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立刻停下手中的动作,迅速整理衣冠准备接旨。
余元筝与上官子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他们并未接到今日有圣旨的通知。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没一会儿,李大管家领着天使进来。
正是吴公公,皇上身边的大总管。
“咱家见过荣老王爷,荣老王妃,荣王爷,荣王妃,各位大人,夫人。”吴公公笑着一一见礼。
“免礼,怎么吴公公亲自来了?”上官子棋虚抬手。
“皇上皇后知今日是三位公子郡主的生辰,特命咱家来给添点喜庆。”
李大管家很快准备好香案。
众人跪地接旨。
吴公公打开明黄色的圣旨,朗声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荣王府嫡长子上官长煜,聪慧仁厚,文武兼备,今正式册封为荣王世子,承袭王爵。望尔勤习兵法,恪守本分,镇守家国,护卫社稷,不可懈怠。
嫡次子上官长睿,才学出众,德才兼备,特准承袭其母镇国侯之爵位,册封为镇国侯世子。望尔尽心辅佐兄长,兄弟同心,共保家国安宁。
嫡幼女上官雅静,温婉贤淑,心性纯良,特册封为安平公主,享嫡公主尊荣。望尔承袭母志,精研医术,济世利民,不负朕望。
尔等皆需谨记身份,修身立德,和睦相亲,莫负皇恩。
钦此!”
庭院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册封震惊了。
之前太上皇说等上官雅静出嫁时再册封,没想到皇上于今日就下了册封圣旨。
上官长煜最先反应过来,恭敬地叩首:“上官长煜领旨谢恩。”
上官长睿和上官雅静也连忙跟着行礼,只是小脸上满是茫然。
他们虽知道自己以后会有这些身份,只是一般都十五岁后才会册封,皇上居然在他们十岁生辰这日就下了圣旨。
余元筝看着三个孩子,心中百感交集。
她知道这是皇帝对荣王府的恩宠,也是对他们兄妹的认可,但同时也意味着,从今日起,他们将背负起更重的责任。
她轻轻揽过三个孩子:“这是皇上对你们的喜爱和信任。从今往后,你们要更加努力,不辜负这份荣耀和皇上的器重。”
上官长煜挺直了腰板,眼中闪过坚定:“母妃放心,我一定会成为一个称职的世子,不会给荣王府丢脸。”
他也知道王府曾发生过什么事情,太祖父犯下的糊涂事,引得大魏差点灭国。
要不是母妃打开了铁箱子,大魏说不定已经伦为沧澜的奴仆。
上官长睿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而有些迷茫的上官雅静则紧紧攥着余元筝的衣角,小声问道:“那我以后还能和朋友们一起玩吗?”
“当然可以,”余元筝温柔地抚摸女儿的头发,\"你永远是母妃的的小静儿,只是现在多了一个'安平公主'的称呼而已。但你不能骄傲,也不能仗着身份欺负人,以后要学好规矩,做好女子的表率。”
“嗯,我知道。咱们这些荣耀都是母妃为我们挣来的。”上官雅静心里很清楚。
他们父王在他们面前不知讲过多少次,母妃对整个荣王府的贡献,对整个大魏的贡献,才有了他们的今天。
宾客们纷纷上前道贺,生辰宴的气氛重新热闹起来。
刚才没完成的游戏再次继续。
但余元筝注意到,三个孩子的眼神中多了一份之前没有的成熟与思索。
夜幕降临,宾客散去后,余元筝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满天繁星。
上官子棋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
“在想什么?”
“我在想,时间过得真快。”余元筝叹息道,“转眼间,孩子们就已经十岁了。”
“是啊,但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官子棋望向孩子们所住的方向,“今天的册封只是一个开始。”
余元筝点点头,心中既为孩子们感到骄傲,又不禁有些担忧。她知道,从今日起,三个孩子要担起他们的责任了。
而作为母亲,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引导他们,让他们在荣耀与责任中找到平衡。
“皇上的意思是让静儿跟着我学医,你怎么看?”余元筝转了半个身,看向夫君。
“这些年,你培养了不少女大夫,其实让静儿跟你学习医术挺好。你这一身本事除了传给你的弟子,我们的孩子也要有人来继承,不然太浪费了。”
上官子棋很赞成女儿能学到妻子的一身本事。
“好吧,我就教她一些,但也要看她喜不喜欢。我看她很喜欢学武,也不知道她对医学有没有兴趣。”
“今日的圣旨她听到了,她会自己考虑清楚的。而且会医对她也有莫大的好处。行医救人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嗯。”
三个孩子本来都有自己的院子。
三兄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各自回院里睡觉。
而是不约而同聚到上官长煜的院子里。
上官长煜坐在窗边,望着月光下的庭院。
上官长睿靠在床头,翻看着一本书。
上官雅静则抱着布偶,小声地问:“哥哥,我们以后是不是不能随便玩耍了?”
“也不是,”上官长煜转过身,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我们只是多了些要学习的东西而已。我一有空就得进宫做大皇子的伴读。至于你们两个,其实没什么要求。不过皇上的意思是希望妹妹继承母妃的衣钵。”
“只是这样吗??”上官雅静还有些不太适应。
从今日过后,她就是公主了,而不是郡主,还是嫡公主待遇。
“不用想太多,我们做好本份就行。”上官长睿合上书本,“母妃说过,我们按正常成长就行。\"
上官雅静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打了个哈欠:“那明日我们还能一起玩拼图吗?今日的游戏真好玩。”
“当然可以。”两个哥哥异口同声地回答。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三个孩子身上,为他们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纱。
在这个特别的夜晚,他们懵懂地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
次日,曹瑾瑜来找上官子棋,和上官子棋一起去验收海船。
去年又投了好些人力物力,加大海船的制造,说是又有三艘海船完工了。
他们这一出去就是半个月没回来,连端午都没见人。
而五月十五这日,钟家突然来了一位嬷嬷找余元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