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周斐十分痛心,一脸蔫巴的见了许则川。
听完全部的许则川沉默许久。
周斐无奈道:“这京城妙龄女子无数,相识的几位同僚家也是甚好的,怎的你们就看上了楚家?”
许则川给他倒了茶,“楚家家风好。”
“夫人说,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后院女眷皆是和善之人。”
且,她家女儿生的也好。
毕竟是自己大孙子的媳妇,大孙子长得才貌双全,他们也不能找个样貌一般的吧。
周斐点头,对楚家这点还是赞同的。
他不由惋惜,“若是我家有适龄的女儿,一定同师弟你结亲家。”
许则川笑了笑,“谁让师兄家中没有呢。”
周斐叹了叹,抚须又道:“不过我家老二的幼女倒是说不准。”
“你家那几个小孙子,可得给我留一个。”
许则川眼睛一亮,“师兄随意挑就是。”
周斐一怔,几息后,哈哈笑了出来。
“果然是孩子多,不值钱啊。”他摸着下巴开始思索,“改日带着我家淑儿去你家瞧瞧,这儿女情谊还得培养才好。”
二人是师兄弟,周斐说起话来也无顾忌。
许则川点头,“是这个道理。”
“若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我都想给慧儿同嘉儿安排上了。”
周斐哈哈笑了起来,又闲聊了几句,二人相约,过两日去瞧瞧范太傅。
近几日,范太傅身体愈发不好,二人心中颇为担心。
但老头子脾气倔,不让他们前去,只让休沐之时前往,因此二人十分苦恼。
夜深,正院灯火通明。
许则川坐在一侧榻前看书,秦书在边上整理衣物,微风轻动,许则川眉头轻皱,放下手里的书籍,上前将窗户关上。
“明日随往常一般穿着就是,何必这么隆重。”许则川有些不解,看着那一堆的衣服,只觉得头昏脑涨。
秦书头也不回,哼哼道:“如今就剩下这一个中意的呢,我可不得用心点。”说着,她哎呀了一声,“我得备个上好的镯子,明儿个若是她家有意就先预定下,免得节外生枝。”
许则川嘴角微抽,“万一承姚不喜欢呢?”
秦书回眸看他,含笑说道:“你放心吧,承姚的喜好我还是清楚几分的,若不然我干嘛选了这几家的姑娘。”
许则川摇了摇头,上前帮她整理了起来,“但愿一切顺利吧。”
秦书闻言,瞪了他一眼,“肯定能顺利。”
“咱家承姚多优秀的孩子。”
“也就是楚家是明事理的,聪明人,不然巴不得把女儿嫁过来呢。”
许则川颔首,抚须赞同,“楚侍郎的人品我自然是相信的。”
“这件,你瞧这件怎么样。”许则川边说着,边拿了一件翠绿色的外袍,“是你喜欢的玉兰花样式,穿着衬的你肤色更白了。”
秦书看着在自己面前比划的衣袍,眉头微皱,“会不会不太端庄?”
“毕竟我这年纪。”秦书摸了摸自己的脸,有些哀怨。
许则川没有丝毫犹豫,“也无人规定,上了年纪就不能穿亮色些的衣裙了。”
“试试吧,戴上你喜爱的那套珍珠头面,甚好。”
秦书想到自己珍藏的那套头面,眼睛一亮,转瞬又灭了,“算了吧。”
“我可不想出去,被各家夫人议论,安国公府老太太上了年纪还是如此不成样子,一点也不端庄。”
“那头面还是留给孩子们吧。”说着,她从衣裙中挑选出了一套深蓝色的,“穿这个吧。”
“瞧着稳重,和善。”
许则川嘴角微动,但没有多言,放下了自己手里的衣服。
夫妻多年,他心中清楚,现在不能多话,一切都得顺着她,不然晚上又是不太平。
东乡侯府。
秦书下了马车,洪氏赶忙上前相迎,福身说道:“知道老夫人您来,母亲早早的就吩咐妾身相迎了。”
一侧的沈氏福了福身,“给老夫人请安。”
秦书笑眯眯的看着二人,温声笑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入了府门,秦书换了轿子,到了后院处停下。
徐氏已经在等待,见着她,赶忙上前行礼,“稀客啊,稀客。”
“东乡侯府今日蓬荜生辉啊。”
秦书笑道:“你这张嘴,真是会打趣人。”
二人在京城后院圈子里,也是见过的,往日里也会说几句话,是以还算熟络,且秦书今日登门,意有所指,徐氏内里心肠十弯九绕的,自是热情相待。
“说起来,姐姐还是第一次来东乡侯府呢,等会正好瞧瞧我家园子的景色。”
“那感情好,早前就是听说过你家园子不俗,先老侯爷更是喜爱奇花异草的,引进了不少的稀罕物种。”秦书笑道。
徐氏欣然一笑,二人姐妹乐呵呵的入了内院,周旁下人见状,噤声行礼,秦书见之,心中暗暗点头,不愧是百年侯府,规矩森严,奴仆行动间,可见恭敬恪礼。
入了厅堂。
点心已经奉上,落座之后,不一会,便有丫鬟端上茶水,秦书瞧了一眼,不由赞叹,“这点茶手艺真是不错,瞧这茶汤色泽清澈,毫无一丝杂质,做茶之人,心思当真细腻。”
对面的徐氏闻言,面上笑容更深了些,偏偏做出自谦状,“是我家大孙女做的,她呀,就爱这些。”
秦书眼睛一亮,又瞧了瞧沈氏,“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这手艺,真是心灵手巧。”
沈氏随即说话,“夫人廖赞了,这孩子哪有您说的这般好。”
秦书端起面前的杯盏,轻轻一嗅,茶香扑鼻,又饮了一口,心中更加满意。
高门贵女,这些插花点茶都是自幼学习的,她家几个孩子就学的一般,当然,主要她和许则川不注重这些。
他们是习惯饮用清茶的。
“你们啊,这是太谦虚了。”秦书擦拭嘴角,含笑说道。
徐氏轻轻笑道:“妙云能得姐姐这般赞许,是她的福气。”
“今个儿也是有缘,不如让她拜见姐姐,也得你几分提点,日后说亲嫁人也多几分底气。”
秦书眸光微动,笑着点头,心中却是感慨,这徐氏真是个聪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