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哧、哼哧……”
两百名“黥面军”就在这光天化日之下,在“公侯茔”中散开来挖坟掘墓,杨毅则是坐在一侧乘凉。
“是否‘风水宝地’不说,倒是这处穴眼背靠高岗,十分清凉……老徐,你做什么呢?”
杨毅瞥眼瞧去,却见徐世忠站在一座坟墓前定定出神。
杨毅好奇的走了过去,只见那座石碑上刻着“大乾开元关宁侯常”这几个大字,墓前贡品却早已风干,显然是许久没有人来过了。
“这些皇城司的司官们,到处伸手要钱,却是连自己的本职都忘了,‘虎侯’这般英雄人物,就算是仙逝,也理当承情照应的,大把的年纪却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杨毅想了想,喊来了一名叫做“老秦”的黥面军,他记得这人与“朱老瘪”有一样的嗜好,爱抽烟叶。
老秦身上果然带着烟叶,还是仓洲的上等货色,虽然跟着杨毅历经不少战事,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杨毅从来不会亏待大家,那些战场上搜刮来无法充值的财货,大多都散了下去,这也使得许多黥面军都是颇有家财。
杨毅向老秦要了两片烟叶,又从徐世忠的头上扯了几根头发,折了一根短枝,将烟叶一卷,以发相束,简单的做了一柱“香烟”。
杨毅的炎阳真气自指尖凝聚,弹在“香烟”之上,顿时将其点燃,一缕又烈又呛的味道便传了开来,老秦深吸了一口,陶醉的不行,杨毅却是轻轻呛的咳了几声,反正他是不怎么喜欢。
“青山绿水伴英魂,燃香一柱记君恩……??”
杨毅拜了三拜,珍而重之的将其插在墓前。
徐世忠重重的呼了一口气,眼角略有湿润,显然是记起了小时候,他母亲带他来祭拜外祖父时的场景。
“军帅,不如将这块也挖了吧。”徐世忠指了指自己外祖父的坟包。
“嗯?我虽然贪财,可也没有打‘关宁侯’的主意,再说了,这座墓如此寒酸,我有点下不去手。”
杨毅咧嘴一笑,顿时有点心虚。
“军帅来此敛财,已经将‘公侯茔’挖了大半,若是独留下我外祖父的不动,岂不是谁都知道是我做的?除非徐某以后不再朝中司职,跟着军帅去南海当海匪。”
“那可别!光耀门楣、复兴徐氏是你的理想,可别跟惫懒的杨某混为一谈,再说了,如果没有你在,我哪里能安稳的脱身?”
杨毅连忙摆手,阻止了徐世忠诞生这个可怕的想法。
“这场战事结束,我自己都不知何去何从,岂能误了你的前途,徐相平反不易,官家也需要你这样的忠勇之士相助……也罢,我就挖开来做做样子,不会动‘虎侯’的遗体。”
为了表示尊重,杨毅也不假他人之手,亲自取出铲子挖掘“关宁侯”的坟墓。
至于这些铲子哪里来得,还得说杨毅了解人心,他来到此处第一时间就掘了“郑则昌”的墓,里面果然有不少金银财宝,还找到一本“郑则昌”亲手书写的“郑王兵略”。
这部奇书的文字留存,居然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了玉牌上,是以百年过去了,未曾有损分毫,杨毅自然是没收了。
等将这批金银财宝取出来,杨毅狠狠的充值了数十万元宝,有种落袋为安的畅快。
随即花费数千元宝,兑换了三百元宝一把的“药铲”,这本是游戏中生活玩家采药所用的工具,此时却被杨毅兑换出来挖坟掘墓,还别说,在“黥面军”手中用起来,特别好使。
徐世忠也没有干看着,协助杨毅一起挖自己外祖父的坟墓,一边挖还一边口中喃喃自语,似是央求“外祖父勿怪”之类的。
两人都是体力强健,身手敏捷之人,不消一会儿,便将这个坟包挖了个透,将一具棺椁挖了出来,正如同杨毅所想,这个小坟包的陪葬品太寒酸了,除了一些锅碗瓢盆的生活器皿之外,再无他物。
“呵!一百多年前的陶罐和碎瓷,还有几把锈蚀透了的刀具,就像我猜得那样,但凡‘虎侯’能够留下点积蓄,也不至于让你娘成为先帝手中用来招揽贤士的筹码……这棺盖还开不开了?”杨毅随即指了指棺盖。
“做戏就做全套吧,至少要起开后再掩上,否则做了这么多,被人瞧出破绽多不好,想来外祖父不会怪我。”
徐世忠脸皮一红,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显然被人当面戳破外祖父的黑历史,不免有些尴尬。
“我要是‘虎侯’,估计要跳出来咬你一口,哪有唆使旁人挖自己祖坟的道理?”
杨毅摇了摇头,还是按照徐世忠所说,将棺盖起开,虽然没有打算去动棺内的东西,可是不免好奇的向里望了一眼,可入目之惊悚令他顿时手上一松,沉重的棺盖差点砸到了徐世忠的手。
“军帅何故惊慌?”
“老徐,你来看看!”
杨毅竭力推开棺盖,顿时将这具棺材里的内容展露无遗,除了一副破损的战甲,还有叠的整整齐齐,已经被泥水腐化差不多的“侯服”,其他处却是空空荡荡。
这棺椁之中居然没有“常虎”的尸身!徐世忠幼年所拜的,皆是一座衣冠冢!
“这不可能!娘亲所言,我外祖父是久积暗伤,病逝床榻,她亲眼见着外祖父入殓,这……这怎么可能是座空坟?娘亲难道是骗我的?她为何要这样做?”
徐世忠感觉自己的信念都要崩塌了。
“这玩笑可是开大了……”
杨毅顿感头皮发麻,如果说“关宁侯·常虎”以“假死之计”脱身,这般做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危机可以让他连他女儿的未来都可以不管不顾?
而且这可是一个高武世界,又有许多玄门巫术存在,连陈道奇都能活得三百多年,直破前无古人的“第十一重·圣灵境”,这天下间在无人知晓的隐秘洞天中,还有多少类似的“老不死”?
“你们将这里的棺椁都起开来,仔细给我瞧清楚!”
杨毅感觉自己好像摸到了某件神秘事件的一角,但关联的线索却远远不够,他还需要有更多的线索佐证自己的猜想。
黥面军忠实的执行杨毅的命令,一个时辰过去,便将这“公侯茔”中的墓都翻了个遍,所有棺椁全部起开,果然又有一具空棺,但是这具空棺却不似“关宁侯”那般寒酸,倒是有不少金银填充。
“这是谁的墓?”
杨毅拿眼一瞧,差点瞪出了自己的眼珠子,只见前面那块墓碑上写着“大乾开元定国公裴”这几个字,他居然差人挖了自己“太岳父”的坟。
“是不是你?老秦,你别躲!我都看到了,就是你挖得最卖力!你过来,我绝对不打你的脸!”
杨毅一边指责“老秦”,一边毫不客气的将那些金银塞进怀里去充值,别说,裴家果然是世家大族,这金银的品质足够高,一口气充值了好几百万元宝。
“还得是太岳父裴大人,知道疼自己的亲曾孙女婿!”
杨毅心中万分感激,连忙揪住老秦又抢了几片烟叶,奉上一柱“香烟”好好感谢一番。
挖遍了整座“公侯茔”,除了裴炎和常虎,再也没有其他的空棺,这也让杨毅所想的线索突然中断,心中无比憋闷。
既然想不通,便也就放在一边,注意力顿时放在此刻暴富的一笔横财上,近百座坟墓,让他迅速获得了上亿的元宝,空空的荷包终于又鼓了起来。
剩余那些无法充值的财物,为了掩人耳目又都放了大半回去,两百名黥面军就着自身的携带能力,各自拿了一小部分。
“军帅,我们现在就回去吗?要不要重新掩埋一下”
“埋回去太麻烦,时间差不多了,就着这么撤吧,这些王朝重臣,如果得知死后也能为王朝安定做出一番贡献,肯定也会原谅我们的。”
杨毅自我安慰了一番,正要离开,忽然想起了什么,自“大须弥指环”里一阵翻找,将“图雅拉”的尸体找了出来,扔进了“关宁侯”的棺椁中,当然为了更加逼真,不得不用炎阳真气放了一把烈火,将尸身烧成了白骨。
他在伪装“图雅拉”期间,因为无法处理尸体,才将其勉强塞入“大须弥指环”中,此时正好顺便处理掉,可惜他只带了一具尸身,至于“裴炎”的尸骨就没有办法再做掩饰了。
“大须弥指环”空出来了许多位置,正好塞进去了大量的金玉器皿,直到“大须弥指环”的空间携带指数标红,示意无法再放入更多的东西,这才作罢。
“这样也好,如此做法更像是烈阳军所为,毕竟当年的裴炎大将军,可是差点亲手干掉了古烈满都拉的太祖父,还俘虏了黄金家族许多人充当军奴,他们若是来了,起出他的尸身挫骨扬灰,从而泄愤,也在常理之中。”
杨毅给自己找了个合适的理由,随即结束了这场“摸金”之旅,有了“裴炎”和“常虎”两具棺椁做掩饰,任谁也想不到这官陵中的“浩劫”会是他们两人所为。
临走之时,杨毅也没忘记四处破坏,随便在其他几处地方,象征性的挖掘了几座看起来比较富贵的大坟,自然也有不少收获,但是比起“公侯茔”还是差了些许。
这一趟“官陵”之行,收获颇丰,他们没时间在皇都城下搜索战利品,但却在这“官陵”里又讨了回来,上亿元宝的充值不说,杨毅还获得了一部“郑王军略”,以及两件破损的巫术法器。
这两件法器虽然暂时无法使用,但根据阎魔所识,都是非常厉害的巫术法器,只要杨毅的找到一名能够修缮巫术法器的大法师,便可重新利用,所以也就带在了身上。
至于兵器更是有不少好货色,非是上品宝器,根本没资格与这些“公卿大臣”们一起陪葬,可是再锋利的兵器埋没百年,也已经成了废铁,倒是有几把剑具上面还留存些许剑意,杨毅全都带在了身上,准备拿去喂给“杜大勇”。
这也是为什么杨毅要将“杜大勇”留在身边的原因,一来这名弟子“身残志坚”,脾气又犟,不带在身边他有点不放心,怕他随时跑去太一门的地盘找死,二来也是为了随时收获一些剑意喂给他,好提升两人的实力。
等杨毅一行悄咪咪的回到了营地,已经是临近黄昏,有一些人已经睡饱了醒来,开始准备晚餐了,杨毅装模作样的取出了几只路上经过时随手猎杀的小动物,借口去周边狩猎打打牙祭,谁也没有在意这短短时间里,杨毅会去了一趟三十里地外的“官陵”。
至于黥面军这些人,别说他们对杨毅本身就是忠心耿耿,而且这次也偷藏了不少财货,自然会是保持沉默,再说他们都受了舌刑,想说也说不出来。
唯独跟着一跟出城来的厉冰倩却是注意到了,只不过杨毅不愿意带着她一起去自是有道理,她也就没有声张,只不过瞧向杨毅的眼神多少带点幽怨。
匆匆吃了这顿晚餐,队伍开拔继续前往“兴隆坡”,这路上杨毅就开始琢磨着新的武学规划,他的“九阳神功”距离LV7可不远了,不出意外,在接下来与“烈阳军”的最后决战中,就会突破到LV7,同时激活“特性·武学奇才”,获得一个拟态武学栏。
有了拟态武学栏,便可以记录“玄铁剑法”,这样就挪出了一个外功的进阶名额,剑术门类七阶,又是少林外功,能够帮助“少林铁布衫”继续进阶的也只有一门武学罢了,恰恰是那在商城中可以购买的“达摩剑法”。
在激活“特性·九阳归一”之前,想要用“玄铁剑法”一脉“达摩剑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两者在特性继承上没有任何关联,而且“达摩剑法”还有其他前置外功的要求,甚至还要搭配一门除“佛学”外的杂学,叫做“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