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苏香染简单地还原了比较简单的“天锅蒸馏器”。
天锅蒸馏器分是三个部分:用于加热的“地锅”、装酒醅的容器和用于冷凝的装置“天锅”。
“这些能有用吗?”苏香雪觉得妹妹就是简单画了一些瓶瓶罐罐,怎么就能有什么大用处。
不过之前她已经夸下海口,要“支持”妹妹的酿酒“大业”。
因此咬着牙给了苏香染一笔钱找人制作这些东。
把所有的图纸拿给工匠看,那是不可能得。
苏香染把自己画的图纸,进行了拆分。
一个“天锅蒸馏器”被分了好几部分,她分开找人加工,然后再自己组装。
为了不让人看出门道来,苏香染还特意和姐姐“要”了一个房间来做装配。
“就这么个不知道能不能用东西,你是既搭钱又费了这么大的力气,要是......”苏香雪随口就要说出打击的话,不过看妹妹很认真的样子,到底也是硬生生地忍住了,只换了一句,“出了第一口酒,高低我先来一口。”
苏香染知道大姐是嘴上心软的,如果她真的反对的话,哪里会给自己做工具的钱。
苏父离世的时候,虽也是留了一笔钱的,可是这些年七七八八也花销了不少,现在他们家的钱基本上就是大姐苏香雪卖豆腐赚的。
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其他不好说,但是做卖豆腐这活计,起早贪黑,利润不算高,而且豆腐又不耐放。
刚刚开始做这买卖那会儿,大姐苏香雪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原主的记忆里,就有过大姐累得直哭的情景。
累只是一方面的苦楚,那会儿卖豆腐的时候,苏香雪常常估算不好每天做豆腐的量,不是多了就是少了。
没豆腐卖着急,卖不出还着急!
最近两年,生意顺了,苏香雪的心绪才没有那么紧绷。
说起来苏香雪真就是个有能耐爱琢磨的人,人家卖豆腐就是老豆腐、嫩豆腐两种。
她这边品种可多了去了,什么水豆腐,鸡蛋豆腐,豆腐皮,豆腐干等等,就算是和现在的豆制品种类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也正因为如此,风城这边的酒楼和一些卖豆腐菜的小吃店也基本上在她这里拿货。
生意大了,苏香雪就把做豆腐的活计放到了隔壁另外买的一个小院里。
那里院子不大,只有一间正房和一个窝棚。
有了钱买了牲口,还买了人回来,苏家这才有了些富户的样子。
只是这买来的人也就负责管管牲口,做做体力活,有关秘方的事情,苏香雪是半点都不交出去的。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更明白秘方的重要性。
几天后,看着屋子里被妹妹组装好的器具,苏香雪道:“这真能让酒更加醇厚吗?看着.....”
“我们试试就知道了!”苏香染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混酒,先经过了过滤,然后倒入“地锅”里开始蒸馏提纯。
因为这次只是实验,所以准备的酒不是很多,不到一会儿,房间里已经有酒香味了。
苏香雪闻着这味道,大为震撼,她还没有想到妹妹受“仙人”点拨的事情竟然是真的。
只是
“这套工具是不是有些小了?”苏香雪有些担心,“这一次弄不了太多量啊!就这么点量,自己喝都不够,卖给谁啊!”
苏香染又道:“大姐,这样的酒只是底酒。”
“什么底酒?”苏香雪虽然不懂酿酒,但是她懂做生意,“咱们做买卖讲得是货真价实,可不能糊弄客人,口碑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倒是没有想到大姐还能有这个觉悟,苏香染怕对方担心,便打算解释了一下:“这些酒并不是成品,而是要加入其他东西的,比如青梅、药材等,
单纯没有功效的酒水可卖不上价钱,往里面加东西才是我们要做到。大姐,我知道这些年,你看着豆腐赚得不少,
但是这酒水上的利润,可是比豆腐高多了,你又有酒楼的人脉,前期我们可以用一些给别人品尝,等有人买了,我再开始对外销售,而且还要限量,毕竟物以稀为贵!”
听着十二岁的妹妹侃侃而谈,苏香雪有一种被新人“拍”在沙滩上的感觉。
不过,她的心情反而很好——精明的妹妹,才不会受欺负,这样也很好。
紧接着,苏香雪又给了妹妹一笔钱,让她再定一套这样的工具,可以大一些。
这间屋子比较大,再放一套工具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苏香雪还找人把自己的地窖重新修整扩大了一下。
“苏掌柜的,年年冬天屯菜的时候,不看见你收拾着地窖,这回倒是来了兴致啊!”干活的工人有些好奇地和苏香雪闲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