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小组的众人这段时间丝毫没有闲着,他们紧密地按照宋江的指示,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积极对应上级部门去争取资金和政策。
在这艰辛的过程中,财政局长成风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和坚定的决心。他亲自前往财政厅,面对重重困难和复杂的局面,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有效的沟通,成功要来了 5000 万的资金。
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到了远在燕京的宋江耳中。彼时的宋江还在为促成重要合作而不辞辛劳地奔波着,听闻此消息,疲惫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改革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一些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充分利用部分企业的既有背景,将公司改制成物业、服务业等类型的公司,而原本企业的工人也一并合并到这些新的公司当中。
在整个改革进程中,人事局的工作最为繁忙。由于此次全市众多企业都在进行改制,人事局需要对人员进行精心的筛选和安排。他们把那些具备技术专长和管理才能的人才谨慎地留了下来,对于一般的普通工人,则组织开展培训,而后派遣到其他合适的公司。人事局的工作人员们日夜操劳,仔细评估每一位员工的技能和潜力,力求做到人尽其才。
与此同时,财政局派遣的核算小组也在紧锣密鼓地对这些改制后的公司进行资产核算。然而,在核算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问题最为严重的要属钢铁厂、造纸厂和水泥厂。
这些工厂早已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长期的经营不善导致欠下了一大笔巨额债务,财务状况混乱不堪。如此艰难的局面着实令人忧心忡忡,核算小组的成员们面对如山的账目和复杂的财务关系,感到压力巨大。
各县区也在同步按照市里的明确指示,对县属的一些企业展开改革工作。他们把原本一些资产负债沉重的企业进行重组,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在这当中,兴鱼、纯川、宁安、咸山等地的改革速度非常快,工作推进得极为顺利。但城官、阳安两地的进展却较为缓慢,甚至还有一部分工人因为对改革的相关事宜不满而闹事,给当地的改革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和困扰。但总体而言,改革的大方向始终坚定不移,所有人都在为实现最终的改革目标而努力拼搏。
4 月 25 日,宋江从燕京返回,这一趟拜访京钢收获甚多,但同时也让他深深地意识到宁乡与其它城市的巨大差距。就比如宁乡还处于人力农耕时代,而别人早已经用上先进的机器,完全代替人工,这种强烈的对比明显让他感觉到了差距。
经过两天的深入交流,宋江与京钢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钢铁厂由京钢注入 2 亿元资金,进行全面接手管理,而宁乡也注入一定比例资金占比 49%的股份进行控股。按照协议,保留原有的技术工人和一些管理人员,而普通工人一律不要,这也是京钢做出最大的让步。
宋江心中忧虑重重,忧的是请来京钢为钢铁厂注入活力,以后必将重换新肌,虑的是一千号工人的去留问题,而新成立的一些国企没办法接手这么多工人,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大面积的上访。
回来的路上,宋江忧心忡忡,也没有问罗羽宁乡的情况,一直在思虑工人的去留问题。
很快,宋江返回宁乡,直接前往办公室。他坐在椅子上,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应对之策。但很快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胡局长,莫不是派人盯着我吧?”宋江起身,邀请胡强坐下。这才回来一会,他不明白胡强这么快就来了。
只见胡强一脸严肃,严肃地说道:“常务,你要再不回来只怕工人又会暴动了。”
“哦?具体是什么情况?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宋江也是一脸严肃地问道。
胡强点点头说道:“有人故意散播谣言,说你没有能力解决工人问题,到时候会全部下岗。而且这件事背后有一个推手。要不是上次你吩咐让我紧盯这件事,只怕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嗯,做的很对,继续管控,以免造成被动的局面,但不能暴力执法,以劝说为主,联合街道、社区给他们做工作,问题一定会解决,就是早晚问题!”宋江说道。
随后,两人又对具体情况做了一番详细布置,这次涉及人员众多,范围广泛,公安局的同志人手不够,但宋江的要求是尽量控制在小范围。
在一间略显昏暗的小茶馆里,几个人正围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旁密谋着。其中,有一个身材比较胖的男子,他正是那家钢铁厂的厂长张耀文,此刻正坐在旁边一声不吭,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张厂长,你说两句,这可是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啊?”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满脸焦虑,目光急切地对着张耀文问道。
张耀文像是被从沉思中惊醒,好半晌才反应过来,脸上勉强堆起笑容说道:“你们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看这情况有点不对啊。大伙还是早做准备,以免……”他欲言又止,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
“张耀文!不要动摇军心,市委的指示就一定正确,市政府没有话语权?”赵焕怒声呵斥道。他的声音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响亮,让人心头一震。
顿时,几人都噤若寒蝉,不敢再多说话。这位副市长赵焕代表着谁,他们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几人面露忧色,他们在心底暗暗思忖着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困境,又担心此刻的表态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小茶馆里的气氛愈发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每个人的心头都像是压着一块巨石,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