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火耗,最初是指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损耗,比如渗入模具中的部分。
后来特指金、银、铜等可做货币使用的贵金属,在熔炼成官方标准形状时的损耗。
最后到了明清两代,彻底演变为了地方官员借机加征的附加税。
两宋之际,火耗问题远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却也不是什么秘密。
朝廷铸造银锭时多报一些损耗,铸铜钱时掺杂点儿便宜的铁进去,都是常规操作,只不过差价大都进了个人腰包,毕竟国家不能明目张胆干这种自毁根基的事情。
见武从文点头,史浩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沉吟半晌后问道:“陛下的意思是‘火耗归公’?”
嘴上问,心里却是重重叹了口气,这可是个往死里得罪人的活儿,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啊!
武从文有些惊讶的看着他,脸上满是赞赏。
“火耗归公”一词,或者说是政策,最早提出于雍正朝,满清政府将这种本该禁绝的贪污手段合法化了,说白了就是皇家和官员群体重新分赃。
这小子一时半刻便能想出这个词儿来,虽然肯定和雍正朝的“火耗归公”政策不是一回事儿,也足够证明他的天才了。
“陛下!”史浩突然站了起来,“此举万万不可啊!”
武从文本来都要开口解释了,见他这副模样突然来了兴致,示意他有话就说。
史浩一脸焦急,躬身道:“陛下,这火耗乃是天下官员的一桩贪墨手段,虽然历朝历代都无法禁绝,可终究是见不得光的非法收入。陛下若是将其收归朝廷,岂不是以律法形式确认了其合法性?”
“陛下啊,天下官员该贪还是要贪,少了这一笔收入必然要另想办法找补回来,最后苦的还是百姓!”
武从文在心里点了点头,再一次确认自己果然没看错人。
他起身将对方重新拉回座椅,缓缓摇着头说道:“你很好,能想到这点非常好,不过却是误会了,‘铸币税’不是‘火耗’。”
见史浩张嘴还要再劝,他左手轻摆,右手扔过去一枚金币。
史浩接住,入手一捏便“咦”了一声。
质地有些偏硬,却又硬得极其细微,不是自己这种常年经手大笔黄金的人,根本摸不出来。
又将金币凑到烛火下细看,只见其形状浑圆、成饼状、边缘密布细小锯齿,一面雕刻长城配花纹,一面是繁复花纹环绕“华夏通宝”四个大字。
“不对!”史浩突然失声叫了出来,“所有纹路都是凸出的,这不是刻出来的!”
他又再次凑近烛火细看了一阵,喃喃道:“纹路边缘齐整光滑,也不是铸造出来的......这......”
武从文今天第一次开怀大笑,伸手拍着他的肩膀道:“不错,不错,你小子还真是行家!”
见从陛下那里得到了确认,史浩大脑转的飞快,突然一拍脑袋站了起来,大声道:“这是压出来的!用梁山钢铁厂的那种大型机械压出来的!”
“没错!你说这东西民间仿造得出来吗?”
史浩已经明白了武从文的用意,却还是沉吟着说道:“短时间内没有可能,但以后......陛下,您不是要推广梁山的各种产业吗?那些机械流入民间,时间久了总有聪明人能想出法子来的!”
武从文反问,“形状自然没什么高科技,但这配方呢?”
史浩一愣,随即脸色狂喜,“配方可以保密!可以世世代代列为绝密!轻易泄露不了!”
“陛下,这里头含金比例多少?其他材料又占几成?您不用告诉我具体配方,只说个大概比例就行!”史浩兴奋的声音都在发颤。
他兴奋不是因为见了什么“高科技”,而是终于发现了一种可以垄断铸币的方法,自己即将走马上任的华夏银行有着这种秘法,赔钱?可别你妈扯淡了!
武从文比了个“八”的手势,“含金量约为八成,剩余两成多有至少五种其他金属。”
史浩追问:“如何杜绝仿冒?民间想要调出软硬差不多的东西不难,普通百姓也分辨不出来。”
武从文一脸不解的反问道:“为啥要杜绝?有人帮朝廷多铸一些不是好事儿吗?凭本事赚钱也是应该的嘛。”
史浩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是是是,所有人肯定还是更相信朝廷官府,把黄金交给私人终究还是有风险!”
武从文哈哈大笑,这就是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优势所在了。
前者再假冒伪劣,其中也必须有足够的真金白银;后者就是纯粹的信用货币,本身成本几乎为零,只要造出假的就是纯赚。
武从文接下来又给史浩看了银币和铜币,都是梁山军工集团秘密研制出来的样品,可见这厮筹建金融系统是早有预谋的,并不是抄了德晟钱庄后才有的突发奇想。
“这银币和铜币就更没什么仿冒余地了,赚头太小......”
史浩反复把玩着手里的样品,眼睛越来越亮,“如此今后天下流通货币尽出朝廷之手,每一枚钱币中扣下两成,刨去所有成本,也至少有一成半的赚头......华夏银行想亏都难啊!”
武从文看着他那逐渐有疯魔迹象的样子心中暗笑,“你还没见识过后世的纸币呢,要是见了还不得立马发疯?!”
有人问宋朝不是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叫什么“交子”的吗?
这里头可能有些误会,或者初中历史书上没讲明白。
所谓“交子”,最早是由四川地区的商家联合发行的,主要用于解决贵金属不便携带和交易的问题,是可以随时在钱庄兑换成真金白银的,仍旧属于一种存款凭证。
只是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逐渐演变为具备一定信用货币特性的凭证,在足够的市场认可度下可以流通交易。
而真正的纸币纯凭政府信用背书,就像你拿着一张美元,到世界上任何一家银行也兑不出黄金来。
史浩的确是个真正的金融天才,兴奋过后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致命问题。
“陛下,百姓如果不认这华夏币怎么办?毕竟大家伙很快就会知道这东西并不是纯金纯银。开始的产量肯定跟不上,不可能一夜之间完全取代传统金银啊!”
武从文自然提前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思考的答道:“老百姓愿意用什么朝廷肯定管不了,也不能管。可大商家就不一样了......”
又是不等武从文说完,史浩就无师自通的接了下去,“所有由朝廷掌控的大宗交易,比如粮食、盐铁,都必须用华夏币来结算,这样几年几十年下来,慢慢也就替换完了!”
这一刻,他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本来的身份,史、李两家就是大商人,货币改革最先针对的就是自己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