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明提到,叶卫东甚至还拒绝了县里为他安排的行政事业编制工作。
叶长征夫妻二人与吴德明的谈话持续了很久,话题从叶卫东的工作安排逐渐延伸到了他的收入情况。
至于请他帮忙带组奔赴全国各地修车,县汽修厂为了激发他的积极性,也答应了他一些条件,其中除了帮他在县城安排了住房以外,他每修好一台车还能能获得10元钱的奖励。
还有,他如果教会三个学徒,还能额外拿到200元。
这让叶长征夫妻感到惊讶,尤其是当他们得知叶卫东上一次只修了9台车,却一次性拿出了2000元来“买断”他们的养育之恩时,心中更是掀起了波澜。
“九台车,2000元……”叶长征低声重复着,眉头紧锁,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这一次,是有两百多台车,那这一次,叶卫东能赚得多少钱呢?
不敢想,真不敢想!
叶长征虽然没有明说,但心里都清楚,叶卫东现在的收入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肖菊英也在一旁若有所思,眼神中透出一丝复杂的情感。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既有欣慰,也有隐隐的不安。
就在这时,吴德明的秘书匆匆走进了办公室。
见有客人在场,秘书便压低声音在吴德明耳边低语了几句。
吴德明听后,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随即问道:
“县汽修厂的人不是知道叶卫东同志已经去了东北吗?”
秘书点了点头,恭敬地回答道:
“书记,我已经问过了,但汽修厂的人说他们也不确定该不该透露卫东同志的行踪,所以特意带人来向您请示。”
吴德明沉吟片刻,随即摆了摆手,说道: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难道他们还会跑到东北去找人不成?”
话刚出口,他似乎又觉得有些不妥,立刻改口道:
“不过,现在卫东同志的任务是尽快修好那些车,不能节外生枝。
这样吧,你直接告诉他们,卫东同志的行踪不能透露。以后,汽修厂也要坚持这个原则,如果有人再想找叶卫东,一律拒绝。”
秘书应声退下,办公室内再次恢复了安静。
叶长征夫妻二人听得云里雾里,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们知道刚才的对话与叶卫东有关,但具体是什么事,却无从得知。肖菊英忍不住开口问道:“吴书记,刚才是有人要找卫东吗?是什么事啊?”
吴德明转过头,笑着解释道:“卫东同志现在可是个大忙人啊。
他翻译出版的那本《百年孤独》火了,全国各地的出版社都争相邀请他帮忙翻译外文资料。
湖南出版社的人特意从星城赶到桃海,想通过县汽修厂联系到卫东同志。
不过,现在卫东同志哪有时间做这些呢?他得抓紧时间完成汽修厂的任务。所以,我就让人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叶长征夫妻这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们没想到,叶卫东不仅在修车技术上出类拔萃,竟然还在翻译领域崭露头角。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心中既骄傲又复杂。
他们知道,叶卫东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叶卫东,而是一个独立自主、能力出众的年轻人。
然而,这次来桃海,叶长征夫妻最终还是没有见到叶卫东本人。
尽管如此,他们觉得这趟行程依然值得。
至少,他们了解到儿子在这边表现得如此优秀,甚至已经成为了众人争相追捧的“香饽饽”。
叶长征还是从吴德明这里要到了叶卫东现在东北的地址,虽然他们并不会去东北再找叶卫东,但是他们想到了可以尝试着给叶卫东写信。
次日,夫妻二人带着满心的震惊和不可思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一路上,叶长征和肖菊英都沉默不语,各自想着心事。
他们知道,叶卫东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被他们掌控的孩子。
他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收入,甚至有了自己的名声。
而他们,作为父母,却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想到这里,夫妻二人的心中就很不是滋味,充满了愧疚和悔恨。
回到京城后,叶长征夫妻开始为与叶卫东修复关系做准备。
他们先后去找了王建刚和张国庆,请他们帮忙说服叶卫东与他们联系。
同时,他们还交代了叶卫红,也给正在军营的叶卫华写了信,要求兄妹二人多与叶卫东保持联系。
然而,尽管他们下定了决心,夫妻二人也清楚,修复与叶卫东的关系并非易事。
叶卫东曾经受过深深的伤害,他对父母的信任早已崩塌。
即便他们现在想要弥补,叶卫东也未必会轻易接受。
虽说叶卫东似乎一心想要去当兵,但这其中也还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长征,卫东这孩子,别看他以前很听话懂事,但你发现没有,自从那次抓阄之后,他好像一下子就变了一个人似的,你注意到了没有?”
肖菊英这样对叶长征说道。
叶长征叹了口气:“是啊,现在想来,当时那个通过抓阄让他插队的办法,其实是我们走了一步最大的错棋。
早知如此,还不如直接跟他好好沟通。哎,事情已经发生了,要挽回也不容易。”
叶长征的语气中带着无奈和担忧。
肖菊英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是啊,他现在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们的话他未必会听。
可是,我们总不能就这样放弃吧?毕竟,他是我们的儿子啊……”
夫妻二人的心情复杂而沉重。
他们知道,修复与叶卫东的关系将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但他们也明白,这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无论多么艰难,他们都决心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远在东北的叶卫东正忙碌于修车任务中。
他对叶家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无意去关注他们的动向。他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尽快完成任务,积累足够的资金,为自己的未来铺路。
至于父母的感受,他早已不再放在心上。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开玩笑。
就在叶卫东专注于工作时,一封来自京城的信悄然送到了他的手中。
收到这封信,叶卫东感到非常意外。
信是叶长征写的,信里写了父母两人去了一趟桃海县,也了解到了叶卫东在那里表现得非常优秀。
总之,这封信的内容不再有以前的那种高高在上和自以为是,相反,好像还有意放低姿态,表达了他们对叶卫东的歉意和要弥补叶卫东的心思。
信里也写了他答应叶卫东,如果叶卫东还是想着要去当兵,他们也可以尽量为叶卫东想办法。
可叶卫东读完之后,心里却并没有任何的波澜,他也没有回信,而是将这封信丢进了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