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在阿尔金山北麓这个荒凉的地方驻扎了下来。
有风力发电机提供充足的电源,他的可以一直保持车内温度,只是食物和带的水会持续的消耗,曾凡优化过的身体可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消耗,只要他愿意,不需要任何食物和水分都能活下去。
他来这里主要是研究通过埙声调节时空转换的规律,在景德镇和宋元时期的平行时空他做了一些尝试,也有了新的发现,不过更多的实验不方便在那里做,所以选择来西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
这里方圆几万平方公里都很少有人,即便出现意外情况,也很难波及到别人。
有了在景德镇烧制好的陶埙,曾凡到这里不需要重复烧制工作,每天主要就是研究吹埙,在这里重新找感觉。
不只是声音频率的控制,而是吹奏过程中,更高层面的意识共鸣,这才是触发时空波动的关键。
这种时空共鸣的方式,比他以前那种靠感应能力机械的控制原子振动频率的方式更玄妙,似乎也更有了更多可能。
难以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也难以用精准的数字去衡量,却能非常轻松的做到许多神奇的事情,他已经体验过的穿越,时间加速,时间回溯等等,还有很多可能性需要他逐一去尝试。
原先的穿越局限在一个位面之内,仿佛所有穿越到的平行时空,都只有他一个觉醒者,尽管体验十分真实,却更像一场寂寞的独角戏。
当下这种方式,曾凡感觉有可能突破不同时空位面,就算见识不到其他位面觉醒的自己,也可能见到其他觉醒的人,或者所谓的神仙。
这种境界的玄妙之处在于,他可以同时感应物体的宏观和微观状态,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运用自己的感应能力,刻意的放大或者缩小自己的感应范围去观察,玄妙境界感应到的信息,不止是以前那样的分子原子实时运动状态,似乎包含了一定的时空演变规律。
就像曾凡那次跟吕瑶所说的一样,他仿佛能感应到任何事物的意识,小到一个分子、一粒沙,大到汽车和火车,一棵树一座山,一片虚无的空间,在玄妙境界的感应中,都是有意识的存在。
只是这种意识与人是截然不同的存在状态,当然也不能用人的语言或者思维方式进行交流,埙的声音在某些时候恰好就能与周围的某个意识产生共鸣,从而实现真实的互动。
先前偶然触发的时空穿越,以及曾凡后来实验过的时空加速,时空回溯,都是这种沟通的成果。
身边的草木土石各种事物太多,同一种语言的人类尚且很难沟通,更何况这些形态迥异的意识。
曾凡想找到一种普遍的规律,能与不同种类、形态的意识进行沟通,需要的时间不知道要多久,他不想影响到别人,所以选择来到这个地方。
这里位于塔克拉玛干边缘,干旱少雨,昼夜温差极大,野草都难以生存,方圆百里了无生息,正好适合他的实验。
除了砂石空气以外,这里有足够广阔的空间,不担心被打扰的时间,他可以尽情的尝试各种可能。
通过埙声的共鸣,曾凡发现可以缓慢拓展自己当前的玄妙境界,让他更好的感应周边的环境,用感应形容不太准确,更像是一种融入。
曾凡的身心意识,开过来的车子与周围的广袤空间融为一体,也不仅仅是周围的沙漠戈壁,还包括了数百年、数千年、数万年、数亿年,漫长的时间演变。
如果这时候旁边有人,就会发现若有若无的埙声中,曾凡和他身后的车子若隐若现,最后完全消失不见,仿佛遇到了海市蜃楼一样。
不过曾凡并没有穿越,而是与附近整片空间以及砂石等物质产生共鸣,成为整体的一部分,见证了这片地区数亿年间的演变进程。
在五六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经过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结晶基底,那时候这片区域与南面的青藏高原一样,都被无边的海洋所覆盖。
随后数亿年演化中,各种海洋生物蓬勃发展,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这里沉积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地层中,埋藏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
地壳的缓慢运动,使塔里木地区逐渐抬升,海水一点点退去,陆地面积扩大,海洋生物被迫适应陆地环境,大量裸蕨类植物覆盖地表,数千万年演化中,石松类、楔叶类、真蕨类植物开始出现并慢慢占据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各种节肢动物从海洋来到陆地,一代代繁衍中变成了陆地上的各种昆虫,肉鳍鱼类则是鳞片逐渐变厚,保留腮呼吸的同时,演化出陆地呼吸的肺脏器官,成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祖先。
陆地生物繁荣数千万年,到了三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时期,塔里木盆地又一次被海洋淹没,海洋物质的沉积掩埋了无数动植物的尸骨,成为了生成煤炭的原材料。
又是几千万年过去,海水再次退去,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又产生了新的地层,这片区域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产生了巨大变化。
数千万年的火山活动过去后,地表温度逐渐降低,气候重新变得湿润,地表重新被繁茂的大型树木覆盖,氧气变得充沛起来,有了适宜环境,陆地生物开始往大型化发展,进入了恐龙横行的侏罗纪时代。
恐龙时代持续上亿年,到白垩纪中晚期达到了巅峰,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各种巨型恐龙统治着陆地,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蜜蜂、蚂蚁等昆虫,现代鸟类以及许多小型哺乳动物开始出现,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也在这个时期演化出来,地球生物进入空前繁荣的时期。
随后就是物极必反的物种大灭绝时代,空气中氧气大幅度减少,物种大规模灭绝,尤其是巨型恐龙这种需要大量食物的种类,全球气温开始降低,冰山从两极向赤道附近蔓延。
距今八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在印度板块的俯冲挤压作用下,喜马拉雅山脉开始隆起,青藏高原逐渐抬升,塔里木地区周边山脉在挤压作用下,同样逐渐升高,随后几千万年的演变中,盆地构造开始成形。
四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内还是一片绿洲,有着丰富的水源和繁茂的植被,随着周边群山峰顶的冰川退化,流入盆地的水量降低。
一百万年前,盆地内的湖泊群开始日渐减少,无植被的裸露地面日渐增多,经风力作用 “就地起沙”,出现风成沙丘。
随着地质的变迁和本地气候也逐渐演变,尤其是青藏高原持续的隆起,彻底阻挡了南部海洋的水汽进入,使得塔里木地区气候越来越干旱少雨,蒸发量逐渐大于降水量,百万年演变下来,最终形成了广袤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罗布泊区域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海拔低于八百米,是整个塔里木盆地的低洼地带,也是盆地周边众多冰川河流的水源汇集地。
五六千年前,罗布泊区域仍然有着广袤的水域和丰富的植被,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地方,这时候已经有人类迁徙到这里繁衍生息。
人类的出现,似乎让这片区域的时空发生了某些特殊变化,时间一下子变得缓慢起来,与周围空间融为一体曾凡意识产生了波动,从那种特殊的状态退了出来。
他和身后的车子出现在一片林地的边缘,原先的沙漠戈壁都不见了,远处近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
原先荒漠地带他还可以开着车子到处跑,现在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树木杂草,他的车子想跑都不可能了。
既然无意中来到这个时代,不出去转一圈似乎有点可惜,曾凡也想看看这个时代的人类发展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