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了几天,赵榛深知难以阻却靖康之变。便换了主意,定下了先设法离开汴京,再徐徐图之的计划。
接下来这些天,他四下筹措银两,收集仪器典籍,网罗人才,准备撤离汴京。又怕为朝廷知晓,节外生枝。所以,一切都在秘密地进行。
今晚刺杀郭京,原本是封笔之作。
过了今晚,他将停止逃离的准备工作,只管寻找时机即刻离开汴京。
原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未曾想,这郭京竟然在衙署中公然狎妓。刺杀时,恰逢郭京起夜,留了那妓女一人在床上。赵榛与随从昏暗中摸进他屋中,乱剑刺杀一通。待听到惨呼声异样,感觉不对。已然迟了。郭京自门外正好躲过这一劫。哪里会放过他们?立时高呼有刺客,三人只得仓皇奔逃。
一击不中,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不过,就算三人刺杀成功,赵榛也不敢轻易地断言可以固守住汴京。更不敢以身犯险,留在这史书中必然陷落的汴京。
赵榛托着腮,强忍着倦意。不过,最终还是没能抵抗住瞌睡的力量。在一番胡思乱想中,趴在书案上沉沉睡去。
……
等醒来时,天已经亮了。
太监侍女想来在他熟睡时,伺候他躺倒在床榻上。
躺在床榻上,盖着锦被,浑身暖烘烘的。惬意得很。醒来时,赵榛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昨夜沮丧之气,一散而空。
走到殿前,殿门大开。
昨夜随行的董策、朱大泰正候在门内。二人是王府的侍卫统领,见到赵榛,急忙抱拳行礼。
赵榛点了点头,拍了拍二人的肩头。轻声道:“昨夜有劳二位统领。”
董策机灵,急忙道:“小人办事不力,有负王爷重托,请王爷责罚!”
朱大泰驽钝一些,听董策告罪之后,跟着慢吞吞地说道:“请王爷责罚。”
赵榛摆了摆手:“哪有责罚的道理。你我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这事要怪当怪我心血来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当时,赵榛以千金之躯亲自执行刺杀任务,众人自然极力阻止。赵榛不得已显露了在那个时代练就的身手。验证之后,朱大泰见到赵榛攀檐走壁功夫如此了得,叹道:“王爷如此深藏不露,这身手我自愧不如。”又加上赵榛亲自刺杀的意志极为坚决,众人才同意。又决定由董策、朱大泰二人随同保护。
三人配合颇为默契。若非身份的差距,只怕三人已经斩鸡头烧黄纸,结为异性兄弟。
赵峥正想与二人讨论昨夜的细节,小太监来禀:“刘教授众人正候着王爷。”
赵榛急忙招手:“快请诸位教授。”
不一会,小太监引了一众人急匆匆地赶来。正是王府教授刘心隐、叶复、秦栯、吴达、李中这几人。
为首的刘心隐身材极为高大。一见到赵榛,领着其他几人俯身鞠躬。这些人都是王府的随从教习。赵榛穿越之后,首先拉拢的自然是身边人。这几人对赵榛言听计从,自然获得了赵榛的信任。便安排这几人帮助自己实施计划。
赵榛等他们施礼之后,没有说话。一挥手,让众人随自己进了偏殿暖阁。
刚一落座,赵榛便道:“事情紧急,我们直奔主题,诸位事情办得如何?”
刘心隐是王府教习首座。拱手道:“王爷,幸不辱使命!您手书的这些人多应承了。”
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一个册子,递给赵榛。
赵榛接过册子,翻开一看。正是自己准备撤离的人员名单。
赵榛既然决定撤离汴京,便想着将城中一些有用的人员一并带走。主要是六部六监这些经办实事的官署人员。同时,为了保密起见,人员级别也不甚高。以免走漏了风声,引起慌乱与争端。一部分是位卑言轻的官吏,一部分是匠人。不过,俱是衙署中实际做事的人。
连翻了几页,看到名字后面打了个勾,显然这些人愿意离开汴京。
赵榛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汴京城有用之人不能尽落到金寇的手中。”
刘心隐又道:“其他的都还顺利。只是还有几人尚有些犹豫,没有准信。”
赵榛翻到册子最后一页。见到十几个人的名单,后面一片空白,没有标记。仔细一看,是梅执礼、陈知质、程振、安扶等人名字。这些人都是靖康事变后,颇有些气节的人。后死于金兵之手。
赵榛本有心劝他们一并撤离。见没有着落,叹道:“尽人事听天命吧。这等事,可一不可二。一旦为朝廷知晓,前功尽弃不说,只怕更会影响我们的计划。到时,想走也走不了。”
刘心隐深以为然:“王爷所言极是。不过,我们在劝导时言语极为隐晦,想来不会引起什么误会。”此时的他,对这个十几岁的小王爷早已刮目相看。纵观这一月来赵榛所作所为,令他佩服有加。丝毫不因赵榛年小而生轻慢之心。
“如此便好!既然有些事非我们人力所可为,就要想法先保护好自己。保存实力,离开汴京是头等大事”,赵榛想了想,还是把心事又强调了一遍。
众人皆以为善。
其他几个教授把收集典籍仪器的事,也禀报过来。赵榛一一询问了解清楚。
正商谈间,小太监又进屋禀报。却是宫中中使承旨而来,诏平阳郡王立即进宫,面见皇帝陛下。
赵榛一愣。旋即,心中释然。估计是前几日上奏的奏章,递到了官家案头。不过,宫中动作如此迅速,大大超出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