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3 章 何家聚餐,新政策实行
天气越来越热,大家的心情也像这天气一样,烦闷得很呢。瞧瞧周围这情形,就晓得,要是再不下雨,秋收可就麻烦喽。
暑假一到,王建君就带着孩子、王母,还有雨水一块儿回长春了。临走前,何雨柱又塞给王建君好些票,这些票可是他从李怀德那儿“借”来的。
望着空荡荡的家,何雨柱不禁感叹,又只剩自己一个人了。
人啊,有时候就是这么怪,没结婚生孩子的时候,可羡慕那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了。可真结了婚有了孩子,又开始怀念以前的自由时光了。
回到食堂,何雨柱给李怀德做了两道很费功夫的菜。要不是有李怀德支持,他还真不放心王建君回去呢,毕竟现在这大环境可不太好。
一下班,何雨柱就骑着车子,不紧不慢地朝四合院走去。
到了中院,就瞅见王文林在他家小院门口,正和张寡妇有说有笑的,看那模样,聊得可开心了。
何雨柱心里挺纳闷的,王文林咋和张寡妇聊上了呢?这小子刚结婚没多久,不会这么快就喜新厌旧了吧?
“老王,你啥时候来的呀?咋不找个凉快地儿待着,这大太阳晒着,多热呀。”
何雨柱边和张寡妇打了个招呼,张寡妇应了一声,就进屋去了。
王文林笑着说:“我这不刚到嘛,就和张姐聊了两句。
快开门,热死我啦,把你的酸梅汤拿出来,可别藏着掖着啊!”
何雨柱白了王文林一眼,然后打开了小院门,王文林也不客气,推着车子就进了院子。“学校冰柜里还有一丢丢鹅肉呢,校长分了分,我就给你带过来啦。
这玩意儿我可不咋会弄,你把我的那份也一块儿做了吧,不过说好了哈,我是想请我老丈人家尝尝的,你得给我留点哟。”
何雨柱关上门,笑嘻嘻地说:“你们学校居然还有剩的啊,最近好多东西不是都弄不到吗?”
王文林乐了:“有啥呀,就一点点,这还是校长之前托关系弄来的呢,本来是想期末考试的时候给大家好好做一顿,这不就剩下了嘛。”
何雨柱瞅了瞅,一共两只杀好的鹅,看着冰化得差不多了,估计是中午的时候拿出来的。
“对了,你刚才跟张寡妇说啥呢,你这刚结婚没多久,不会是有啥小心思吧。”
王文林翻了个白眼,“瞧你这话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再说了,张寡妇腿都受伤了,我能看得上?
我这不是过来正好碰到她,就跟她聊了两句。我们学校有个保安是受伤退役的,少了一只胳膊,我就想着给他们俩牵牵红线。”
何雨柱听了,眉毛直抽抽,“你可别瞎牵红线啊,人家可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你给人家介绍个寡妇,人家能乐意吗?”
王文林嘿嘿一笑,“成不成的得看他们自己,我就是随口一说,啥情况我都会讲清楚的,我才不像那些乱点鸳鸯谱的媒婆呢,你就放心吧。”
何雨柱听了后,笑着点了点头:“那还成,快说说,这大鹅你想让我咋整?我可跟你讲哦,刚出锅的那才叫一个香呢,要是带回去,味道可就差了点意思咯。”
王文林听后乐了:“那肯定是做铁锅炖大鹅呀,其他做法总觉得少了点味儿,你觉得咋样?”
何雨柱抬头望了望天,打趣道:“你可真会挑时候,这么热的天,就我做这活儿遭罪,你回去倒是一家人吃得美滋滋。”
王文林嘿嘿一笑,连忙说道:“来来来,再抽上一根,这可是璇子特意买的大前门,味道可棒啦。”
说着,他就给何雨柱点上了烟,那笑容让何雨柱都不禁有些发愣。
“行啦行啦,你也别闲着,去把大鹅给剁咯!”
王文林二话不说,应道:“得嘞,您就瞧好吧,我肯定给您剁得好好的。对了,您那只也一起剁了不?”
何雨柱大手一挥:“一起剁了吧,放着也坏了,我干脆一块儿做了得了。”
不一会儿,王文林就把大木墩子搬到了小院子里,开始哐哐哐地剁起了肉。
贾张氏在自己家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何家小院。刚才王文林过来,她就猜到今天何家肯定有好吃的。听到剁肉的声音,她心里的猜测更是得到了证实。
“这个王文林真是个傻大个,自己家里有肉不吃,还拿来给傻柱,脑子肯定坏掉了,也不知道肖家那姑娘看上他啥了。”
说完,她又想起肖家来院子时的情景,当时可是三辆自行车,还带了那么多好东西,心里那叫一个可惜啊。
要是东旭能把肖家姑娘娶回家,那可真是太好了,他们家的小日子肯定美滋滋的。
贾张氏这时候倒是把之前自己在别人面前炫耀家里有地、有粮食吃的事儿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正琢磨着,就瞅见许大茂提着香菇、腊肉啥的往何家去了,心里又把许大茂给狠狠地骂了一顿,她都快半个月没沾到荤腥了,这许大茂倒好,还眼巴巴地给人送东西去。
贾东旭心里暗暗叹了口气,他都习以为常了,自从不去傻柱家蹭饭之后,他妈是见一次骂一次。
贾东旭正感慨着呢,贾张氏突然开口对他说:“东旭啊,要不你也去傻柱家瞅瞅,看能不能也蹭上一顿好吃的,要是能顺点回来就更好了。”
贾东旭的脸一下子就黑了,“妈,你说我咋去啊?难道我还能空着手去啊?
咱家还有啥能拿得出手的啊?
而且,之前跟傻柱家都闹成那样了,我咋好意思去啊。”
贾张氏听了撇撇嘴,她也清楚自己家和傻柱家的关系不咋地,也就随口那么一说。
何家这边,何雨柱看着许大茂提着香菇过来,乐呵地说:“大茂啊,你来得可太是时候了,这香菇放鹅肉里可香了。”
许大茂嬉皮笑脸地说:“我这不是看嫂子走了,怕你一个人无聊,特意过来瞅瞅你嘛。”
何雨柱翻了个白眼,“得了吧,我看要不是老王不在,你也不会过来吧。”
许大茂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柱子哥,你这话说得可太让我伤心了,你看哪回王老师回老家,我不是过来陪你的,我这不是怕你一个人孤单嘛。”
王文林在一旁笑着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大茂还是挺有心的,老何你可别错怪大茂了。”
何雨柱乐呵呵地嚷道:“得嘞得嘞,你麻溜儿地剁大鹅哈,咱们啥时候能吃上饭,可就看你啥时候剁好了。大茂,你去把香菇泡上,腊肉也泡上,把腊肉上的黑灰刮一刮哈。”
在何雨柱的指挥下,两人立马忙乎起来。他“咕咚咕咚”喝完杯子里的酸梅汤,也开始捣鼓起调料来。
这天儿热得很,何雨柱才不想在厨房里做菜呢,把炉子搬到小院子里,就开始炖大鹅啦。
不一会儿,那香料味和着肉香味就飘了出来,这可馋坏了院子里不少人家,这味道,可真香啊!
刘海中正在家里喝着小酒,吃着煎鸡蛋呢。闻到这味儿,赶紧喊二大妈再去煎两个鸡蛋,他瞅见刘光齐那馋样儿,得让儿子吃个煎鸡蛋解解馋。
易中海家,易栎枫也忍不住吞了吞口水,易中海“哈哈”一笑,让易大妈把他买的卤肉拿出来切切吃。本来是打算留到晚上吃的,这下好了,有何雨柱家的肉味打掩护,他也不怕被人闻到喽。
再看看贾家跟闫家,就有点儿惨喽。贾张氏闻到肉味,那叫一个馋啊,就想让秦淮茹杀只兔子来解解馋,话到嘴边,才想起来,他们家兔子上个月就吃光光啦。
然后,贾张氏就又开始骂骂咧咧的了,还好棒梗没闹腾,就闷头啃着窝窝头。
棒梗现在可懂事了,看着他奶奶那样儿,心里觉得怪好笑的。这模样,跟她偷吃的时候,那可真是一点儿都不一样呢。
闫阜贵一闻到那香喷喷的肉味,心里就跟明镜儿似的,肯定是何雨柱家在做肉呢!他下午回来的时候,听说王文林来了,就知道何家今天有好吃的。只是没想到这香味能飘这么老远呢!
闫阜贵还不晓得呢,这可是校长分的大鹅,没他的份儿。要是知道了,不得闹到学校去啊!
大鹅炖好后,何雨柱特意先给王文林盛了一份。之前王文林就跟他说了,想拿着这鹅肉去老丈人家,还是先盛出来比较妥当。
三个人,一只大鹅再加上些菜,那是怎么都吃不完的。
他们边吃边唠着嗑,谈论着最近的变化,一个个都感叹,这日子过得可真不容易啊!何雨柱还提醒他们,今年一整年恐怕都不太好过呢。
酒足饭饱后,何雨柱让许大茂把大部分剩菜带回去。他一个人在家也吃不了那么多,放久了就坏了,怪可惜的。
他还特意嘱咐了王文林两句,这肉得赶紧吃,明早记得热一热,别浪费了。
后来的日子里,王文林又来了几次,不过带来的东西可就没那么丰盛了,最多就是带点肉和菜,大家一起喝喝酒,聊聊天。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八月份。这天一下班,杨文江就组织了全院大会,说是上面有新指示下来了。
何雨柱站在人堆里,心里估摸,这八成是要有新政策出台啦!
果不其然,跟何雨柱猜得一模一样,杨文江先是念了念报纸上的字儿,接着就给大伙解释起来。
贾张氏起初没听明白,可一听到跟自家地有关,她可就立马懂了,原来是要加入人民公社呀!
之前回老家的时候,她就听人提过,有的地方在弄啥公社之类的,当时也没往心里去,难不成这是要搞人民公社啦?她心里这么琢磨着,嘴上就问了出来。
杨文江瞄了她一眼,“贾张氏,你有啥事还是回村里打听打听吧,毕竟你户口还在村里头呢,具体情况我们这儿也不太了解。”
贾张氏心里头有点毛毛的,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紧接着,杨文江就唠起了大炼钢铁的事儿,说是全民都牟足了劲儿,争取产钢多少多少的,具体政策呢,还得等下一步通知。
会议一结束,好多人心里都犯嘀咕,许大茂也麻溜儿地跑到了何雨柱家。
“柱子,你说这是咋回事儿啊……”
何雨柱乐呵着打断道:“哟呵,许放映,你瞎琢磨啥呢。
咱就听上面的安排得了,别瞎琢磨,好好干活儿。”
许大茂的话被何雨柱给噎了回去,本想问问何雨柱有啥想法,结果何雨柱就会那几句老掉牙的话,翻来覆去地说。
贾家那边,贾张氏也都安排妥当了,等明天她就回趟老家,秦淮茹也跟着回去瞅瞅是啥情况。
次日,何雨柱来到食堂,李怀德立也紧跟着过来了,给大伙开了个会。
会议内容挺简单,从今儿起,厂里炼钢的那帮子人得开足马力炼钢啦,咱食堂的人当然也不能闲着,得把工人们的吃喝问题给解决了。
会一结束,赵海杰就长舒了一口气:“嘿哟,接下来可有得忙咯!”
何雨柱笑着说:“忙就忙呗,我看这样子,不是在厂子里忙,就是要在街道忙。”
赵海杰听后若有所思,昨天院子里开会了,听何雨柱这意思,估计在家的也要忙活起来了。
与此同时,贾张氏风风火火地回到了老家。村长一瞅见贾张氏回来,那叫一个开心哟,心说要是贾张氏再不回来,他可就要亲自去城里寻她了。这不,回来了正好!
村长逮住贾张氏就是一通念叨,啥人民公社的好处啊,那是说得头头是道。当贾张氏听到说是大家一块儿吃饭、一块儿劳作时,心里就有点儿不乐意了。
赶巧碰上吃午饭,村长就热情地把她给留下了。贾张氏一瞧见那一大锅香喷喷的红烧肉,脚都挪不动啦!
这可是她最近吃得最饱的一顿饭,尤其是那红烧肉,简直香得不行,她都快一个月没尝过肉味了,可把她给馋坏了。她当下就决定要留下来,参加公社。
跟她一样决定留在村里的,还有秦淮茹和棒梗。不为别的,就冲着这伙食,那可真是太好了!
就这样,贾张氏和秦淮茹兴高采烈地回来了,跟贾东旭一说,贾东旭也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直感叹自家这是走了大运啊!
贾东旭的一句好运,倒是让贾张氏心里犯起了嘀咕,难不成程师傅做法还真起作用了?同时她心里也暗暗祈祷,希望程师傅能原谅自己拆他家的门。
第二天,贾张氏也顾不得在院子里跟大伙儿显摆了,收拾好东西,麻溜儿地就回了老家。她心里可急了,生怕晚了赶不上中午饭。
跟她一样匆匆忙忙的还有秦淮茹,这可把大家给弄迷糊了,贾张氏可不是会吃亏的人呐,八成是村里有啥好政策了。
有些脑子灵光的就想起了人民公社,这可是在村里搞的,这么一打听,果然就打听出来了。再听说村里吃大锅饭,又是鸡又是肉的,大家听得那是一个劲地咽口水啊!
同时也都感叹,贾张氏这运气也太好了,竟然能碰到这么好的事!
二大妈瞅着徐春妮,无奈地叹了口气,要知道徐春妮以前可是村里户口呢,要是她没换户口,说不定这会儿也能回村里吃香的喝辣的啦。
徐春妮却没啥特别的感觉,毕竟现在的生活可比在村里好多了。而且呢,户口在城里,以后自家孩子就能在城里上学了。
这城里的老师和村里的可大不一样,瞧瞧王建君、王文林他们那副模样,徐春妮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太对啦!
等贾梗到了上学的年纪,贾家可有得头疼了,想占国家的便宜哪有那么容易哦。
果然不出徐春妮所料,贾张氏吃完午饭就开始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