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坐下后,沈父局促地说:“你妈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在这边生孩子,说要过来守着你生下孩子。”
“我妈说得对,有你们在我身边,我也能安心一点。”
听了沈湘的话,沈父和沈母露出笑容,沈母直言道:“你这个年纪生孩子很不容易的,我怕你一个人应付不来,生孩子时身边一定要有亲人在。”
沈母作为过来人,知道生孩子的艰辛,她受过的苦,就不想再让女儿受一遍。
沈湘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医生推测沈湘的预产期在三十九周左右。
前期的产检沈湘都顺利度过,现在就等着通过最难的一关了。
沈父沈母一来就把茯苓的活都给干了,沈湘知道他们是好心,但是专业的事还是由专业的人做比较好。
吃惯了茯苓做的菜,再吃沈母做的菜,沈湘刚开始吃一两顿还好,可吃多了不免腻味,沈母的手艺不算差,勉强说是普通水平,可以吃但没必要。
沈湘花高价请茯苓,就是为了享受她的技能。
吃过一两顿沈母做的饭后,沈湘就再也不让她做了,沈湘不能直白地跟沈母说她做的饭不好吃,她就跟沈母说她这是浪费钱。
保姆要干的活,沈母抢着干,这不就是浪费钱吗?
沈母琢磨了一下,觉得沈湘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就再也没有自己动手做饭了。
沈父沈母的到来,让茯苓也受了不少折磨,为了补偿她,沈湘给她包了个大红包,主要是怕茯苓跑掉,好保姆可是非常抢手的。
沈父沈母到了城里其实非常不适应,因为沈湘每天都要去公司,只能叫茯苓带他们出去转转。
沈父沈母在这边谁也不认识,周围的老头老太太个个打扮得富贵优雅,沈父沈母觉得自卑,连跟人攀谈都不敢,所以老俩口每天只能对着电视看。
好在有茯苓陪着他们,茯苓带他们去散步、去逛街,老俩口也渐渐适应了在大城市的生活。
但是也不能总让茯苓陪着他们,沈湘把工作安排好,挤出了两三天的时间陪陪沈父沈母。
沈湘带他们出去吃饭,到了商场里,沈湘的鞋带突然掉了,沈母去上了厕所,沈父只能蹲下来帮沈湘系上。
沈父蹲下来时沈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脚上传来感觉,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鞋带掉了。
突出的大肚子挡住了她的视线,她没能及时发现鞋带掉了。
望着父亲蹲下的背影,沈湘觉得十分不好意思,早知道今天不穿有鞋带的鞋。
沈父绑好鞋带后站起来,沈湘客气地说了句“谢谢爸。”
沈父点点头没说什么,父女俩的相处总是别扭又疏离。
很快就到了预产期,沈湘住进医院,等待发动。
沈湘选择了顺产,主要是为了能尽快恢复,而且她的会阴条件不错,医生也建议她顺产。
沈湘住院后,来看望的人不少,包括李玉桃和谢瑜夫妻俩,还有一些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到了沈湘这样一个地位,即便住院生孩子也不得不花时间去应付这些人。
不过那些人都比较有分寸,适当地跟沈湘聊几句,再放下带来的礼物,就知道自己应该离开了。
其他人都走了,唯独李玉桃和Niya留下来等沈湘生下孩子再走,女人生孩子是在鬼门关里走一趟,作为沈湘最好的朋友,她们要确保沈湘的安全。
在预产期的当天,沈湘迟迟没有发动,周围人看起来比沈湘都要紧张,沈湘还有心情跟公司的人开会。
即便住院生孩子,沈湘也有一大堆的工作要处理,而且因为某种莫名的焦虑,沈湘更想要在这时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工作能力。
在预产期的第二天,沈湘顺利生下一个女儿,大名为沈君,小名为KK。
沈湘没有选择住月子中心,而是在家里坐月子。
除了茯苓,沈湘还另外请了一个照顾KK的月嫂。
有钱人生孩子确实比普通人要轻松,沈湘觉得只有宫缩和生下孩子的那一瞬间比较痛,其他地方都还好,尚且在她的忍受范围之内。
孩子生下来基本不用她怎么操心,有沈父沈母和月嫂盯着,沈湘都没有抱过孩子几次。
在其他的问题上沈湘和沈父沈母都没有太大的分歧,因为沈父沈母有点怕沈湘,基本不敢反驳她的话。
但唯独在洗头这件事上,沈母的态度异常坚定,她绝对不让沈湘在月子里洗头。
沈湘完全忍受不了,她的头已经五天没洗了,痒得要命,沈湘也去问了医生,医生都说月子里是可以洗头的。
不管沈母怎么劝说,沈湘都坚持今天要洗头。
最后沈母无奈妥协,她提出让她来帮沈湘洗,沈湘答应了。
沈湘躺下来,沈母拿来一盆热水,沈母边帮沈湘边念叨:“女人在月子里最好是不要洗头,你现在看不出什么,等你老了就该后悔了。”
“妈,那是以前,现在又不同,整栋房子都开着暖气,我能吹到什么冷风。”
“我是说不过你,我们老一辈说的话,你们这些年轻人全都不放在眼里。”
“你们老一辈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一点论证都没有,你让我怎么相信。”
“这都是祖先传下来的经验。”
“对,对,经验。”沈湘随口敷衍道。
在沈母轻柔的手法下,沈湘有些昏昏欲睡。
就在沈湘最舒服的时刻,沈母的一句话瞬间让沈湘睁开眼睛,睡意全散。
“沈湘,这房子就你一个人住显得太空荡荡了,不如你把阿勇一家接来跟你一起住吧,正好小聪也转到这边上学,这边的教育资源更好,而且小聪和KK兄妹俩也有个照应,两兄妹在一起多好啊。”
沈母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她能让沈湘的心瞬间软下来,也能让沈湘的心瞬间变得冷硬。
旁人就算大吼大叫也不能激起沈湘的一点反应,沈母轻轻一句话就能让沈湘的内心掀起惊天骇浪。
沈湘半天没回沈母的话,沈母意识到沈湘不高兴了,连忙找补道:“沈湘,阿勇没有你聪明能赚钱,你多帮帮他,我只有你们两个孩子,我心里最挂念的就是你们。”
“我跟你说了多少次,该帮的我会帮,没有我的帮忙,你儿子现在能过得这么舒服吗?”
“你再帮帮阿勇,让阿勇多赚一点,他现在赚的那点钱也只够养家糊口。”
“他在我们那个小县城一个月有一万多的工资,家里车房都有,他什么压力都没有,你还要我帮他什么?真正说起来,我的日子还没有他过得舒服,你怎么就不知道心疼心疼我?”
在沈湘的质问下,沈母的嘴跟打结了一样,“没、没有,我都心疼,我也心疼你,你比弟弟厉害,什么都难不倒你。”
沈湘不再说话,沈母帮沈湘洗完头发后还想帮用吹风机她吹干。
沈湘拒绝道:“不用了,我自己吹就好。”
每次只要跟沈母说起这个,沈湘的情绪就会有很大的波动,沈湘对沈母的感情一直都是爱恨交织,她能感觉到沈母是爱她的,但是又能感觉到沈母更爱的是沈勇。
沈湘在母爱的漩涡里苦苦挣扎了很久,总是执着于沈母到底爱不爱她,其实爱和不爱又有什么区别,她今天的一切都是靠自己打拼得来的,沈母又帮不到她什么。
沈湘办完KK的满月酒后,就让沈父沈母回老家了。
沈父沈母在小县城待了一辈子,在大城市待着也不太适应,而且大城市不适合养老,思虑再三沈湘还是把沈父沈母送回小县城了。
沈父沈母十分舍不得KK,特别是沈父,似乎把对沈湘的亏欠全都转移到了孙女身上,每天都抱着孙女不撒手。
沈父还提议让沈湘把KK送回老家给他们带,沈湘当然不可能同意,她自己都没成为留守儿童,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沈父沈母走了后,家里也清净了许多。
他们走后,沈湘才真正担起了母亲的职责,望着怀里小小的人儿,沈湘到现在还是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她生出来的。
KK一出生,沈湘就和她做了亲子鉴定,确定她是自己的女儿。
KK生得很漂亮,皮肤很白,应该是随了她的爸爸。
沈湘不知道自己爱不爱KK,她只知道她想把世间最好的一切都给KK。
等KK再大一点,家里又多了一个育儿师。
围着KK的人很多,茯苓更是把KK当成亲孙女一样,但那些人都不是妈妈。
可能是因为沈湘陪伴得太少,KK的安全感一直不太够,为了补足KK的安全感,沈湘有段时间去哪都把KK带上。
直到KK上幼儿园,KK上的是一年几十万的国际幼儿园,里面有很多的小朋友,KK在里面玩得很开心。
踩在妈妈的肩膀上,KK有了更多看世界的机会,她不用为钱财担忧,做什么事情只需要看她心情。
KK知道自己是从哪来的,也理解妈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她从不会问爸爸在哪。
KK只需要知道妈妈的一切都是她的就行了,KK比任何人都要爱沈湘,她最关心的是沈湘的身体,也只有她能管住沈湘。
KK的存在似乎弥补了沈湘曾经求而不得的母爱,我们需要接受妈妈不一定爱自己的事实,不能因为是母亲,就一定要爱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