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满月,杜月清就发现了王和坤有歪心了。
后来几经查询了解到,那女人是王和坤的高中同学兼初恋,因为王和坤早早辍学,两人也早早分开,最后两人各奔东西。
后来王和坤和月清结婚后,又遇见了刚离婚的初恋,两人刚开始见面时还守礼。
后来杜月清有了身孕,王和坤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时候,而且才新婚不久,尝过那滋味儿,就跟老婆分房睡。
还没好好和老婆培养感情呢,又刚好和初恋相遇,在另一方的有心算计之下,他们经常见面着。
两人一来二去的回忆起以前的美好,这互相碰撞着,不就擦出了别样的火花了嘛。
于是,杜月清结婚一年后生了个大胖小子,两家人都还没得得及高兴呢。
小两口又闹起了离婚,可没多久就又离婚了。
王家父母还劝月清为了孩子原谅王和坤一次,不为别的,就为了孩子。
可惜杜月清不是那能忍气吞声的,杜家父母也不能自己女儿受气。
于是,两家闹得厉害,主要是王家父母闹,他们不舍得儿子分那么多钱给月清。
可惜他们儿子还有些良心,觉得愧对杜家,在离婚时也让了很多。
这结婚快,离婚也快,因为让王和坤是过错方,所以杜月清分到的财产也不少。
就连刚满月的儿子,杜月清也成功争取到了抚养权。
因为儿子的缘故,王和坤在杜月清分到的财产里,又多给了两成,还说是给儿子的补偿。
王和坤还拍着胸脯保证,以后儿子的抚养费、上学的费用。
还有以后儿子结婚的彩礼、房子,他全包了,绝对不会让杜月清有一点负担。
杜家当然不会拒绝王和坤的补偿啦,杜爸爸和杜妈妈虽然是上世纪的老师,但一点也不古板。
该是外孙的,杜爸爸这个外公可不会假清高不让拿。
杜月清离婚那会,还是九十年代年,那时候虽然有婚前财产的法律规定,可大家心里根本没有婚前财产这个概念。
准确来说,就是对婚前财产的界定和处理,在法律上还不够明确和清晰。
夫妻离婚大多都是按照一些老传统,或者双方家长商量好,再找个律师写个协议去公证什么的。
要不就按司法实践中的经验来办就行。
………
至于会和赵禾生交往,那也只是杜月清的一时冲动。
本来杜月清是想和赵禾生好好处,然后顺理成章地结婚。
可这两三个月接触下来,杜月清发现她和赵禾生不太搭。
家庭条件和个人条件都不是啥大问题,关键是他俩三观不合,杜月清生活上有点小资,喜欢追求生活品质。
而赵禾生,是个实在人,简单说就是有点小气。
杜月清还发现,赵禾生特别听他妈的话,跟杜月清聊天的时候,偶尔还会冒出他妈说的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杜月清一开始觉得一个人孝顺挺好的,毕竟她自己也是个很孝顺的人,也很听爸爸的话。
可后来她越听越觉得别扭,因为赵禾生越来越喜欢在她面前提他妈。
老是强调他父母的辛苦,杜月清知道他父母不容易,也能理解他的做法。
但一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她就烦了,产生了抵触情绪。
杜月清也是个爱父母的孩子,所以她没法反驳赵禾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可她又不是被赵家父母宠着的人,没有赵禾生的感同身受,还特别反感他在她面前提他家这些事。
每次约会听到这些话,她都不好意思让赵禾生付钱,每次他们都是各用各的。
杜月清总觉得自己不配花他的钱,不然会有负罪感。
以前杜月清自认不是那小气的人,可渐渐的也察觉了赵禾生的不对劲。
他说的那意思~是要他俩结婚后,让她去替他孝顺他父母,然后让她妈享福?是吧?
怎么滴?她杜月清不嫁进他赵家,他妈就享不了福是吧?
简直无语,她在自己家都是小公主般的存在,会去别人家伺候别人?
……
这次杜月清会和赵禾生出来,也是赵禾生以前唠叨着想买一辆自行车,想着让作为女朋友的杜月清给他挑选。
最后挑来挑去,选了个最便宜的。
原本赵禾生还想带着杜月清出去兜风呢,结果杜月清一口回绝,随便找了个由头,说是家里有事儿,就打道回家了。
这边杜月清刚和赵禾生分开,就迫不及待地回家。
她心里暗暗嘀咕,这男朋友交得可真不划算,心累身更累,好不容易放个假。
还得陪他挑什么自行车,这事比上班都累人。
一进家门,就瞅见杜爸爸在沙发上戴着老花镜看报纸,杜妈妈则在厨房里忙前忙后。
杜妈妈退休之后,就全权负责起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顺道帮女儿带带孩子。
杜家人丁简单,开销也不大,两个大人都有正经工作,一个人有退休工资,所以就算请个保姆也没啥压力。
可杜妈妈不喜欢家里多个外人,她觉得,家里就是他们家人的私人空间。
要是外人进来了,他们一家子人都会和人家处得不自在,也没有什么隐私。
索性她就担起了一家人的日常工作,当然,在丈夫和女儿忙碌时,她可以照顾女儿和丈夫。
不过呢,他们一有空,还是会给杜妈妈打打下手。
杜月清的儿子打小就是杜妈妈带大的,所以跟外婆很亲,这会儿正一摇一摆地跟在外婆屁股后头瞎转悠呢。
看见杜月清回来了,他都没啥反应,杜妈妈一看,赶忙递了杯水给外孙,提醒他。
“昭昭,妈妈刚回来,肯定口渴啦,快去给你妈妈端杯水去。”说完把水杯塞给他,还催了两句。
王安昭听到外婆的话,瞅瞅妈妈,又瞅瞅外婆。
见外婆点头,他那小身子就摇摇晃晃地端着玻璃杯给妈妈送过去。
杜月清一看,就跟妈妈埋怨,“妈妈,昭昭还小呢,哪能端得动水杯啊,别到时候摔了被碎玻璃割到手了。”
杜妈妈可不认同女儿的话,反驳道:“哪里小了?昭昭都快三岁了,男孩子嘛,就得从小教。”
杜月清见安昭已经到了跟前,接过儿子手里的水杯,说:“谢谢儿子,真乖。”顺手还捏了捏他那圆嘟嘟的小脸。
月清浅浅抿了一口,随手就把杯子放在旁边的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