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佛门之外,道门和儒教似乎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
大天尊很默契的并未找上他们,而他们也未曾主动求战。
毕竟,道门与儒教都各自有弟子叛逃,入了天外城,于天庭而言,他们已经不值得信任了。
或者说,现在还未到他们出手的时候。
作为三教之首,儒教的实力自不必多说,即便先后两尊大罗出走,可那般底蕴,依旧足以稳坐三教之首。
相较之下,道门并不如佛门与儒教那般高调,但却无人胆敢小觑。
历史上,三教也出现过多次摩擦,但每一次,都没有谁能真正探到道门的根底,越是了解,便越是觉其深不可测。
若论整体实力,道门甚至极有可能,还要在儒教之上!
“佛门已经授了大天尊之意,对天外城下手了,虽然此番铩羽而归,但绝不会就此轻易结束。”
“佛门那边早就有传闻,大佛主与那了因已有了登临大罗之上的资格,或许,待他们踏出这一步之后,便是佛门对天外城大军压境的时候了。”
万卷府,偏殿上。
大先生与谢醇并肩而立,脸上尽是担忧之色。
大先生叹道:“佛门只是第一个,若是他们拿不下天外城,也就该是我们亲自下场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满心无奈的一叹。
他们谁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既不想看到天外城覆灭于佛门碾压之下,又不想亲自面对天外城,面对自己昔日的同门师兄弟。
但,天命难违!
谢醇道:“我们是天庭的最后一道防线,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大天尊应当不会要求我们出手。”
“若真是如此就好了。”
相较之下,大先生则要悲观许多。
道门一向闲散的性子,历来是听调不听宣,加之如今乱世将至,道门还是否会听从天庭调令都是两说。
甚至,道门的立场,也极其暧昧。
大先生又道:“道门这群牛鼻子,一向主张乱世下山度世人,这一次天人之争,他们会站在哪一边都不好说。”
甚至极有可能,赵彦生带领一众道门精英转投天外城,也是三清山有意为之。
为的,便是保全道门火种。
谢醇无奈苦笑:“道门态度究竟如何,不到那一日,谁能知晓呢?”
“大先生,你也该踏出那一步了。”
语罢。
谢醇又意味深长的看了大先生一眼。
大先生笑道:“天帝并不希望天庭之外的修士登临道境,这也是为何,三教虽昌盛,可迟迟未曾诞生过道境修士,反倒是那些三教之中的大罗金仙一经天庭册封做了天尊,便在不久之后登临道境。”
“如今天下将乱,对于三教大罗登临道境一事,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是,他佛门可以,我们却不行,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听得大先生意味深长的一段话,谢醇只是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并未再多言什么。
大先生登临大罗金仙境多年,加之受儒教气运供养,早已拥有登临道境的资格,只是受天庭制约,才迟迟不敢踏出那一步而已。
纵然如今天庭没再苛求此事,可儒教也万不可如此轻易僭越。
非到必要之时,不得破境!
谢醇自嘲一笑:“帝王术虽只是些上不得台面的把戏,但对我们这类人,却是再好用不过。”
昊天虽是天道显化而来,却是同样深谙此道。
制衡三教的手段,便是脱胎于帝王之术,纵然昊天没有明令,可他们却也是万万不得僭越的,免得引来昊天不满。
大先生又道:“说起来,上次你去天外城,究竟情况如何,既未告知大天尊,也未与我说过。”
谢醇沉吟片刻后,忽的一笑,道:“凭心说,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当初大天尊和祭酒的决定了,将齐默收入儒教麾下,究竟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或许就该送了这顺水人情,将他交到人皇宫,也省的如今多出这么多麻烦来。”
“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不管怎么说,我万卷府也算是培养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人物,而且,他做的又不是什么错事,只是与我们立场不同罢了。”
听着大先生这苦中作乐一般的说辞,谢醇也只得无奈一笑。
齐默的确并没有错,只是因为两方的立场不同而已,如果换做是谢醇的话,他多半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舍生取义,方显大儒之风!
大先生似笑非笑的看着谢醇,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的内心已经动摇了,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究竟是否正确。但我需要告诉你的是,你身上的责任,就注定了你是绝对不能脱离万卷府的,儒教的未来在你的身上。”
“儒教的未来。”
谢醇长叹:“为何是在我的身上,就不能是万里,不能是齐默吗?”
大先生并未答话。
他意味深长的看着谢醇,重重拍了拍谢醇的肩膀,转身,入了偏殿。
有些话,不可说的太明了。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昊天可洞悉天下万事,除了天道退避的人皇宫与天外之物的天外城,这天底下,任谁说的一句话,都逃不过他的洞悉。
尤其,大先生与谢醇,皆是大罗金仙,都是这三界之中剧组青总的大人物!
“大先生,我的选择,真的对吗?”
“可若对,为何师尊和万里会转而投向天外城呢,仅仅只是心中所念不同吗?”
他们,各自押注了三界的未来。
两方必有一方要走向灭亡,若到时候,败的是自己,谢醇自无话可说,甚至,他心中也抱有这样的希望,希望最终走向失败的是自己,而非齐默。
只是,为了儒教这芸芸众生,这亿万学子,这样的想法,只能被他压下。
“大先生,你究竟在想什么呢?”
谢醇想不明白。
大先生所图,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仅仅只是为了儒教基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