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釴对朱载坖说道:“父皇,儿臣想去祭祀永陵了。”
朱载坖点点头说道:“过段时间是要去祭祀,你顺带看一下永西陵的工程进度。”
朱翊釴赶紧问道:“父皇,那儿子回东宫了?”
朱载坖看了他一眼说道:“回什么,老实待着再说,等几日处理完了这些事情自会放你出来的。”
朱载坖从文华殿出来,先去给杜太后请安,杜太后当然也知道外面的事情,问道:“太子犯了什么错,要禁足于文华殿,你父皇当年也没有这么过,还是早些放出来,这岂不是让外人看了天家的笑话。”
朱载坖赶紧说道:“这都是外间谣传罢了,儿子只不过是让太子在文华殿读书罢了,过几日自然是要放他出来的。”
从杜太后那里出来之后,朱载坖想了半天,干脆到了陈妃那里,现在到李皇后那里要追着问他太子的事情,到李贵妃那里要追着问他朱翊钧的事情,所以朱载坖干脆跑陈妃这里,至少落个清净。
而内阁第二天就将礼部尚书赵贞吉叫来,高拱代表内阁要求礼部必须将封爵的相关仪注立即完成,不能再拖下去了,一来是征虏大军即将回归,二来是因为此事已经引起朝廷的动荡,甚至牵连太子,这是绝对不行的,内阁现在要求礼部按照朱载坖的意思制定仪注。
高拱说道:“大宗伯,国本事大,这点你要明白。”
高拱本来以为要花费一番精力来说服赵贞吉,甚至将张居正、陈以勤等人都叫来了,但是没想到的是,赵贞吉说道:“礼部已经准备好的相关的仪注,明日就是上奏等候陛下御批。”
见赵贞吉这么上路子,高拱也没有多问其他的事情,随后赵贞吉向朱载坖提出致仕,虽然朱载坖多次慰留,但是赵贞吉以老迈多疾,不堪驱使为由,坚决拒绝了朱载坖的挽留,对朱载坖展现了一众温柔但坚定的反抗,朱载坖于是下诏,赵贞吉以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荣禄大夫,赐蟒袍鸾带,荫一子锦衣千户,赐驰驿护送归乡。
礼部事由左侍郎潘晟暂署。
在终于确定了封赏方案之后,朱载坖将太子朱翊釴的禁足解除,同时命令礼部、光禄寺等衙门准备迎接征虏大军,同时准备相应的诏书、铁券,赏赐等物,尤其是少府监铸造的征虏赏功银币,是赏赐军士最重要的东西,朱载坖命令少府要加紧铸造赏功银钱,以供赏赐征虏军士之用。
同时兵部、礼部等衙门也要提前准备相应的礼仪活动,翰林院、尚宝司准备诏书、册宝、铁券等物。
隆庆十年八月初十日,征虏大将军率军抵达京师以北的清河店,大军驻扎于此,准备献捷。
朱载坖于八月十一日与太子朱翊釴一道,前往德胜门亲迎征虏大军回师。一大早,朱载坖和朱翊釴的车驾就抵达德胜门,朱载坖升坐之后,等候在城楼下的征虏大将军戚继光率先向朱载坖的行礼,高声奏道:“臣受命出征,幸不辱命,奏凯而归,应天顺人,除残去暴,谨侯圣命!”
说罢戚继光双手高举天子剑,中军亲兵奉节钺,朱载坖在德胜门城楼上说道:“取来!”
身旁的锦衣校尉大声重复三遍,城楼下的府军前卫带刀官收缴征虏大将军节钺、印绶,然后马芳、李成梁、李庭竹依次缴还印信,由府军前卫带刀官收缴,缴还尚宝司。
征虏大将缴还印绶之后,就是献俘之礼。
兵部尚书汪道昆奏道:“谨领圣命,天兵奋武;虏酋束手,蛮夷归降,可正刑章!”
刑部尚书赵文华随即出班奏道:“蛮夷作乱,当正刑章;祈付法司,以彰圣明!”
朱载坖在城楼上说道:“拿去!”身边的锦衣校尉高声重复三遍,出征的征虏将士就将这些俘获的俘虏移交给刑部和锦衣亲军,交由他们处理。
随即教坊司奏得胜归之曲,文武官员们齐声高唱:“不数孙吴兵法良,神谋睿算合阴阳。八阵堂堂行天上,虎略龙韬孰敢当?俘囚十万皆踈放,感荷仁恩戴上苍。”
唱罢之后,朱载坖在城楼上说道:“赐征虏诸将酒!”
皇太子朱翊釴,皇次子朱翊钧奉酒于征虏诸将,饮过之后,教坊司再次奏响得胜归,这次是由出征的将帅带领军中的将校齐唱道:“两旁四方展鸟翼,风云鴈行出奇兵。敌难量,士强马强遍百里,眠旗卧枪胜兵回,乐洋洋!”
唱罢之后,朱载坖在城楼上再次说道:“卸甲赐服!”身旁的锦衣校尉再次大声重复朱载坖的命令,征虏将帅们在内侍的服侍下,脱去甲胄,换上朱载坖御赐的常服,象征结束战事,将士们解甲归田。
在将帅们更衣的时候,教坊司奏小梁州之曲,在城楼下的京营将士、锦衣校尉、府军前卫带刀官等齐声唱道:“敌兵战败神魂丧,拥貔貅,直渡长江开。市门肆不移宣圣恩,如天旷,纶音颁降普天下,仰吾皇!”
卸甲更衣之后的征虏将帅们向朱载坖谢恩,朱载坖高声说道:“免礼平身!”
这个时候教坊司奏感皇恩之曲,在场的文武官员们齐声合唱道:“当今四海宁,颂声作,礼乐兴。君臣庆会齐太平,衣冠济济宴彤庭。文臣武将,共荷恩荣忠心尽,微诚仰答皇明!”
随着赞礼官高声说道:“礼成!”
在德胜门外举行了献俘大礼才算完成,朱载坖的太子车驾返回宫内,征虏大军解散,京营、亲军诸卫各归本营,边镇大军驻防于城外,等候朱载坖的赏赐圣旨。
同时文武百官跟随朱载坖回到宫内,首先到奉天殿,命太子朱翊釴持报捷露布,向太庙献捷,然后就是重头戏了,封赏的圣旨了,在回程途中,几位大将就听说了朱载坖因为封赏的事情和群臣争执的事情,所以对于封赏的事情,几位大将也摸不准具体情况,只得等候朱载坖的上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