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她要走,有人不甘地追问:“宋妹儿,你真要养那两个小的?男娃还小,等过几年,你不怕他把你吃穷了?一个月二十五斤大米,还是太少了。
你咋不给姜颜多要几斤?反正她也不差钱,要我说,你就是太好说话了,你要跟她谈条件。”
“女娃娃,读什么书?你不如把钱包着,还能多买两盒雪花膏,收拾好了,找个城里人,那不是简简单单的?
小芳快十来岁的人了,再养几年,你就能把她打发出去,到时候,又能收一笔彩礼,还是你会打算!当初我咋没想到,哎,亏大了。”
“老宋,你还是太老实了,姜颜年后回海岛,张玉兰忙着家里的事儿,也就三五不时看下两娃的情况,那钱给不给他们!还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你不养了,就给我呗。”
宋竹枝看他们那贪婪的嘴脸,嗤笑:“以前没好处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养?还不是嫌弃他们是拖油瓶。
现在听到姜颜给他们资助,又上赶着了,那钱是给他们读书用的,谁也不能动。
枕头垫高了,做什么美梦?也没把你颈椎睡断了,多大的人了?说的出这种丧良心的话。”
说完,她头也不回的走了。
她跟小芳,还算有缘分,大队的人,因为她没了丈夫,婆家又不要,对她避而远之的。
觉得她是不祥的,是扫把星,只有小芳跟他一起上山捡柴火,一来二去的,两人也熟了。
她之前也没起过收养的心,她家破破烂烂的,每天撑死,也就四五个工分。
才够自己吃,要是再带着两个娃,天天喝水充饥吗。
与其跟着她吃苦,还不如留在大队吃百家饭呢!
大队长在晒谷场提了后,这家推来,那家推去,谁家也不想领养。
两娃站在一边,冻的瑟瑟发抖,小芳低着头,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她瞧着心里不是滋味,才站了出来,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姜颜愿意资助两人读书,并且负责他们十六岁之前的吃穿。
宋竹枝想,大队没有比姜颜更好的人了,加上她又不能生,她对两个娃,真的是视如己出。
姜颜也去看过两回,两娃对她并不陌生,小泽比饭团大不了多少。
但由于长期缺乏营养,看起来比饭团还要瘦小,饭团年糕不要的那些衣服,他都收在空间里的,正好派上了用场。
她提了一包过去,饭团和年糕的,小泽可以穿,而米粒穿的,可以裁开,再做成新的给小芳穿。
花色好,布料又很绵软,小芳爱不释手的,她也有新衣服了。
姐弟俩的事,算是办妥当了。
到了陆家满月酒的这天,是大巴车来村里接的,第一车的人,兴奋的脸都红了。
很多人是第一次坐大巴车,这摸摸,那摸摸,稀罕得很。
不少人拖家带口的,车上人挤人的,大巴车跑了十来趟。
两点左右,在国营饭店门口放了挂鞭炮,家里远的先吃第一轮,其他的则是排队去随礼。
送的不多,也算是一份心意了。
姜颜被亲戚围住,那恭维的话,都不带重复的,听得她脑袋发飘。
酒席一直摆到了晚上六点,期间人来人往的,别提多热闹了。
附近职工家属院的人瞧见,都来打听发生了什么,得知是陆家出了状元。
他们也花几毛钱,来吃个酒。
酒席办完,苗秀英把随礼的钱数好,交到姜颜的手上,她向来不贪小辈的这些。
姜颜转头就把钱丢进空间,那是最保险的。
把亲戚送走以后,家里又安静下来,姜颜把货物放进陆骁给她找好的仓库,将钥匙交给苗秀英。
苗秀英是个十足的财迷,她捧着钥匙,高兴的说道:“哎呦,赚钱过年了,他们都跟我这个老油条干啊?
小厉有经验,老大跟老二都没干过,我都怕他们坏菜了,要不别带他们了,我们自己玩吧。”
陆霖跟陆彦刚进门,就听到了苗秀英说的,陆彦表情无奈:“大娘,我有这么差劲啊?”
苗秀英语气嫌弃:“我是怕你笨手笨脚,老娘还得拉你一把。”
陆彦坐在一边,伸手烤了下,看胡雪儿没在,他又问道:“我老婆呢!还有我岳父丈母娘呢,他们怎么都没在?”
苗秀英拿着火钳,将炉圈里烤好的洋芋夹出来。
陆骁拿过剥完的玉米瓢,小心的将洋芋表层的灰搓掉,谁让姜颜喜欢吃锅巴呢?
这手艺,他算是练出来了!
只听苗秀英缓缓说道:“在乡下,几人爱上打猎了,早出晚归的,都快乐不思蜀了,雪儿跟景甜沉迷捡菌子。
她们捡了不少的干木耳和松茸,运气真不是盖的,话说,你一大早的出去干什么了?雪儿还说让你一起进山。”
陆彦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老同学喊了好几次,就过去跟他们聚聚吗?”
苗秀英眼眸眯起,“几年没见的同学,找你干什么?以前也没喊你啊,不会是要请你帮什么忙吧!”
陆彦一副你怎么会知道的表情!苗秀英冷哼:“能办的,你不为难的,就搭把手呗,要关系没处到位,直接推了,别吃力不讨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