实现文明长期存续的概率还是要更大一些,同时博士也进一步向康拉德提出了方舟空间目前存在和未来面临的一些问题,以期望得到解决。
在默默等待了许久之后,博士突然看到pRtS接收到了一道信息,信息来源为贝萝度格达,署名歌蕾蒂娅,博士赶紧打开了信息,上面只有一段话。
“内阁已批准罗德岛进驻乐土城。”
博士长舒了一口气,虽然之前也大概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博士也不免感到了欣慰,这么长时间以来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无论如何,罗德岛现在总算是有了一个能在灾难中躲避的栖身之所,希望未来的局面不会再变得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