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秦国上下都不安宁,不知从何时起,各地都流传起了谣言。
有的说李信已经被楚军斩杀,而出征的大军已经全军覆没,也有的说李信蒙武王贲战败后带着军队投降了的。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无往不胜的秦军,打输了。
“阿衷啊,”这是一户普通的秦人家,家里有三个兄弟,父亲去世早,大哥叫衷,两个弟弟叫做黑夫和惊,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两个弟弟都外出打仗去了。
老太太今早起来,发现家里养了十几年的狗忽然就死了,内心里觉得非常不安,于是叫过还在家里的大哥问话。
“娘,”大哥衷已经听说了秦军战败的消息,但他不知道要怎么和老母亲讲。
“阿衷啊,之前黑夫和惊写信来要夏衣,你置办好了没有,”老母亲问。
“娘,早就送去了,”衷回答,“没事的娘,我大秦的军队战无不胜,只要跟着就能立功,到时候弟弟们混到爵位回来,就可以少服些徭役,多陪陪娘了。”
“阿衷啊,”老娘摇摇头,“咱们家的灰儿狗,今早上没了,你可知道?”
“啊?”衷还真不知道这回事,“娘,我这就去找个地方把灰儿埋了,灰儿都八岁了,已经到时候了,您别难过。”说完,他又说了几句话安慰娘,然后出去埋小狗去了。
“娘,娘啊,”衷刚出去,三儿子惊新娶的媳妇妴哭哭啼啼的跑了进来。
“怎么了好孩子,”老太太看着儿媳的反应,心里已经觉得大事不好,但还是抱着侥幸的心理问。
“娘,秦军,”儿媳妇泣不成声,“秦军打输了,二十万人全军覆没,连将军都死了!”
“啊?”老太太一下子坐在地上,“儿啊,我的儿啊,”她默默的念叨着。
“相公,我的相公,”妴也哭着跪坐在地上,“我说不要你去,你偏要说,讨个功名回来以后好陪我,你这是要怎么个陪法,骗子,骗子!”
“娘,妹子,”衷挖坑挖到一半,心里觉得不对劲,赶紧跑回来,发现家里的女眷都跪坐在地上哭,一时间内心五味杂陈。
“老大啊,”老太太哭着说,“咱家啊,现在就剩你了。”
“不会的娘,”衷安慰老太太,也是安慰自己,“娘,秦军虽然打败了,但是,将军们都很厉害的啊,打不赢,还可以跑嘛,说全军覆没的,那是谣传。”
“伯伯,你说的是真的吗?”妴得到了一丝安慰,她带着求救的眼神看着衷,
“嗯,”衷点点头,“一定是的,秦军一定已经在撤军了,弟弟们都在回家的路上了,也许会受了一些伤,但是养一养也就好了呀,弟弟还年轻,不要紧的,娘,您就安心吧。”
“你说相公和二伯伯都在回来的路上了?”妴问道。
“那,那是,”衷没底气的回答,“到时候惊回来养伤,你少数落他两句啊,下次我一定不要他和老二一起去了,你就别生他的气了。”
“好,”妴哭着说,“好,都好。”
“爷爷,”同样收到消息的还有王家和蒙家,王离听到消息赶快去看自己的爷爷,他害怕爷爷听到父亲的消息难过,一路上想到了很多话准备来安慰爷爷。
没想到,等他见到王翦,发现爷爷正像往常一样在看兵书。
“我都知道了,”王翦告诉孙子,“此事还没有确切的消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也,莫要妄议。”
“可是,爷爷,大家都说……”王离想把听到的消息告诉王翦。
“离啊,你可知三告投杼为何意?”王翦忽然问道。
“孩儿不知,孩儿惭愧,”王离低下头。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王翦告诉自己的孙子。
“曾子是大贤之人,其母仍然在众口烁金中相信了自己的儿子杀人,流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威力巨大,可折人之军,更可毁人之国。”王翦说,“我等身为大秦的将军,在此危难之际,应当思考的是怎样让国家少受些损失,化不利为有利,而不应该因为市井的流言而挑拨了心绪啊。”
“但是,如果爹爹他……”王离涨红了脸。
“你爹爹,带了二十万大军出去,”王翦对自己的孙子说。
“这二十万人哪个没有家?哪个没有父母妻子和儿女,若是真的打了败仗,折了军队,有多少家要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王翦正色到。
“在这场战争中死去的士兵可以哭,死去的随军官员可以哭,唯独你我不能哭,因为这二十万家的悲剧是我王家的人造成的。若你爹爹真遭了什么不测,王上命令我出征,我就将功赎过,命令我谢罪,我就引颈就戮而谢百姓。”王翦停顿了一下。
“这种时候,悲伤是最没有用的东西,为将者必须时刻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有先机。”他整理了一下情绪,继续冷静的说到,
“是,爷爷,”王离回答,然后退了出去。
不知道王上怎么样了,孙子王离退出去之后,王翦坐在书房里想。
当初这位秦王否决了自己的提议,任用李信出征。这是秦军东出以来第二次输,上一次是对上了李牧,那时候李斯姚贾他们用反间计让赵国自毁长城。
不知道现在这种局面,他又要如何应对?
“大王,李信带兵远征,劳师动众,却一无所获,我秦军二十万大军有去无回,来年还有何人务农耕?”秦王宫里,冯去疾上奏道,“等到李信回朝,臣斗胆请我王降罪处罚。”
“大王不可,”尉缭站出来反驳,“胜败乃兵家常事,李信此战虽败,但其为我大秦打下燕国的功绩仍在,一战之败而降罪,以后还有何人敢为王前驱呢?”
“尉缭大人此言差矣,”姚贾站出来说,“大王,秦军之所以能战,靠的就是赏罚有度,战败比战胜要容易,假如战败了不受处罚,那还有什么人会卖力的去取胜呢?”
“大王,”顿弱站出来说,“若要处罚,请您不光要处罚出征的将军,您的叔公昌平君贪生怕死,还没有交战就为了保全自己而跑回了秦国,把楚国新地交给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
“王上啊,”我哥哥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昌文君并不知道他的哥哥是秦军兵败的始作俑者之一,他听了顿弱的话非常不高兴。
“假如有昌平君在郢陈驻守,即使战败,我军的损失也要减少大半。王上要公平的处事,不能因为关系的亲疏而运用不同的法律。”顿弱继续说。
“若按照顿弱大夫的道理,因此就要处罚昌平君,那臣也请求您处罚臣,老臣身为左丞相,知道攻打楚国的诸多不利却没有劝谏,这是臣之过。
“同样的,这些谏议大夫食秦禄,受皇恩,却不能劝阻大王,也当惩罚!”昌文君说。
嬴政安静的坐在大殿正前方中间的位置上,安静的听着群臣们的讨论。
从攻打秦国拉开扫灭六国的序幕以来,他早已经知道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会遇到坎坷是注定的事情。
比起发怒或者悲伤,他更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克服所有的障碍,步步蚕食,最后吞并天下。
比如在当下,他最需要做的是考虑如何把战败的损失降到最低,以及如何能反败为胜。
要不要处罚李信,要怎么处罚,这属于是降低损失方面的问题,在众臣讨论的时候,他的心里其实也没有停止过盘算。
“李斯?”嬴政发现平日里最爱滔滔不绝的李斯今天竟然一言不发的侍立在侧,于是点了他的名。
“臣在,”李斯走出来跪下行礼。
“你有何想法,”嬴政问道。
“回皇上,”李斯回答,“臣是廷尉,执掌的是法律讼狱之事,这刑罚之事,要定罪,得先讲究一个证据。”
“单有一条两条证据还不够,最好是形成物证人证一应俱全的证据链,还得同犯法者的行踪比对,方能定罪。”李斯说。
“今日大王同大家讨论的事情是如何给李将军定罪,如果要臣按照法律的道理来思考这个问题,臣窃以为此时议论此事过于草率。”
“从物证的角度来说,大军尚未班师,人马兵器军粮消耗几何折损几何尚未清点,无法给李将军定罪;
“从人证的角度来说,莫要说李将军并未在现场,从军的偏将士兵没有回来一个,即使是市井中传说大军兵败的所谓目击之人也没有到场的,这是人证不足。
“李将军从大梁出发,攻略了哪些城市,丢掉了哪些城市,最远进攻到了哪里,对楚军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这些行动轨迹方面的问题也全都没有比对。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法可以严,但不可以辱。如今在完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臣等在此给李将军定罪,这是在侮辱李将军,实在是不妥当。”李斯回答。
“善,”嬴政笑一笑,“李爱卿精通律法,所言有理,等李信等人班师归来,该赏该罚,我大秦自有律法在,此事交给你处理,一切但依秦律处置。”
“喏,”李斯领了喏,退下去侍候在侧。
“冯爱卿,”嬴政点了冯去疾,“臣在,”冯去疾回答。
“朕知道你是提醒朕,农业才是国家的本业,积累足够的财富国家才能安定,莫要一味的征战,而废农事。
“我秦军的兵役都是轮着来的,农业之事从来没有荒废过,种田的人为军队提供军粮也能算作是功劳,朕发动战争从来不以荒废农业为代价,请爱卿放宽心。”嬴政对冯去疾说。
“喏,”冯去疾回答。
“尉缭先生,”嬴政对太尉说,“朕知道你是从作战能够胜利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件事的,你所讲的道理是兵家的圣人所讲过的道理,有你这样的大才来指挥朕的军队,朕创造千秋万代的功绩才有保障,这是你的功劳。”
“谢王上,”尉缭拜谢到。
“姚大人,”嬴政看着姚贾笑了笑,“朕知道你是从法家术治的角度出发,告诉朕要赏罚分明才能留住人才,并且发挥出臣子的最大作用,你放心,像姚大人这样有本事的人,朕自然不会忘了赏。”
“多谢,多谢王上,”姚贾也笑了,他跪地谢恩。
“顿弱爱卿,”嬴政对顿弱说到,“朕知道你是在提醒朕为君之人需要处事公平,不可因私而废公,朕的叔公有错朕当然会罚他,你不用担心朕因私爱而失公心。”
“是,”顿弱回答。
“二叔公,”嬴政对昌文君说,“爱卿是怕朕的这些臣子皆是外臣,而不为大秦效死,但今日你看看,这些人哪个不是在为我大秦的伟业谋划呢?你就放宽心,让他们去做就是。”
“是,臣领旨。”昌文君回答。
“我大秦有秦法森严,有秦军威武,还有众位爱卿在,何战不可胜,何国不可破!”嬴政开心的说,“众位爱卿切莫再为一战失利而苦恼,明日再议事,朕希望听的是你们献策给朕,要如何把这仗赢回来,以壮我大秦之威。”
“是,臣等领命,”一班臣子尽皆跪拜,“大秦万年,王上万年!”
“散朝,”陪侍嬴政的小太监小高子喊道。嬴政下朝之后来到了侧殿。
“小高子,蒙恬蒙毅呢?”嬴政问道。
“回王上的话,”小高子回答,“蒙家将军蒙武如今生死未卜,他兄弟二人一心都在打听消息,所以没有来上朝。”
“行,”嬴政说,“你去把蒙毅叫过来,朕有话说。”
“是,奴才领旨,”赵高下去了,过了一会,蒙毅被叫了过来。
“家父如何?”嬴政问蒙毅。
“尚无消息,”蒙毅回答,他跪下,“大王,我蒙家带兵从未有此等败绩,蒙毅对不起大王。”他磕头。
“唉,爱卿言重了,”嬴政安慰他,“没有人会一辈子都赢,很正常,蒙将军为我大秦屡立战功,自有我秦军的在天英灵相佑,会没事的。”
“谢王上!”蒙毅忍不住哭了。
“若蒙将军有什么万一,以后我大秦的北境就要靠蒙恬将军了,”嬴政叹了一口气,“朕知道蒙家世代都是忠良,在儿子失去父亲的时候,朕却要将你的兄弟派到漠北去,是我赢氏对不起蒙家。”
“王上,”蒙毅哭着说,“王上不必如此,我蒙家世世代代甘愿俯首,为王前驱。”
嬴政很感动,蒙恬蒙毅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以前不懂事的时候,他还在不熟悉的宫人面前假装过是蒙家的老三,吓的蒙武跪在地上磕头说不敢不敢。
那个时候蒙毅和蒙恬也不太懂事,三个小孩子一起笑着,完全不理解大人的世界。
长大了以后一切好像都变了,但也都没变,无论如何,蒙家的人都是他最为坚实的后盾。
他又说了一些话来安慰蒙毅,然后让他回家休息去了。
“小高子,”蒙毅走了之后,嬴政吩咐赵高,“昌平君在吗?”
“回王上,一直在呢,”小高子回答,“不仅在,听说最近啊,还新添了一房小妾。”
“哼,我二十万秦军折在了楚国,全国上下都愁眉不展,他倒是快活的很。”嬴政一甩手,“去,把他给我叫来!”
“是,”小高子领了命,找昌平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