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高兴的是,青云司的人总算是带回了给二皇子看病的郎中,但只有江南的人到了,幽州远在边疆,还需要几日才能到。
等了几日,幽州的那位郎中也总算是到了。
宫中,蒋虎带着江南的两人和幽州的一人进宫,但为了掩人耳目,他们都是扮做侍从进宫的。
纪昀负责接待他们,带着几人往地方去,但并不是去往紫宸殿的路,也不是去往毓庆宫的路。
众人七拐八拐,到了一处偏僻的宫殿,一抬头上面写着寒溪阁几个大字。
去年接到消息开始,魏永旭便将二皇子身边的人悄无声息的换了大半,除了自小陪着他的奶娘和嬷嬷,便只剩下淑妃指派给儿子的两个大宫女。
奶娘早已带着二皇子在此等候,任全也在。
进了门内,纪昀对着几人挑能说的,简单的说了一下情况,让他们心中有数。
殿内,二皇子有些忐忑的坐着,他不知为何要来这里,只知道是父皇的意思。
魏永旭没跟他解释太多,但所幸这些年他在儿子心中的形象一惯是威严的,再一个因为淑妃的缘故,二皇子也不敢有违拗,生怕牵连母亲,所以只是乖乖的应下。
纪昀走了进来,给二皇子请安后,便介绍了身后的几个人。
指着一个面容清瘦,眸中透着温和,身着青色长袍的男人道,“这位是李郎中,金陵人士。”
又指了指另外一位身材微胖,身穿褐色布衫的中年男子道,“这位是万郎中,扬州人士。”
这两人都是从江南来的,看着温文尔雅,而另外一位,穿着麻衣,眼神既温和却又带着锐利,一看便知是常年生活在苦寒之地的人。
“这位是沈郎中,幽州人士。”
几人没想到眼前的少年竟然身份如此尊贵,乃是当朝的皇子,急忙叩首请安。
“草民叩见二皇子,二皇子万安。”
二皇子毕竟是天潢贵胄,自有一番气度在,年纪虽小,却也贵气逼人。
抬手道,“两位请起,不必多礼。”
李郎中和万郎中,还有沈郎中,这才起身。
纪昀弯着腰,跟二皇子小心的说明情况,他点头之后才挥手让几人上前给他把脉。
几人上前小心的搭上二皇子的手腕,又细细查探了各处,万,李二人从刚开始的眉头微蹙,渐渐的表情越来越严肃,到最后也是满面愁容。
倒是沈郎中,神情有些耐人寻味。
把脉之后,纪昀问了几人是否都心中有数,见他们点头,才将二皇子送了出去,让奶娘带着他回毓庆宫。
屋内,任全将脉案给了几人查看,让他们能对二皇子的病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万郎中,李郎中,心里后悔不已,这皇子中毒定然牵扯皇室秘辛,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贪图钱财,如今只怕是连小命都要搭进去。
但只要能解了二皇子的毒,也许还有一线生机,看着手中的病案,更加投入几分,并时不时的问任全几个问题。
半晌后,李郎中试探性的开口道,“任太医,这毒似乎并不是我大周产物,反而像是外族之物,只是具体来自哪里我尚且还不能确定。”
任全微微颔首,验证了他的想法,刚想要将此毒的来历告知时,一旁缄默许久的沈郎中却是先他一步。
“任太医,若在下所料不错,这毒乃是出自高句,还是出自王室。”
说到高句,万李二人的面容皆是一变,这高句有一处雾棘森林,那处地形复杂,瘴气弥漫,是毒草毒花的天堂。
也正是因为此,高句的毒药才让人闻之色变。
任全的目光也猛的看向了他,目光带着探究,“沈郎中如何知晓?”
沈郎中微微一笑,说道,“我年轻时曾游历各国,在高句停留的时间最久,就是因为那片雾棘森林,所以对这些东西了解颇深。”
然后又接着解释道,“之所以如此确定,是因为能达到您所说的作用的药材,只有那里才有,而之所以笃定是出自王室是因为,这种东西除了王室,其余的人没精力也没能力研制出来。”
任全点点头,“沈郎中所言不错,是我孤陋寡闻了。”
沈郎中却没有丝毫的傲色,只是道,“我自学医时,便对毒之一道兴趣浓厚,多年钻营才有了一些心得,但若是比起医术,却是不及您万一。”
任全对他的好感更深几分,更是生了几分想要深入交谈的想法,但此刻不是说闲话的时候,压下心绪,正色道。
“此毒名为牵魂散,出自高句王室,只是现下殿下的毒还未曾引发,所以暂时还是安全的,任某医术不精,许久没有进展,所以还需要各位助我,若是事成,我定然在陛下面前替各位请功。”
众人都拱手应诺,“愿助任太医一臂之力。”
就这样,几人就被安置在此地住下,寒溪阁毗邻太医署,任全过来与他们讨论病情也方便,只是需要二皇子时常奔波。
所幸高善弄来了一颗解药,虽不能彻底解了二皇子的毒,但是对任全几人也算是有个参考。
众人打算先研究这解药,然后在慢慢试探着还原药方,从而寻到解毒之法。
寒溪阁这边忙碌着,琢玉坊也开始如火如荼的忙碌了起来。
同时,叶昭宁也寻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让她做了主事,毕竟总不能事事都让睿王府和嘉成长公主出面。
这位主事全权管理学坊内一切事务,并担任对外话事人。
叶昭宁并未以皇后的名义明发懿旨,只是让人把琢玉坊招生的消息传了出去。
不出三日,整个京城都知道了琢玉坊的名字,并知道这地方背后站着皇后。
但不少女子还是跃跃欲试,只是琢玉坊的学费和住宿费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等到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度以后,琢玉坊才发出通知,凡有意报名者,可试听一节课,且分文不取。
这一下子,不少姑娘都迫不及待的去试听了。
这日,琢玉坊的大门刚刚打开,就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玉姑从里面走出。
然后对着众人道,“诸位,我琢玉坊试听课程的活动,连续三日,辰时初开始,酉时末结束,每堂课半个时辰,每门学科每日开设十堂课,每堂课仅限二十五人,先到先得,请各位姑娘有序排队。”
接着,大门外搬出五张桌椅,上面放着笔墨纸砚,只需登记一下姓名,和年龄,还有家住何处便可进去。
姑娘们很自觉的排成五队,有序的往里面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