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对他的恭谨态度非常满意,点头微笑道:
“王叔不用过于费心,朕不过是夜不能寐,偶尔看到王府上空光明大盛,有莲花焰火凌空绽放,颇感新奇,问了常公公,方知明日便是王妃婶婶的寿辰,便想着过来看看,着实叨扰王叔了。”
鲁王赶紧弯腰拱手,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有劳陛下关心,老臣受宠若惊,惶恐之至!”
说话间,他眼角微挑,偷偷瞄了一眼侍立在小皇帝身侧那名太监。
常公公面无表情,目不斜视,犹如一尊陈年木雕般弓着腰站在原地,好像并没有注意到鲁王的目光。
但鲁王却是心中大定,知道小皇帝这次心血来潮突然造访王府,必然就是这位太监在中间撺掇的结果。
他原来一直还在担心,之前从王府跑掉的那几个天玄宗的人,会不会已经把王府的情况如实回禀给了小皇帝,这才引得小皇帝突然来访,以此来稳住王府众人,实则却在背地里安排大军围剿过来。
现在看来,倒确如宋仙师所言,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这时,只听小皇帝幽幽叹了口气,缓声说道:
“朕虽年幼,又久居深宫之中,却也知道民间有‘皇家无亲、天家无情’的说法,只是朕从来不信这些混账话!就王叔为例,自从先帝去后,在朝堂上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了辅佐朕可谓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如此骨肉亲情,朕又非草木,焉得不知?又岂敢不铭记于心?”
听到小皇帝这番看似推心置腹的体己话,鲁王的脸都绿了。
宵衣旰食自然是有的,殚精竭说的虑也没错,可他这么做,完全就是为了一己之私,目的就是要取小皇帝而代之,自己坐上那张高高在上的龙椅!
这小子现在如此说辞,肯定是故意的吧?
他是不是早就觉察到了什么,才借着骨肉亲情的话题,专门跑过来敲打自己的?
可是看着小皇帝那张稚嫩无比的脸庞,以及毫无作态的诚挚神情,鲁王心中又难免有些疑惑:
不过只是个十一岁的毛孩子,他懂个屁的权谋诡计啊?
莫非,是自己想多了?
鲁王心中狐疑,口中却没有丝毫停顿,顿首再拜道:
“先帝大行之时,将陛下托付于老臣,如此千钧重担,老臣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着,也不知是触动了哪根心肠,两行浑浊的老泪竟顺着他的脸颊滚落下来。
这虚情假意的临场发挥果然骗过了对方,小皇帝见他落泪,慌忙站起身走过来,虚扶了一把,唏嘘道:
“王叔对朕忠心无二,朕自然是知道的,否则又岂会不做防护,就敢深夜微服来访?只不想竟惹得王叔如此动情,这倒是朕的不是了。好了,天也不早了,朕便不再打扰你休息,这就回宫去。”
鲁王还不知道宋仙师的计划进行到了哪一步,此刻见小皇帝要走,心中顿时一慌,赶紧抹了把眼泪,笑道:
“陛下难得出宫一次,既然到了老臣家里,哪有不让老臣尽一尽地主之谊的道理?再说,王妃也久未见到陛下,一直跟老臣念叨,说是着实挂念的紧,今日既来了,无论如何也是要见上一面的。”
小皇帝顿时变得犹豫起来,迟疑了一会儿方才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见过王妃婶婶再回宫吧!不过朕这次来的匆忙,并未给婶婶准备什么生辰贺礼......”
鲁王笑道:“陛下能来,便是给了王妃和老臣天大的颜面,什么贺礼能比得上这份天恩?”
一句话把小皇帝说得也笑了起来,却还是摇头道:“话虽如此,但朕终究是晚辈,如此做派也太不成样子了。我看不如这样吧......”
说着,他直接回头对常公公说道:
“回宫以后你去内务府传旨,让他们按最高规格拟一份礼单上来,朕要亲自过目。明日便是鲁王妃寿诞正日,午时之前按单子将朕的贺礼送到王府——对了,王妃婶婶信佛,别忘了把刚进贡来的那尊玉观音也一并送来......”
他这边说着,常公公那边已经连连点头称是。
鲁王见他做事滴水不漏,小小年纪竟能如此聪慧,心中微感讶异,反倒更坚定了绝不能让这小皇帝活着走出王府的决心。
否则一旦让他见到天玄宗的人,坐实了王府种种不轨行径,那明日来到可就不是什么贺礼了,而是明晃晃的屠刀!
小皇帝安排好了贺礼的事,这才对鲁王顽皮的眨了眨眼睛道:
“王叔,之前你府中放的那个大烟花还有么?朕方才在皇宫看得不真切,倒是很想靠近了再看一遍。”
他说这话的时候,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期待之色,像极了过年时缠着长辈要炮仗的孩子,哪还有半点少年老成的帝王之相?
鲁王一愣,旋即哑然失笑,忙不迭地点头道:
“有!有!不过陛下所见的并非烟花,而是老臣府中一名老道士的法宝,刚才为给王妃贺寿,特地拿出来卖弄了一回。陛下既然想看,那老臣这就叫他过来!”
宋仙师身份特殊,在小皇帝面前暂时还见不得光,鲁王正头疼不知道该如何把他安排在身边以策万全,没想到刚打了个瞌睡,小皇帝就直接把枕头送过来了。
“法宝?”小皇帝眼睛顿时一亮,满面好奇道:“原来王叔府中还有这等奇人异士?速速叫来让朕瞧瞧!”
鲁王心中暗笑,到底还是个童心未泯的孩子,就算再聪明又能如何?
他本来还忌惮小皇帝身边那几名本领高强的侍卫,但有了宋仙师这张护身符在自己身旁,这点儿疑虑顿时烟消云散。
以宋仙师超凡入圣的神仙手段,必然不会给对方任何出手的机会。
这事儿不用鲁王吩咐,早有王府的家丁一溜烟地跑出去喊人去了。
正在这时,却见董管家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过来,因为小皇帝在场的原因,却不敢直接进殿,只在大殿门口向里遥遥一拜,高声喊道:
“启禀王爷,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御史、大理寺卿、鸿胪寺卿、督抚将军等在京官员俱在门外相候,说是听闻陛下在府中,便相约一同前来,共为王妃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