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厨房里蒸腾的水汽在玻璃窗上凝成白雾,九月用指甲在雾气上划出一道弧线,看着窗外的路灯。锅里的粽子已经煲了四个多小时了,外婆说准备起粽子了。
九月看着外婆把粽子一个接着一个用筷子拎起来放在灶台上的簸箕里。“九月, 你爸电话来了,赶紧过来接电话。”隔壁大舅娘大声喊道。九月赶紧跑到大舅家,拿起听筒,爸爸的声音像是被北风刮碎的冰碴:“你爷爷走了。”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喘息,像是有人攥着话筒在奔跑,“被车撞的,就在家上来的那个十字路口......你满意了?现在他闭眼前都没见着你!”
九月听着爸爸的怒吼,然后回了一句“请节哀!”“.....这些年他经常去邮局等你寄给妹妹的信件,那些相片也是他让你妹妹要的,他说就想看看你……”父亲的怒吼混着电流杂音忽远忽近。
那边电话就挂断了。“这准备大过年的还发生这种事情,难办哦……要你现在回去也不现实呀!按理明天都要出殡了……”可能电话那头声音太大,大舅一家都听到了电话里的内容,大舅娘在一旁喋喋不休地说着话。九月没和他们多说一句就走了。
回到外婆家,外婆看到九月这丧气的脸,焦急问道:“你爸爸打电话来说什么,又责怪你不回去过春节呀!”九月看着自己映在窗户上的影子,十七岁的轮廓突然变得陌生。楼道里传来孩童追逐的笑声,不知谁家的电视正在播放春晚开场音乐,欢快的锣鼓声穿透单薄的墙壁。
九月蹲下把灶台里的木材拿了出来,撤出了那些才烧了一点的木材放入了另一个小灶里,准备煮洗澡水。
九月不紧不慢地说道:“我爸爸刚才打电话来说,我爷爷今天下午四五点这被车撞死了,在家门口上来扥那个路口,不懂他要去干什么……”
“这都快过年了,怎么就发生这种事情呢!”
“人老了,视力不好,加上天气也不是很好,来往的车辆车速也很快,不懂爷爷是不是没有注意到有车来……”
“这大过年的,车站也没有车去海城了呀……”
“所以我爸爸电话里都是说我为什么答应好的今年回去过年,又不回来。现在爷爷突然走了也见不到最后一面……”
“人有旦夕祸福,这个能怪你吗?现在说这个又有什么用呀……”
九月没有再说话,就一直看着柴火燃烧。七年前那个夏天的记忆突然涌上来,那是她长那么大,第一次见自己的爷爷。
(二)
竹筛里的青草还沾着晨露,九月踮着脚尖往牛槽里添饲料。老水牛大黑温热的鼻息喷在她手腕上,痒得她咯咯直笑。外公说大黑今年十五岁了,比她还要大五岁呢。
篱笆门吱呀响动,九月的笑容僵在脸上。那个穿着靛蓝布衫的高瘦老人正站在院门口,裤脚沾着泥点,手里拎着的竹编鱼篓还在滴水。十年了,这是她第一次见到爷爷。
“牛要喂七分饱。”沙哑的声音惊飞了槐树上的麻雀。爷爷把鱼篓放在井台边,黧黑的手背上蜿蜒着蚯蚓似的伤疤,“吃撑了晌午耕不动地。”
九月攥着衣角往后缩,竹筛里的草叶扑簌簌往下掉。此刻老人左耳微微侧向她,浑浊的眼珠却盯着牛棚梁柱上开裂的榫头。
蝉鸣声忽然汹涌起来。泥鳅在陶罐里扭成褐色的漩涡,九月跪坐在田埂上,裤管卷到膝盖,小腿肚还粘着冰凉的淤泥。爷爷的旧草帽扣在她头顶,宽大的帽檐压得她直缩脖子。
“看准气泡。”爷爷赤脚站在及膝的水田里,裤腰上别的旱烟杆随动作晃悠,“泥鳅换气时……”话没说完,老人突然俯身,双臂像鹞鹰扑食般扎进浑水。飞溅的水花惊得小麦往后仰,却见爷爷直起身时,指缝间正夹着条拼命扭动的泥鳅。
她学着爷爷的样子弯腰,田水立刻灌进雨靴。第七次扑空时,爷爷布满老茧的手忽然包住她的小手:“手腕要像柳条。”带着烟味的气息拂过耳畔,“水是有灵性的,你得顺着它的纹路……”
掌心粗糙的触感让她想起大黑磨旧的缰绳。那天傍晚,他们的陶罐里游着二十三条泥鳅。
月光把窗棂烙在砖地上,九月被雷声惊醒时,闻到了潮湿的泥土腥气。闪电劈开夜幕的瞬间,她看见爷爷佝偻的背影正在暴雨中忙碌。老人披着蓑衣,正把新砍的毛竹支在牛棚倾斜的梁柱下。
“回屋去!”炸雷声中传来沙哑的呵斥。九月抱着木盆站在屋檐下,雨水顺着打补丁的围兜往下淌。她看见爷爷的布鞋陷在泥泞里,看见他拽着麻绳往房梁上甩时暴起的青筋,看见老水牛大黑安静地嚼着野草,湿润的眼睛映着明明灭灭的闪电。
雨停时天边已经泛白。爷爷蹲在灶膛前烤衣服,火光在他沟壑纵横的脸上跳动。九月悄悄把姜汤放在条凳上,瞥见老人从贴身衣袋摸出张泛黄的照片——扎羊角辫的婴儿在褪色的相纸上咧着嘴笑,背景是镇上的老照相馆。
蝉蜕在竹匾里堆成小山时,暑假走到了尾声。爷爷正在给大黑刷毛,木梳刮过牛背的声音像首沙哑的歌谣。九月把编好的狗尾草环套在牛角上,忽然听见衣料摩擦的窸窣声。
老人从樟木箱底取出个布包,层层油纸里躺着只竹蜻蜓。篾片被磨得发亮,翅膀上歪歪扭扭刻着“九月”两个字。“本来该在你周岁时给的。不过那时你爸爸妈妈把你送去外公外婆家了……”
大黑发出悠长的哞叫。风掠过晒场,竹蜻蜓在八月的光晕里腾空而起,翅膀上的名字忽明忽暗。九月追着那道晃动的影子奔跑,直到它消失在炊烟袅袅的远方。她没看见爷爷用皲裂的拇指擦过眼角,也没听见老人对着老水牛嘀咕:“翅膀硬了总要飞走的。”
田埂上,新抽的稻穗正在灌浆。
(三)
夏日的蝉鸣穿透纱窗,厨房里飘来最后一缕炊烟。九月蹲在井台边,看妹妹十月用草叶逗弄蚂蚁。砖缝里钻出几株狗尾草,在晚风里轻轻摇晃。
“姐姐要不要玩跳房子?”四岁的弟弟阿林举着半截粉笔跑过来,鞋子在青砖地上蹭出吱呀声响。他裤脚还沾着上午在稻田追蜻蜓时溅的泥点,衣领歪斜着露出被晒成小麦色的后颈。
屋檐下的竹椅发出咯吱轻响。爷爷摇着蒲扇,浑浊的目光穿过院子里的暮色,在九月身上停留片刻又仓促移开。这个动作他重复了七次,直到夕阳完全沉入远山。
“九月啊……”老人终于开口,沙哑的声音惊飞了竹竿上晾着的麻雀。十月突然跳起来,蝴蝶结发卡在暮色中划出一道粉色的弧线:“爷爷要说秘密了!我去喊堂哥来当翻译!”
堂屋门框上贴着褪色的春联,堂哥正踮脚换灯泡。钨丝灯明灭间,他的影子在墙上忽长忽短。十月拽着他衣摆往外拖时,他手里还握着螺丝刀,金属尖端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爷爷想和九月姐说话。”十月把哥哥推到院当中,自己搬来小板凳坐在两人中间。晚风掀起她印着草莓图案的裙摆,发梢沾着不知哪里蹭来的苍耳。
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在膝盖上蜷了又伸,最后从中山装内袋摸出个红布包。褪色的布料层层展开,露出张边角卷曲的照片。相纸上的水渍晕开两个孩子的笑脸,背后钢笔字写着“1991年秋,九月周岁留影”。
爷爷的方言混着漏风的牙关,大川边翻译边比划。小满忽然跳起来跑进厨房,出来时抱着个铁皮饼干盒,金属碰撞声惊醒了趴在门槛打盹的狸花猫。
爷爷颤抖的手指向堂屋神龛,褪色的红绸布下露出半截相框。照片里的年轻妇人抱着襁褓,眉目间凝着化不开的愁绪。“这是你奶奶走前三天拍的。”老人的喉结上下滚动,“她攥着这张照片咽的气。”
十月突然钻进里屋,出来时举着个银镯子往九月手腕上套。镯身布满细密的划痕,内壁刻着生辰八字。“奶奶临终前让我保管的。”爷爷用袖口擦拭眼角,“她说等见到你,要给戴上。”
月光漫过瓦檐,墙根的夜来香悄悄绽放。阿林不知何时靠过来,脑袋枕在九月膝头,温热的呼吸透过棉布裙渗入皮肤。他口袋里滚出个玻璃弹珠,在砖地上叮叮咚咚跳远。
“上月爸寄回的新书包。”堂哥忽然扯开话题,指着十月床头的粉色双肩包,“她说要等你回来才肯用。”书包拉链上拴着个褪色的毛线小熊,针脚歪斜的耳朵耷拉着——那是九月九岁那年托人捎来的生日礼物。
蟋蟀在墙根开始鸣唱,爷爷的蒲扇停在半空。里屋传来老式挂钟的报时声,惊醒了睡在竹席上的阿林。男孩揉着眼睛坐起来,衣襟上还沾着口水印,却摸索着握住九月的手指:“姐姐,明年暑假你还来吗?”
葡萄架投下的影子在砖地上摇晃,像一串串未及说出口的思念。十月忽然哼起走调的童谣,那是多年前奶奶哄九月入睡时唱过的旋律。夜风裹挟着稻香穿堂而过,吹散了神龛前将熄的线香。
(四)
铁皮盒在暮色中泛着暗红光泽,柜子上的灰尘簌簌落在九月肩头。外婆拖拽木箱的吱呀声从走廊漫进来,混着樟脑丸的陈旧气息。她踮脚取下饼干盒时,一枚生锈的搭扣突然弹开,几张泛黄的照片如同枯叶般飘落。
去年立冬拍的合照正躺在最上层。妹妹穿着新买的大衣,父亲扶着母亲微微发福的腰,两个弟弟们口簇拥着站在仿古影楼布景前。这是他们在海城拍的全家福。说来也怪,爷爷那会也在海城呀!为什么不给爷爷拍一张照片呢!
“你爷爷估计不喜欢照相吧!老人都这样不想浪费那个钱。”外婆不知何时站在身后,苍老的手掌抚过铁盒边沿。她布满褐斑的手指忽然顿住,盒底躺着半张被虫蛀的糖纸,薄荷绿在岁月里褪成灰白。
柜底突然传来瓷器的轻响,外婆翻出套青花碗碟,釉面爬满蛛网般的冰裂纹。“五九年饥荒时砸了两口腌菜缸才保住这些。”
月光爬上铁皮盒的棱角,九月忽然看见盒盖内侧的刻痕。深浅不一的竖线组成了模糊的\"正\"字,最后几道歪斜得厉害。
风叩窗棂的响动,像是谁在轻轻叹息。外婆将照片重新收进铁盒,暗红色盖子上映出窗外摇晃的柿子树枝桠。此刻暮色完全沉下来了,铁皮盒化作一团模糊的暗影。
门外突然爆发出小孩子的欢呼,烟花在夜空炸开的声浪震得窗棂轻颤。口袋里的硬纸片被体温焐得发潮,那是张褪色的长途车联系卡。她至今记得放寒假前去车站时,售票窗口后的大姐把卡片塞进她掌心的温度。“年二十七就没车了,小妹要早做打算啊。”大姐说话时瞥了眼她洗得发白的帆布包,“春运期间可要涨价到两百多呀!”
厨房后墙的挂历被北风掀起一角,露出刺眼的“腊月廿三”。九月攥着钱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到海城的汽车票涨到平日的两倍,打工攒下的钱在感觉在明晃晃地烧着。
“九月,莫回来咯。”爷爷的声音混着电流声,像老式收音机里沙沙的磁带,“路上挤得很,你在学堂好好读书。暑假再回来也可以的。”九月听见电话那头有拐杖杵地的声响,去年摔伤后他的腿脚越发不灵便。
月光从楼顶的天窗漏进来,在九月的睫毛上结出霜花。消毒水味的黑暗里,她看见自己站在站牌前,站牌上的荧光数字突然开始倒着跳动。开往德城的公交车永远停在十米开外,挡风玻璃后坐着穿藏青色衣服的爷爷,怀里抱着那个蓝布包袱。
柏油马路突然变成老屋的木楼梯。她抓着包浆的扶手往上跑,木纹里渗出黏稠的夜露,每一阶都新增三厘米高度。阁楼门缝漏出的光晕里传来剪刀裁纸的沙沙声,等她终于撞开房门,只看见满地车票正在被青苔吞噬,2008年的硬纸板票根长出细小的菌菇。
爷爷的樟木箱不知何时出现在安检机口。安检传送带把织到一半的毛衣绞成毛线瀑布,袖口的银针卡在履带缝隙,随着机械运转发出类似骨裂的脆响。她伸手去捞,却被突然弹出的单程票划破指尖,血珠滚进票面日期栏,把“2008.01.30\"泡成模糊的墨团。
天光刺破梦境时,枕头上散落着从现实坠落的树叶。九月摸着锁骨结痂的伤痕,窗外春雨淅沥,把天空染成德城坟前未烧尽的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