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朱权传召信任的大臣,姚广孝、蔡巍、王艮、杨士奇、解缙、卓敬、方孝孺等人,分坐两列,气氛显得十分轻松。
朱权命人上了酒肉,与众人共饮。
酒过三巡,朱权才说出自己的计划,欲要亲自前往江南一趟,推行士绅一体纳粮,同时为大明筹措钱粮,支撑大明接下来的发展。
不出所料,引来了反对。
卓敬率先表达不满。
“陛下,您千金之躯,岂能以身犯险?况且您登基不过半年,就急匆匆的要出宫,这让臣子们会怎么认为?会认为您贪图享乐,不务正业!”
朱权看了一眼卓敬,傲然开口道:“若不是你,本王何至于前往江南?都是因为没钱闹的,朕就不明白了,偌大个国家,咋就连点钱财都凑不出来呢?”
“你这个户部尚书,大明的钱袋子,也不知道是怎么管事的,大明每年的税赋那么多,到底去什么地方了?”
卓敬愣了愣,被说的脸色羞红。
“怎么?你还不服气吗?不是我说你,卓敬,汉之萧何、诸葛亮,宋之范仲淹,人家是怎么管理国家的?皇帝怎么有花不完的钱财?”
“可到了你这里,朕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吗?”
卓敬惭愧的低下了头,越想越气,刚想请辞,不料蔡巍先行一步开口。
蔡巍乃是之前的大宁长史,约有七十岁,看起来已经十分衰老了,需要两个人搀扶,才能正常走路。
“殿……陛下啊,老臣已经无力处理政事,请求退隐林泉……”
蔡巍话还没有说完,朱权急忙站了起来,一把抓住蔡巍的手,感慨道:“蔡大人啊,朕知道,您为大明操劳多年,早已功勋卓着。但朕……朕实在舍不得你啊!”
朱权情深意切,眼中闪过一丝黯然。
一旁的卓敬愣了愣。
这画面好熟悉啊!
蔡巍头颅微微低垂,叹道:“臣年迈体衰,恐难再为陛下分忧。若执意留任,只会误国误民。”
朱权摇摇头,感慨道:“蔡巍啊,你还记得朕第一次见你时的情形吗?”
蔡巍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臣记得,当初您去了大宁卫担任藩王,与臣政见不同,愤怒的在柱子上刻了六个字,“必杀蔡巍此僚。””
“咳咳,都是往事了,不值一提。”
朱权连忙摆手,说道:“这些年,是你始终如一,与朕并肩作战。朕常说,你与朕,义虽君臣,情同朋友,你怎能弃朕而去?”
卓敬瞪得眼睛更大了。
前几日,陛下是不是也这样劝自己的?
不料蔡巍很固执,执意说道:“殿下啊,您不必再劝了,臣心意已决。”
朱权长叹一声:“好,若是如此,朕也就不勉强了。”
卓敬一愣,蔡巍真的可以卸下重任了吗?
蔡巍也懵了,浑身忍不住颤抖起来,他当即就准备离开。
朱权却忽然说道:“今后啊,朕打算重新建造大宁卫,大宁卫乃龙兴之地,朕都想要了,准备从大明各地召集百万民壮,到大宁卫修建皇宫……朕决定效仿秦始皇,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皇宫!”
“另外,还有朝鲜、东夷、吕宋等小国,朕欲要发百万兵力讨之,要将大明的疆土扩张到无以伦比,蔡卿以为如何啊?”
蔡巍听得目瞪口呆,随即叫嚷道:“陛下欲要让大明灭亡吗?您难道想成为隋炀帝,让大明如同隋朝一般,二世而亡吗?”
“蔡卿放心,朕绝不会犯隋炀帝的错误!”
朱权自信满满,还未等蔡巍松口气,他再次说道:“明日,朕便派士卒灭杀大明境内的狐狸,然后禁止百姓打渔,凡是出土的甲片一律焚烧……”
蔡巍听得是浑身颤抖,这他么是个暴君啊!
“殿下啊,大明经不起您折腾啊……如今大明的国力蒸蒸日上,您应当再等二十年,不,等三十年后,您再施展抱负。”
朱权眨眨眼,不满的说道:“你不是致仕了吗?还有资格管朕干什么吗?”
蔡巍有些暴躁,不想理睬朱权,刚走出几步,又忍不住停了下来,大声辩解道:“此举,必将导致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困顿!”
“这也用不着你来管。”
蔡巍神情十分迟疑,咬咬牙道:“陛下既然要去江南,朝堂必然要有人处理奏章,老臣尚且无法离开,暂时留下来辅佐陛下吧。”
闻言,朱权咧嘴笑了起来。
姚广孝也在一旁偷乐,又忍不住说道:“殿下,这一次前往江南,要不让臣也随行吧。臣早年曾在江南求学,也算有些了解。”
“不必了,道衍啊,你留在朝堂吧,朕更放心一些。”
杨士奇跃跃欲试,急忙道:“那臣跟着一起去?”
朱权有些迟疑,说道:“不妥,朕这次不带侍卫,也不穿龙袍,就扮成一个普通商人。朕想看看这江南百姓们过得是怎样的日子。”
“陛下,这是不是太危险了?微服私访虽说是体察民情,但万一遇到歹人……”
朱权摇头道:“朕知道你们担心,不过并无大碍。江南好歹学风鼎盛,应该遇不到杀人越货的强盗。”
杨士奇微眯着眼眸,提议道:“陛下,既然您不愿大张旗鼓的前往江南,那就更应该派个两江总督,前往江南督查厘清田亩一事了。”
朱权顿时明白了过来。
皇帝的一举一动,算是被百官严密监视着。
倘若皇帝不见了踪迹,那江南士绅必然警觉。
就算朱权微服私访,恐怕也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到时候士绅们全都配合朱权演戏,那最终还是什么都查不出来。
“你觉得谁担任总督最合适?”
杨士奇看向方孝孺,说道:“方大人德行仁义,在仕林中早有美名,若是担任总督,更能被江南士绅接受……”
朱权听明白了。
也就是说,方孝孺做事迂腐,容易糊弄,江南士绅最喜欢这种总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