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皓清带着一身室外的气息回到了清水楼,宁阳早已在楼内等候,见他进来,立刻像只欢快的小鹿迎了上去,脸上带着好奇的神色,开口问道:“怎么了这是?瞧你这一趟出去,接二连三的有老鹰送信,到底是谁又给你送信啊?”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对未知的探寻。
孟皓清走到椅子旁,缓缓坐下,神色稍显凝重,沉吟片刻后说道:“看样子,多半就是太子殿下和父亲送来的。”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揣测,也有一丝对即将面对事务的思索。
宁阳一听,立刻转身拿起桌上的糕点盘,从中挑出一块精致的糕点,递到孟皓清嘴边,娇嗔道:“先吃口糕点,再慢慢看信。”孟皓清无奈地笑了笑,张嘴接过宁阳的投喂,一边咀嚼着,一边伸手拆开竹筒。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封信,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益合,多日不见,为父十分想念。此次为父遇到棘手的问题,实在需要你的建议。你也知道,陛下需要药引急切,可万妖岭的奇异花提炼汁液一事,屡试失败,我想尽了办法,却依旧毫无头绪。你向来聪慧过人,思维敏捷,不知有何方法可解这燃眉之急?”孟皓清读完,眉头微微皱起,将这封信轻轻放在桌子上,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后,他伸手拿起另一封信,信封上写着“益合亲启”。他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上面的内容让他的神情愈发专注:“益合吾弟,许久未见,兄如今深陷困境。本以为此次南征,有你在侧担任军师,定能如虎添翼。可无奈弟你恐有要事缠身,在朝堂上婉拒此事。如今,兄只能以书信方式向你求助。攻打云国一事,如今已止步不前。风环边界与云国的局势,弟心中有数,只是实在难以突破。如果水路一战,我方战船装备及水兵实力皆不敌对方,所以将必败无疑;可陆地之战,地形复杂,敌方防御严密,于我方也实属不利。眼下万妖岭又未破,无法借此上岛进攻云国。弟,望你能深思熟虑,给出一个权宜之计,助兄摆脱困境,解这燃眉之急。”孟皓清看完信,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与谋划 。
孟皓清仔细端详着手中太子的信件,眼中满是感动与思索。这封信中,太子全然没有以君臣之礼相称,而是一口一个“弟”,言语间满是关切与信任,亲昵的称呼仿佛他们并非朝堂上的君臣,而是血浓于水的兄弟。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孟皓清心中泛起层层暖意,他深知,太子对他的倚重,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君臣关系,这份情谊,他定当不负。
孟皓清轻轻放下信件,长舒了一口气,那气息中夹杂着对这份信任的珍视,也有对当前复杂局势的感慨。而一旁的宁阳,正拄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的爱人。她的眼神中满是爱意,看着孟皓清那认真思考的模样,她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扬起幸福的笑容,心中被满足感填得满满当当。在她眼中,无论何时,孟皓清都是那般沉稳可靠,她坚信,只要有孟皓清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孟皓清的思绪飞速运转,在心中默默盘算着。这两封信中提及的问题,于他而言,倒并非毫无头绪。榨取奇异花汁液一事,他曾有幸见过舒玉婉操作,虽未亲身实践,但过程和要点也算是铭记于心,多少知道些方法。至于攻打云国的困境,他也并非毫无办法,凭借着自己多年积累的军事知识和谋略经验,脑海中已经隐隐有了一些破局的思路。然而,他心里清楚,若想让计划严谨周密,切实可行,恐怕还需要亲自奔赴风环,实地勘察地形,了解双方兵力部署和战场形势,才能制定出最为完善的策略。
可是,现实的困境却让他有些力不从心。三日后,他便要启程前往花都,参加谦儒学院的进修。此次前往花都,关乎他的学业和未来发展,也是贞启帝的旨意,他无法推脱。一边是兄弟的信任与期待,一边是皇命在身,他实在分身乏术。权衡再三,他决定只能把信件写得尽可能详细,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毫无保留地告知父亲和太子,希望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孟皓清缓缓起身,手中紧紧握着太子的信件,像是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开始缓慢地踱步,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在丈量着解决问题的距离。他的眼神坚定而专注,时而微微皱眉,时而又轻轻点头,显然还在不断完善着心中的计划。路过坐在椅子上的宁阳时,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她的头,动作轻柔而宠溺,仿佛在向她传递着力量,也像是在寻求一份慰藉。随后,他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一楼的书房,准备静下心来,挥笔写下那些承载着希望与谋略的信件 。
风环之地,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连空气都被这紧张的局势所凝滞。孟司温静静地坐在炼炉旁,周遭是熊熊燃烧的火焰,可他的眼神却空洞而黯淡,对眼前的炉子已然没了丝毫期待。炉中的火光摇曳,映照着他那满是疲惫与沧桑的面庞,皱纹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愈发深刻。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心扑在提炼奇异花汁液上,投入了无数的心血和精力。然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的信心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此刻,他的目光呆滞地落在炉子上,思绪却早已飘远。他深知,自己已经陷入了绝境,凭借一己之力,恐怕很难突破眼前的困境。
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他唯一的希望,便是远方儿子孟皓清的来信。他心中暗自思忖,皓清向来聪慧过人,思维敏捷,总能在困境中找到破局之法。或许,他能从儿子那里得到宝贵的建议,寻得一线生机,让这停滞不前的局面出现转机,也好向陛下交代。想到这里,孟司温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遥不可及的希望。
与此同时,太子的大营里同样弥漫着沉闷的气息。营帐内,烛光摇曳,太子正坐在帅案前,双手拄着下巴,直愣愣地盯着案子上那张牛皮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和线条,记录着双方的兵力部署、地形地势以及战略要冲。然而,此刻的太子,思绪早已飘走,眼前的地图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片模糊的影像。
在这艰难的时刻,太子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孟皓清身上。他深知孟皓清的智谋和才能,在他心中,孟皓清就如同那黑暗中的明灯,总能在关键时刻照亮前行的道路。他静静地等待着孟皓清的信件,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在煎熬。他多么希望,下一刻,营帐外便能传来信使的脚步声,带来孟皓清的回信,为他指明方向,带领他们走出这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