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女见韩世忠脸上露出吃惊神色,不禁嘴角微翘,流露出一丝得意。
随后,仇琼英似是想到什么,赶忙说道:“韩将军,这铁鹞子骑兵,乃是明珠娘娘得知我和三娘将要随军出征,为保我俩安全,才交由我俩统领的,韩将军可莫要夺人所爱啊!”
韩世忠听了,哑然一笑,他没想到眼前这女子竟能看穿自己心中所想。
他确实打算将这铁鹞子骑兵纳入自己统辖,毕竟在他看来,把如此精锐的骑兵交给这两个女子,实在是一种浪费。
韩世忠原本的计划是让仇琼英和扈三娘在后方负责押解粮草,可如今两人麾下有了铁鹞子骑兵,自己的战略也不得不做出改变,否则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等精锐力量。
听到仇琼英所言,韩世忠强压下心中不舍,开口说道:“放心吧,既然这铁鹞子骑兵是明珠娘娘交予你俩护身所用,本帅定不会夺人所好。不过西夏铁鹞子尽是骄兵悍将,且极为崇尚武力,你俩身为女子,想要统领这支军队,恐怕颇为不易。”
仇琼英和扈三娘听到韩世忠这番话,脸上满是不服气。刚欲反驳,韩世忠却摆了摆手,接着说道:“本帅知晓二位武艺高强。然而,除非你们的武艺能与武松、卢俊义、史文恭、杜壆等几位将军这般绝世高手比肩,否则,哪怕是当世一流好手,只需百八十人的铁鹞子骑兵,便可将其斩于马下。”
两女听闻韩世忠所言,脸上这才收起了傲意。
韩世忠所提及的这几人,在整个大明帝国中,除了皇帝陛下之外,几乎难逢敌手。虽说两女自认武艺不俗,但与这几人相比,那就差得远了。
见两女脸上浮现严肃之色,韩世忠微微颔首,继续说道:“不过,即便你俩难以镇住这群骄兵悍将,但只要你们提起陛下的名号,我想,在这大明帝国境内,任何一支军队都会服从指令。”
仇琼英和扈三娘听闻韩世忠让她们提起陛下的名号,两人先是一愣,脸上随即微微泛起红晕。
看来眼前这位将领,已然洞悉她们与武植之间的关系。
她们显然小瞧了韩世忠。韩世忠身为历史上南宋赫赫有名的 “中兴四将” 之一,不只是武力超群,智谋更是极为出众。
只从李明珠把五千铁鹞子骑兵交予她们统领这件事,他便能从其中的蛛丝马迹推测出个大概。
仇琼英与扈三娘两女走出军营后,迅速将五千铁鹞子骑兵集结完毕。
韩世忠见此,当即下令已整修妥当的镇西军开拔。
五万镇西军与五千铁鹞子骑兵踏出兴庆府,朝着青海路方向进发。
另一边,青海路首府青塘城内,安抚使李珙收到了韩世忠派人送来的信件。
当李珙展开信件,看清其中内容时,不禁放声大笑道:“本将等这一天,可真是望眼欲穿呐!”
自担任青海安抚使以来,李珙便率领五万靖边军进驻青海路。其主要职责是防范吐蕃入侵,同时寻找合适时机攻占吐蕃。
但由于一直未接到朝廷明确指令,他虽战意高昂,却不敢轻举妄动。
可此次吐蕃竟然悄无声息地潜入兴庆府,还险些酿成大祸,这让李珙深感颜面无光,内心早已迫不及待要一举攻灭吐蕃。
李珙随即召集靖边军众将领,将武植的旨意传达给众人,命众将整军备战。只待韩世忠率领镇西军抵达,便一同对吐蕃发起进攻。
靖边军众将脸上也露出兴奋之色,纷纷抱拳领命。
半月之后,韩世忠率领大军抵达清塘城。
青塘城城门口,李珙率领一众靖边军将校早已在此等候迎接。
当李珙远远望见韩世忠等人的身影时,脸上绽出欣喜的笑容。
李珙与韩世忠早在十余年前,便一同在京师国子监武院求学。
后来他们被武植从国子监招致麾下,自此一路追随武植南征北战。
如今十多年的光阴过去,二人都已身居高位。此刻再度相见,往昔种种涌上心头,不禁让他们心生万千感慨。
“韩兄!”李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快步朝着韩世忠走去。
韩世忠看到李珙的身影,也立刻翻身下马。
“李兄!”随着一声饱含情谊的呼喊,韩世忠与李珙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
“韩兄,我俩已数年未见,未曾想此次李某还能与韩兄并肩作战。”
韩世忠亦感叹道。“是啊,李兄。自六年前西夏平定,我们从国子监走出的诸多同窗便各自奔赴四方。此次若不是吐蕃惹得陛下龙颜大怒,恐怕还难有相聚之机呢。”
听到韩世忠提及陛下因吐蕃之事发怒,李珙脸色微微一窘。毕竟吐蕃人潜入兴庆府,身为青海路安抚使的他,实难辞其咎。
韩世忠见李珙面露窘色,不禁朗声笑道:“放心吧,陛下并未责怪李兄,否则也不会任命李兄为大军副帅了。”
李珙点头称是:“李某自然明白。只是因李某疏忽,险些令两位娘娘身陷险境,此次李某定要一雪前耻,为陛下将这吐蕃纳入我大明版图!”
随后,二人一路交谈,步入清塘城。待大军安营扎寨完毕,韩世忠便召集镇西军与靖边军的将领,在清塘城府衙召开了针对吐蕃的作战会议。
大堂之内,李珙早令麾下将领制作好了吐蕃地区的作战沙盘。此刻,一众将领纷纷围聚于沙盘之前。
望着沙盘上吐蕃广袤的地域,韩世忠神色凝重,沉声说道:“诸位,虽说吐蕃国兵马数量不算多,然其地域辽阔。我等大军攻入吐蕃之后,后勤补给至关重要。故而,我大军至少需留出两万人马,组成粮草运输队,方可确保后勤补给无虞。”
听到韩世忠所言,一众将领纷纷点头。这吐蕃,其军事力量尚不及原西夏国的三分之一,然地域却是西夏国的五倍之广。
此次兵发吐蕃,旨在将这片广袤区域纳入大明版图,故而补给线极为漫长。
但众将皆渴望领兵与吐蕃作战,建立功勋,都不愿担任那负责护送粮草的运粮官。是以,听到韩世忠的话语,众人虽点头认同,却无人自告奋勇担此重任。
韩世忠见众将皆默不作声,只得直言道:“尔等之中,可有愿意担当这运粮官者?诸位放心,这运粮官一职责任重大,所立功勋并不亚于前线领兵作战。待战争结束,本帅定会如实向朝廷禀明。”
见众将依旧无人应答,韩世忠面色渐沉,正欲强行点将。
就在这时,扈三娘突然出声:“韩将军,末将愿担此重任!”
一旁的仇琼英听到扈三娘这话,脸色瞬间大变,急忙向扈三娘使眼色,示意她切莫应下这运粮官之职,可扈三娘却只是对她微微摇头。
坐在帅位上的韩世忠听闻扈三娘自告奋勇愿担任这运粮官,面露喜色。
他本就有意让仇琼英和扈三娘在后方负责押运粮草,不想让她们带兵前往前线涉险,只是因铁鹞子骑兵之事,才改变了想法。
此时,韩世忠又看向了一旁的仇琼英,问道:“不知仇将军,你是否愿意与扈将军一同担此重任?”
仇琼英听闻,连忙摇头道:“韩将军,末将一心想率兵上战场为陛下效力,可不愿待在后方做这运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