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陇西郡,原是大汉凉州一郡,后北蒙北撤之时,因北蒙不擅守城,便放弃关内土地,驱赶汉民出关,扼守关隘,对中原呈俯视之势。西秦立国,秦皇接受这些城池,并迁流民,犯人入城。慢慢有了生气。
大秦失去关隘,对于收复的城池来讲,就等于对北蒙不设防,大将军赵争重新在此设立第二条防线,拒大城,建无数卫城,卫城之间用烽火台用于紧急联系。第二防线布满拒马坑,陷井等,更在后方建有两个方城,平时用于屯粮,战时用作坚壁清野之用。
临洮县,此县驻有西秦2000人,驻军偏将名赵炎,乃是大将军之二子,虽说君子不立危墙,但武将世家,军功为第一要素,本来,四国初立,人心思齐,边境都相安无事。
偶尔有,那也是小摩擦,不仅可增加些小军功,也很安全,时间一久,积少成多,也有了上升的空间。
赵炎此人,身为大将军的儿子,武艺,谋略到也有些,不过,军人世家出身,多多少少带点纨绔子弟的脾性,赵炎便好色。
身在京都,到也无事,可长时间的呆在军营,有句话说得好:当兵有三年,母猪赛貂蝉,赵炎身在军营,有军纪约束,况且,朝堂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为大将军的儿子,赵炎此点见识到还是有的。
不过,有句话叫: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赵炎手下有一副官,别的能力没有,但揣摩上官心思到是有一手。
副官便出了个主意,这边境几乎都各自守着各自的地盘,如果我们带些人去边境走上一遭,那不什么都有了吗,军功,女人......。
“擅自调动部队,是有违国法军令的,再说,带兵攻打他国,挑起战争,这个干系就大了。”
赵炎有些心动,但理智在线。
“谁说我们带兵的,我们带上自己的护卫,而且也不着甲,这诺大的西北,出现马贼,强盗什么的,也不为过吧?”
赵炎一想,此计甚好,又未犯军规,又能解决生理需求,更妙的是,弄些首级过来,可充军功。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副官早已打听好一个小型部落的位置,此部落便是他们的目标。
两人召集自己的护卫,两百来人,更有家族高手在其中,兴冲冲一人双马朝着目标而去。
赵炎此去,按理说,计谋没什么问题,但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北蒙的政体。
北蒙立国之前,鞑靼一族人数不多,高祖皇帝以十八副盔甲起事,一路打出诺大个帝国,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何守住江山,让高祖伤透了脑筋。
恰逢一大汉文人落难,被高祖所救,为报救命之恩,文人便出一计,整合鞑靼,乌桓,契丹三族,称之血脉相传,统称为蒙古族,并整合三族历史捏造新的历史,创立蒙古文字。
政体上采用等级制,即蒙古族为一等民族,匈奴,突厥,为二等民族,汉族,色目人等为三等民族。当然,当时,此文人因自己是汉人的原故,是将汉人放在第二等的,但高祖皇帝当时为转移矛盾,将汉人降了一等。
法律上,立法保证一等人的权利,三等人几乎就等同于奴隶,除享有正常的生命权利外,所有财务都归属于奴隶主,但是法律规定,奴隶主,不得随意打杀奴隶,即使违法,不得不杀,也得去官府备案。
况且,奴隶如成婚,则奴隶主提高其生活待遇,善待其子女。法律没规定提高其待遇是多高,所以,奴隶主们都有了对策,比如,普通奴隶一天吃一个馒头,那成婚生子后,可加一个,基本上也就保证不饿死。
为了保证蒙古国对法律的实施,深入人心,高祖立下一部门,名为督察部,专司考察,权利很大,又因部落之中强者为尊,每次督察部去部落,人数都不会少,一是怕有部落造反,二是人少了收取的贿赂运不走。
等级制形成后第三年,有一匈奴人,家养一女奴隶,生得异常漂亮,此匈奴人是草原上难得从商之人,有点头脑,便富养这个女奴隶,教其诗书礼仪,并马球之术等等。
待其长大,伺机送于当地王爷,此后,此女奴隶凭床弟之术,深受此王爷喜爱,王爷竟有立其为嫔的想法,当然,这种违背法律的事,当然无疾而终,不过,此种女子便得了一名:娼嫔。
此匈奴人因此也被王爷抬了藉,入一等人,专为王爷养娼嫔。
此事过后,全蒙古国便兴起伺养娼嫔之风,督察部下到部落,第一件从收取贿赂到转到收集漂亮的娼嫔。
言归正传,话说赵炎此时带人去的部落,虽是刚分出去,成立没多久的小部落,但母族比较大,此时,正好轮到督察部下此部落检查。
赵炎在攻打之时,也是派人摸清了底细,此部落人数确实不多,也就两百多人,加上有老人孩子,真正能战的人大概百来人。
赵炎听完手下的汇报,大手一挥,200多人的队伍便攻入部落。不管大人小孩见者就杀,除了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