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园里添了个人,还是被先帝废弃的庶人,大家也没感觉有什么奇怪的,但对于其他嫔妃们来说,她们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有信心了,不由得暗中开始祈祷姜莘莘能货真价实地平平安安年过百岁。
姜莘莘当然不知道这些,就是知道了只会不以为意,眼下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慈善堂的摊子给铺开。
羊毛制品还是有些贵了,根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用上,而且哪怕棉衣早就有了,可意见棉袄子也是很多家庭最重要的财物,必要的时候甚至能拿出去典当换钱。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冬天里御寒的手段依旧是往衣服里塞芦花或者干草。
慈善堂是姜莘莘在慈幼局的基础上为那些年老无依的宫女太监们安排的一份事业,这年头,太监宫女们出宫以后能得个善待的几率太小,哪怕有亲戚朋友的帮衬,日子往往也不如人意。
所以慈善堂的存在就十分有必要了。
正好姜莘莘又不需要他们辛苦做工,只需要做个管事吩咐两句,或者做个老师教授各种规矩手艺,等慈善堂的孩子们稍微长大一点,就伺候他们养老了。
而慈善堂里最多的就是被人抛弃的女孩儿跟女婴,男孩子也有,但几乎不是脑子有疾智力有缺陷的,就是缺胳膊少腿儿不太能做事的,但姜莘莘也让人将这样的孩子收下。
自从开了慈善堂,剪秋甚至多次抱怨有人特意将孩子扔到慈善堂里,姜莘莘当时也没什么看法,只是拒绝了几家明明没什么困难纯粹不想养活家中女孩儿,甚至还打着慈善堂将孩子养大了,再认回去做牛做马的。
姜莘莘只让人放话出去说,进了慈善堂的,不管有没有给钱,那都是卖了身的,想要带回去就得给钱,而且还要清算各种费用。
这样一来,再也没有那等偷奸耍滑的钻空子的人了。
得益于姜莘莘的权势,几乎每一个被送进慈善堂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十分确切的出身和来历,当然,这些都只是慈善堂的大总管级别以上的人才能看到,而慈善堂里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被家人抛弃的。
只有极少数几人并不是家人非要主动抛弃孩子,而是因为各种其他理由选择在慈善堂隐藏身份。
对于这些人,姜莘莘都一视同仁,每个孩子都读书识字并且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
如今,七八年的时间过去了,剪秋过来禀报说第一家慈善堂里有几个姑娘要出嫁了。
姑娘长大了要出嫁,本该是好事,但姜莘莘算着姑娘们的年岁,最大的似乎也不过十六七岁,小的才十三四岁而已啊。
“会不会是哪里弄错了?我记得第一家慈善堂的女孩子最大该十六七岁的样子,这个年纪成婚,稍微有些早了。”
或许前些年十六七岁出嫁还嫌晚了,但自从羊毛生意铺开之后,姑娘们自己也乐意多赚几年钱,所以十七八岁出嫁都算早的。
剪秋已经拿到那几个孩子的生辰八字了,听姜莘莘这么说,赶紧解释道:“慈善堂的孩子,终究跟外面的孩子不同,她们有的的确不想成婚生子,一直在慈善堂里做事也是不错的。”
“可有些孩子,尤其是进慈善堂已经记事了的孩子,她们当中有些人是希望能早日拥有自己的家庭的。”
剪秋自己不想嫁人,完全是因为在大胖橘和他那一干兄弟身上,看到了男人最让人厌恶的丑恶模样。而她虽然只是个奴婢,却因为姜莘莘的缘故能有余地选择自己的往后的人生,所以她当时就选择自梳做个嬷嬷,一辈子陪着她的主子。
当然,她自己虽然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却也能理解那些从小就没有家庭呵护的人,长大以后对家庭生活的向往。
看姜莘莘依旧眉头微皱,似乎在为那些孩子的未来担忧,剪秋轻声安慰姜莘莘道:“娘娘,您已经抚养她们长大,免她们死于幼年时候,还教授她们一技之长,让她们往后余生都有谋生的手段,这些已经尽够了。”
姜莘莘叹着气说道:“本宫也是后来才知道,女子若是身量未停止生长的时候就怀孕生子,不止对自身损耗极大,而且还会累得孩子先天稍显不足,所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本宫终究还是希望女子能晚些年成婚。”
剪秋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就怕姜莘莘对慈善堂的孩子们太过上心,恨不得帮衬人家一辈子,这样也太过辛苦操劳些。
不过,对于女子什么年龄适合成婚,什么年龄适合怀孕生子的,剪秋也只能跟着叹气:“如今世情大多恨不得早早将家中女孩儿扫地出门的,眼下能因为羊毛生意而推迟家中女孩儿出嫁的,反倒是好事了。”
根深蒂固的观念确实没那么容易改变,就连废除缠足这一条,当初不也是沾染了许多鲜血过后,才总算稍稍遏制住了。
然而朝廷就这样直接举起屠刀杀人了,依旧有许多男人为了所谓的“气节”,直接牺牲了老母跟妻女,公然公开缠足的过程,还大肆宣扬所谓的气节,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扬名。
若不是大胖橘直接下令自废除缠足旨意当日起,有对抗朝廷律令之举,直接将犯事之人打入贱籍遇赦不赦,这天底下还不知道有多少女人被男人强迫着缠了足呢。
至于那些明面上是缠足受益者的女人,她们 无知无识,对废除缠足的律令心生惶恐,从而费尽心思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那又是另外一说。
慈善堂里第一批长大的女孩儿顺利出嫁了,姜莘莘也没给什么嫁妆,那些女孩子们自己多年的继续足够为自己撑场面了,更何况她们本就读书识字,还懂不少规矩礼仪,已经走在许多女孩子前头了,再过不好,那纯粹是自己的问题了。
只是姜莘莘没想到甄嬛会突然求见。
姜莘莘没有第一时间让甄嬛进门,而是问传话的碧桃道:“太常在可有说明来意?”
碧桃答道:“奴婢问了,太常在说前几日听说了娘娘名下慈善堂的姑娘们出嫁之事,所以心有所感,特来向娘娘请命。”
看来甄嬛所说的事儿必定与慈善堂有关了,姜莘莘也就让人进来了。
寒暄两句,姜莘莘就直接问起了甄嬛的来意,而甄嬛也直接答道:“娘娘,嫔妾想着好歹读过几年书,识得几个字,想要去慈善堂做个教人认字的师傅,也算是为那些可怜的女孩儿们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