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知道了秦庭正在清查间人,但昭明第二天还是在宋正的强烈反对之下,若无其事的去干了一天活。
在他去廷尉府的路上,他正好看见两个官吏战战兢兢的被御史带去问话了。走进官署,感觉气氛都紧张了起来。好在一天工作下来,什么也没发生,傍晚的时候他回了一趟家,交代了些事情,又来到了东方楼。
“先生,有新情况。”管皿和宋正都在等着他。
“怎么了?”昭明问道。
“昭兄,你猜,秦军在砀郡,颍川和睢阳的粮食,有没有征集够?”管皿问昭明。
“应该不够吧,”宋正插话道,“你们不是暗中收集了很多粮食带走了吗?”
“你猜错了,宋君,”管皿说,“是够数的,甚至还有多的。”
“为什么?”宋正不解,“难道是我们的钱太少了,买的粮食不够吗?”
“唉,”昭明显然对秦国的政治状况更加熟悉,他摇了摇头说,“我看,是通过强征百姓的口粮凑够的吧。”
“昭兄果然聪明,”管皿说,“秦国的郡守都是流官,粮食若是收不够数,秦王责罚下来,丢官事小,说不定还会被处刑。这种情况下,当官的自然是选择先苦一苦百姓。”
这些老百姓不过是普通的日子人,什么也没做错,完全是被殃及了。
“怎么了,”管皿问道,“事情的进展明明很顺利,昭兄听到这样的消息,为什么反而愁眉苦脸的?”
“缴了老百姓的口粮,饿死人了怎么办?”宋正先开口说。
“那也是怪秦国的官吏,”管皿说,“这些人都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体制中,被同化为了君主的意志象征,心里只有自己的那顶帽子,这才是灾祸的源头。”
“可是,咱们对抗秦国,不正是因为秦国重士而害民吗?”宋正还是觉得这样做不太好,“如此造成民间的经济困难,我们又同秦国的君臣有什么区别呢?”
“秦国重士而害民,”管皿意味深长的笑笑,“宋君,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且问你,士指的是什么?”
“有才华的人。”宋正回答。
“你的话只对了一半,”管皿说,“士,是有才华的民啊,秦国轻黔首是不假,但同时也为有用的人才留出了上升通道,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不当民,可以不被轻视。”
“相反你们楚国呢?屈景昭熊四家长期把持着全国大部分土地资源,在楚王建纪南城、车马阵的时候,又什么时候爱惜过民力,你家主人听说民要挨饿,担心的也只不过是自己的计策对拖延战争有没有用,你作为一个门客,把你家主子管好就是了,管那些升斗小民做什么?”
“你?!”宋正被管皿给呛住了,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把目光投向昭明。
“咱们先不谈这个,”昭明却没对这个话题进行深究,而是问道,“秦国如此着急的征粮,难道说秦王还是准备即刻发兵楚国吗?”
“不好说,”管皿回答,“各郡的粮食虽然征了,但是并没有调兵。”
“太好了先生,”宋正笑着说,“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管兄,秦国征发的粮草都囤积在什么地方?”昭明问道。
“在三川郡的荥阳附近,”管皿回答。
“果然如此,”昭明无奈的摇摇头,“宋正,来。”他说道。
“怎么了先生?”宋正问道。
“你去,和君侯报告消息,”昭明说,“就说,计划失败,战争已经开始了。”
“啊?”宋正惊讶的说,“先生,我不明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秦王征粮,意在攻楚。”昭明说,
“战场上的短兵相接只是战争的最后一步。兵卒的奋勇杀敌当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战前的准备,和战争中的补给,而在战前工作中,准备后勤物资则是第一步。”
“荥阳地理位置很好,秦王在这里建粮仓,摆明了是为以后伐楚计,你快去告知君侯,让楚国也准备起来,这仗看来是必须打不可了。”
“是!”宋正回答。
“嗯,你去罢。”昭明说。
“先生,”宋正没走,他还有话要说。
“怎么了?”昭明问道。
“咱们到底是为谁打仗,你来说道说道。”他在一开始的辩论中输掉了,因此十分不服气的看着管皿,想要自家的先生来帮帮场子。
“咳咳,那个,昭兄,在下还有事,先告辞了。”管皿拱手行礼。
“管兄慢走,”昭明也行了个礼,管皿先走了。
“唉,别走啊!”宋正说。
“小宋,”昭明叫住了他,“道不同不与为谋,你又何必争一时口舌之利呢?”
“先生,”宋正问道,“那先生您是怎么看待我们刚才讨论的问题的,您说给我听听。”
“你们刚才争论的问题本来就是个假命题,”昭明直截了当的说,“生而为民,不一定就绝对的弱小,需要拯救;士人也不一定是起自平民之中,也可能是落魄的六国贵族;
“至于管君提到的车马阵和纪南城,虽然确实是楚王所修造,但是,且不论那已经过去了百年,哪有用一个修宫殿的楚王就代表所有楚国贵族的道理?”
“人的总是喜欢用简单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给不同的人打上一个身份的标签,好像这样就可以代表某一个复杂的群体。然而纵使你我二人之间,也有千万种不同,以身份来认识人,这根本就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对啊!”宋正反应过来了,“哼,这个姓管的,把我都绕进去了。”
“至于我们是为谁而战,”昭明继续说,“毫无疑问,是为了人。无论贵贱,没有人愿意生活在严苛的统治之下。虽然当今的世道用土地和财富的多寡来区别身份的贵贱,但在这人为制造的区别之外,人始终是人。”
“为升斗小民计,并不是什么可笑的事情,但同样也不是什么值得吹嘘的丰功伟绩。民是人,我也是人,作为万人中之一,今天我不救人,明天人必不救我。因此,为别人着想,才最符合我的利益。”
“说的太好了!”宋正被感动了,“先生真是当世的贤良啊,怪不得即使相差十岁有余,君上也要拜您为师呢!”
别别别,吹的有点过了,昭明有些不好意思。
“好啦,少说多做,你快去送信吧。”昭明对宋正说。
“是!”宋正领了命,快速的离开了。
“先生,您在听什么呢?”管皿出了房间后,悄悄的站在屋外听两人交谈,一直到宋正要出来的时候才匆忙离开,一个手下注意到了他的举动,于是问道。
“我在听那楚国二三子的对话,”管皿对手下说。
“怎么样,有什么特别的情报吗?”手下问道。
“没有,”管皿回答,“但我听到的东西远比一两条战报值钱。先前总听闻昌平君说起这昭家老三是个奇人,那公子响也总是对此人耿耿于怀,我一直有所怀疑。今日听他一番话语,才感到果真如此啊。”
“有这么神奇吗?”手下依旧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绝对有,”管皿对他说,“我必欲得此人以利齐国,你随我来。”
“今天是哪个妃子来侍寝?”另一边,这场战征的另一个参与者嬴政此时刚回到后宫休息,他问身边的小内侍。
“大王,今天是楚女当值。”小内侍说。
“让她先回去吧,”嬴政皱了皱眉头。
当下举国都沉浸在备战伐楚的氛围之中,楚女恋家,说不定会哭哭啼啼的求大王不要发兵,嬴政这时候并不想见她。
“是,”小内侍答应道,“那,大王想要召见哪位娘娘呢?”
“去把赵女……”嬴政话没说出口,又改变了主意,“算了,她刚替寡人生过孩子,让她休息一阵,去把齐妃叫过来吧。”
“遵命。”小内侍领命去了。
“大王,”齐妃听宣来了,还带着几个小宫女,抬着一件衣袍。
“爱妃来了?”嬴政来迎齐妃,“这是何物啊?”他问道。
“大王,这是臣妾为您新制的衣物,”齐妃对大王说,“这绣的是燕子衔环,这个是真龙在天。大秦在大王这条真龙的引导之下,一定能够延续嬴氏祖宗的辉煌,江山永固。”
“好,”嬴政笑着说,“多谢爱妃,衣服朕收下了。”
“多谢大王厚爱,”齐妃也笑着说。
“爱妃,如果寡人和你说,秦国马上就要打仗了,你有什么想法吗?”嬴政问道。
“大王,”齐妃说,“惭愧贱妾是个妇道人家,政治军事这些东西,一点也不懂,请大王治罪。”
“唉,爱妃身为秦妇,能够节俭用度,织布做衣,已经是秦妇的楷模。至于打仗这些东西,不懂也罢了。”嬴政说。
“是,贱妾多谢大王仁厚,”齐妃说,“不过,既然大王问了,那贱妾确实有问题想问大王。”
“哦?你有什么问题?”嬴政看着齐妃。
“大王,那些士兵出去打仗,一去就是几个月,不会一直都不洗澡吧。”齐妃说。
“哈哈哈哈,”嬴政笑了笑,“这个朕还真没想过,爱妃真是善于发现问题。”
“几个月不洗澡,那得多难受啊,”齐妃说。
“没关系,都是我大秦的好男儿,吃点苦算什么,”嬴政说,“来,过来。”他对着齐妃伸出手。
“大王。”齐妃应声,迎了上去。
另一边,齐妃的好弟弟田响,从东方楼那里源源不断的获得来自秦国的消息,这其中当然包括秦国将要攻打楚国。
“公子,我们该怎么办?”官属内,乐?问田响。
这二人之所以能在东郡的官属里住,当然是因为东郡的太守被控制住了。
齐国将邺城还给秦国之后,秦国照样派出了官吏,来到东郡上任。
“此地人口几何?经济如何?”郡守来到之后,受到了当地郡吏的热情欢迎,他不敢怠慢工作,赶快和郡吏交流起了情况。
“大人请看,”郡吏拿出典册。
“啊?这,怎么缺这么多人,人都哪里去了?”郡守看完名册,大惊失色。
“啪啪,”郡吏拍了拍手,郡属的公堂里冲出了一大堆的兵丁。
“这,你们都是谁,要干什么?”郡守和几个随身的官员缩到了一起,被兵丁们堵在中间。
“哈哈哈,郡守不必惊慌,在下只是想和您做个朋友,”郡吏笑着说,“如果您肯配合,那我就给您安排一个好住处,如若不然,您就去九泉之下,为秦庄襄王效力去吧。”
“郡守,怎么办?”手下问道。
“还能怎么办?”郡守无奈的说,他拿出了自己的官印,被郡吏一把夺了过去。
“多谢,这可真是个好礼物,”郡吏笑着说,“来啊,伺候郡守大人去别屋居住。”
“是,”兵丁们押着来上任的官员们走了。
“公子,”郡吏正是田响假扮的,郡守被押下去之后,乐?走了过来。
“怎么了,乐将军。”田响问道,
“公子,留着这些秦国官吏很危险,”乐?建议道,“我等现在仅有一郡之地,倘若这些人中有人寻得门路,给秦王通风报信,秦军大兵压境,其势危矣。”
“那将军之意如何?”田响问道,“莫非要斩草除根?”
“非也,依属下之见,可将这些人交于楚王,”田响说,“这样,我等就算是报了昌平君相助之恩,从此两不相欠,以后也少得牵扯啊。”
“将军此计甚妙,”田响说,“然而,秦之官制不同于诸国,中央直辖地方,常有消息通传,更兼年有考核之制,留得这一班人在,等秦国人来了,也好应付。”
“是,公子聪明,属下佩服。”乐?行礼。
“将军过奖了,”田响说,“你我就暂时在这东郡驻扎,再观后事。”
“是,遵命。”乐?说。
今天二人果然等来了消息,秦国的军队已经集结完毕,马上就要出发了。
“公子!”乐?得到了消息,果然立刻就来找田响。
“将军不必惊慌,”田响对乐?说,“你去这样这样。”他吩咐了一通。
“公子,可是……”乐?看来并不是完全赞同田响的做法。
“去吧,”田响命令道。
“是,”乐?领命去了。
“司先生,”仲余把昌平君的消息带了回来,“司先生,君侯要我们联系项将军,想办法合兵一处。”
“好,我知道了。”司毋检回答,“我这就去见田家公子。”
“怎么了,司大人有何事?”司毋检的执行能力很强,很快就出现在了田响面前。
“田公子,”司毋检说,“秦国将要大兵伐楚,我等实在不能袖手旁观,不知公子有何想法。”
“我们正在聊这件事呢。”田响对司毋检说,“常言道,以静才能制动,我欲先屯兵此处不动,观察局势。”
“公子,”司毋检说,“既然如此,那臣请领昌平君的两万士卒,回归楚国,望公子准许。”
田响和乐?交换了一下眼神。
“司先生,恕我直言,您这两万兵丁,现在回楚国,等同于是以卵击石,不若就在此处修养,以待时机如何?”田响说。
“我受君恩甚重,大敌当前,不能自惜其生,而怯懦于敌。”司毋检说,“这时候不回去,等楚国灭了,就再没有回去的地方了。”
“先生大义,田某佩服。”田响笑着说,然后他拍了拍手。
“来啊,来为司先生送行。”熟悉的一幕发生了,一群兵丁冲击了郡属,把司毋检包围住了。
“公子,你这是何意?”司毋检看着周围的兵士,不解的问。
“司大人受间人蛊惑,头脑有些不清醒了,”田响说,“不若先去幽静的地方冷静冷静如何?”
“田响,你……”司毋检指着田响。
“司大人,请吧。”田响行礼。
“哼,”司毋检一甩袖子,“我还以为田公子与齐王多少有些不同,没想到也不过是鼠目寸光之徒罢了。”
“把他带下去,严加看管。”田响命令士兵,士兵听令,带着司毋检走了。
司毋检被田响手下的军士挟持着,一直不停的走,最后软禁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每天除了送饭的仆人,看不到其他人。
“那个,请问。”他尝试和送饭的仆人沟通。
“先生,请用餐吧。”仆人不敢搭话。
“唉,”他只好作罢。田响给他准备的饭食相当丰盛,但他是一口也吃不下去。
“嗖,”这一天,他正在苦恼时,忽然一支箭射了进来。
他拿起箭看了看,箭头被削过,比普通的箭要尖锐。
“仲余,是你吗?”他寻着射箭的方向找过去。
“司大人,”墙外传来说话声,“司大人,你还好吧。”
“总是死不了。”司毋检说,“仲余,你能出东郡吗?”
“我也不知道。”仲余回答,“东郡现在关口被田响派兵戒严了,尤其是往西边去的路,别说人,连牛羊过都要清查呢!”
“这么厉害,秦国人呢?怎么不管?”司毋检觉得奇怪。
“周围郡县的兵丁都被田响收为手下了,”仲余说,“他们白天做事都是穿着秦军的衣服,田响手里还有东郡郡守的官印,因此老百姓没有怀疑的,还以为田响是秦国新派的郡守。”
这是效田氏代齐的故事,来了个田氏代东郡啊,司毋检暗自叹气。
“大人,咱们该怎么办?”仲余问道。
“你去找找有没有小路,能够离开东郡的,”司毋检对仲余说,“往西的路如果难走,就先不要去寻君侯了,去楚国,找项燕项将军,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
“大人,小人从来没见过项将军,而且口说无凭,人家要怎么相信我呢?”仲余说。
“对不住了,仲兄,本来我应该将昌平君的信物转交给你,奈何我手中信物被田响收走了。”司毋检说。
“没关系,事发突然,大人不必自责。”仲余说,“那你们可有什么暗语之类的交接口号?”
“不曾有啊。”司毋检说。
“大人,有人来了。”仲余没有继续问话,“我得走了。”
“好,你去吧。”司毋检说。
“大人,你放心,我还是去找项将军,”仲余说,“但没有凭信,项将军怎么行动,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好,你去吧。”司毋检说,“路上小心。”
外边没了声音,仲余应该是走了,也不知道有没有躲过别人的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