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回赶紧领旨。他素与秦桧交好,谏言既得赵桓首肯,便想替秦桧仗义几句。
“陛下,于今时而言,臣觉得金国要求和议实属无稽之谈。无论他金虏真和议假和议,三镇之地,或已被金人陷落,或正被金虏重兵包围,犹如羊入虎口,几成定局。金虏假惺惺过来商谈和议,不过是为了窥探我朝之决心。如若一再忍让,臣担心秦中丞所言或许成真,金虏今既得三镇,明日必生觊觎整个河东河北之心。陛下莫非忘了,当初辽国得了幽云十六州之后,又垂涎河北,辽太宗耶律德光不惜举全国之力南下,若非兵败,只怕河北之地早已为辽人窃据所有。金虏与辽人都属东胡野种,秉性无差,畏威不畏德。我朝若无军功,与之谈和议,岂不是与虎谋皮?”
李回作为领兵大帅,说的话似乎比庙堂之上的文臣更有分量。
赵桓听他这么一说,默然不语。又听到登闻鼓声,双手忍不住挞着龙椅扶手,来回游移。
耿南仲急道:“陛下,不要为太学生所误。若要和谈,当速速决定。过了今日,粘罕大军必定东来,到时可就再无议谈的空间。”冯澥、王云一众人也跟着上言催促。
赵桓像被两股飓风吹在当中。左边的风劲,他便倒向左边;右边的风劲,他又倒向右边。一颗心左右摇摆,纠结极了。
眼见朝中各方争论不休,首辅陈过庭却一言不发,好似与他无关。
场面僵持不下。
忽有一人启奏道:“陛下,既然冯大人、耿大人、王大人与孙大人、何大人、李大人、秦大人的意见不合,陛下不如将是否和谈交百官公论。但以公论结果为准。”
却是张邦昌见赵桓左右两难,心中生出一计,要为君上解难。
赵桓听他这么一说,好像听到了锦囊妙计,急忙问他如何商议公论。
原来是让今天在殿的大臣各抒己见,但凡同意和谈、割让三镇之地的,站左手边,不同意和谈的站右手边。哪边人数多,便照哪边的意见决定,官家直管令人点清人数即可。当然,张邦昌倒未忘记补上一句,最终自有官家独断。
幸得赵榛不在殿内。否则面对此等投票决定是否投降的荒唐之事,八成要被气掉大牙。赵桓如获至宝,想也不想便点头认可。
秦桧看了看殿中大臣,本想出言制止。奈何耿南仲听了之后,早已按耐不住,率先迈开步子领着众大臣分列两队。殿上大臣们来回穿梭,把秦桧挤在当中根本无暇出言。没奈何之下,秦桧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意,挤过人流,站在右手边。
等两边队伍站好,赵桓让随侍邵成章清点人数。今天入殿大臣共计一百零六人,站在左手边大臣七十人,右手边只有三十六人。殿上两边人数一目了然,各大臣主张自是一清二楚。
邵成章唱名之后,耿南仲大喜过望。
秦桧见殿中情景,知道今日之势已去,心痛万分,口不择言:“陛下,朝中大臣各怀心事。可我大宋,众人都可谈和议,唯独陛下不可啊!陛下这点道理不懂?”
此时的秦桧尚未向金人变节,这一番话却是他痛心疾首之下的肺腑之言。
这话好像冲天炮一样,震动全场。
左边站着的七十位大臣听到他如此出言不逊,顿时急了,无不怒目圆睁。这秦桧不识时务也就算了,此时要干什么?他想把自己营造成孤臣直臣的形象,那自己又算什么?奸臣佞臣?
想到这,七十个大臣群情激奋。不待耿南仲挑拨,七十人立即站在一条战线上,七十个鼻孔串通在一起,好似一个鼻孔出气。把心头的怒意一起发泄在秦桧身上。
唾沫星子喷在秦桧脸上。秦桧一贯有洁癖,对他人之物避之不及。此时却丝毫不躲闪。唾沫把他整张脸喷湿了。他惨然一笑,闭着眼,用手在脸上一抹,任凭唾沫星子里的臭味冲入他的鼻中。如落汤鸡一般,站在大殿当中始终一动不动。
赵桓立在大殿上,心中有了主张,又坐回龙椅上,对着秦桧好言道:“秦中丞公心为国,朕深感欣慰。不过祖宗有言,我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国家大事不能竟由朕一人专断。如今众大臣多心属和谈,朕虽为官家,也要顾及大臣之念。金使既是来和谈的,我朝不应主动杜绝和议之路。朕意已定,当务之急便先和谈,其他事放放再说。”
此言一出,耿南仲立时高呼万岁,领着众大臣躬身承旨。
唯独秦桧好像傻了一样,依旧立在殿上。李回在他身旁,急忙拉着他弯下腰来。
殿内万岁声不断。赵桓等诸人站立好后,正式宣旨道:“便由耿卿回复金使,我朝为显和谈诚意,左副元帅之议皆可商谈。”
耿南仲领旨。
此时,殿外又响起登闻鼓声。赵桓心中大事既定,听起来倒不像刚才那般觉得刺耳,只有些不耐烦地对殿下的王宗濋道:“王宗濋,你这就派人出宫好生与这些太学生说。国家大事,朝堂已有公论,莫要在此一味纠缠。如若不听,就地驱散吧。”
王宗濋赶紧上前领命而去。
朝上这么一搅合,都将陈东置之脑后。赵桓又回首看了看殿下,见再无人提起陈东,自觉日后的用人大计无碍了,心头又轻松不少,这才提起孙傅的进言:“孙卿方才启奏要朕下诏檄告天下兵民入京勤王,此事前次朝会已有定论,勿用朕再多言。不准!至于孙卿奏在保甲民壮中募兵,则甲壮都在城中,若要征募随时可以征募,亦不急在一时。不准!”却是将孙傅的谏言统统拒之门外。
孙傅无可奈何,只能领旨从命。
赵桓又看了看殿下,忽然发现队伍后面站着一银发白须、仙风道骨之人,正是成忠郎郭京。他却站在左手边队伍中。
赵桓有些吃惊道:“成忠郎,你既可召唤火神下凡,又能驱使六甲神兵,为何也站在和谈此列?不要与金贼一绝高下吗?”
郭京极其大方地奏道:“陛下,臣可使唤天兵天将不假。不过臣奉玉皇大帝钧旨,却是助陛下保守汴京城。一旦出了城,则法力尽失。故臣不敢轻言兵衅,自是能和谈最好。”他张口就来,胡诌一通。
赵桓脸色复杂地看了看他,心中叹了一口气,终于点了点头道:“要是成忠郎的六甲神兵能替朕出师北伐,则气象又不一样。罢了,既是玉皇大帝有旨,成忠郎且要尽心尽力,全力助我汴京守御,不得有失!”
郭京自是豪迈地应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