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法这爨蛇之修,需要依靠自在炉,这怎么发扬光大?更不要说,自在法追求顺心遂意。付自安自己清楚的很,这其实对修行者的道德要求很高,并不适合推广开。否则,有的人为非作歹,他还要说是师父教的。
山长看付自安眉头深皱,也知道他心中困惑极多,便跟付自安说了一件事。
付自安见到的道祖,是道祖在九千年前留下的一缕神念。这是没错的,但有一点跟付自安想的不同。时间这个概念,在通天录中,与现实中并不相同。
山长说:“祖师万法皆通,穷理致知。再加上登临了通天大道,祖师爷可以后知一万年!今日之令,应该是道祖在从前下达的。我想……祂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放下你的苦恼和困惑,且再看吧。”
道祖的神念确实是曾经留的,但并不是随意留的,而是专门为了今天而留。而且付自安和道祖今日的谈话,九千年前的道祖其实也是知晓的。甚至于“玄天尊有令”应该就是道祖与付自安谈话之后才写下的。
听了山长的话,付自安脑袋混乱了一会,想到了很多。
他恍然,原来是这样的…….难怪玄天国朝能延续近万年。那么一万年之后呢?国朝会不会大势终尽轰然倒塌?倒是,国朝的历史有九千年,后面大概还有一两千年。付自安的寿命基本被覆盖了。有生之年,应该都在他老人家的福泽里。至于后面,管它呢……
然,命途始终是难以看清的,哪怕道祖也不可能掌管每个人的命运。
国朝的走向,并不像个人的“气运”,它被称为“势”、“大势”。道祖能影响大势一万年,这种本事已经算是通天彻地。但他其实也无法完全控制大势,不让它滑向深渊应该已经是极限。
道祖他老人家万年之前留下的神魂,对付个妖族太子和观天眢,都已经需要付自安帮忙了。这何尝不是一种“疲软”的表现?
所以付自安自己的命运几何,还得他自己蹦跶啊。
付自安思考着,山长则继续说道:“其实,祖师并未命令你去做什么,无非是给你些身份和方便,事情你依然可以随着心意而为啊。”
这也确实。成为首座长老当然也是有好处的,地位、资源都高了不少。真正让付自安觉得无奈的,其实只有自己那个板正固执的师父顾暮云。
拜师毕竟是两个人的事,现在付自安愿意拜师,顾暮云却大概率不会再同意了。
顾暮云尊师重道,玄天尊有令让付自安另立支脉,付自安敢提半个不字,必是要被顾暮云责备的。
而付自安顶着首席长老的头衔,身份其实比顾暮云高。这个老顽固肯定是不会在这种地方变通的,所以他必然不会同意付自安拜师了。
说来也怪,付自安小时候常常拿这事膈应顾暮云。到头来,该顾暮云不同意了,付自安那才叫个真无奈。
人啊,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哪有什么随时随地、万事万法的顺心意?比如对付自安而言,有些事情只有顾暮云的心意顺了,付自安才会觉得顺,这大抵就叫孝顺吧。
倒是,相比指定一个支脉、一个师父这种事。要求付自安开宗立派成为首席长老,要更好接受一点。
那可是玄天尊之令,其实付自安也没得选了。无非就是回去之后如何再和师父周旋罢了。
于是付自安轻叹一声:“……那也只好如此了。”
山长大喜,笑着向付自安躬身行礼。
这让付自安一愣,忙不迭回礼,问道:“山长这是为何?”
山长笑道:“感激你啊。你已经承了「自在法」,便已跳出了大势。可以算是国朝之事跟你无关。但我知道,你仍然会为了国朝和宗门而做些什么。就像你带着「自在法」回来一样。”
付自安凝眉想了一会,固然自己有能力跳出国朝大势,但又怎么放得下?自己是生在玄天国朝,喝着这里的水长大的玄天人,往哪里跳啊?跳出去这心意又该怎么才能顺?
逍遥子前辈有个能擎天的哥哥,那其实是想如何便如何的。他能大谈自由,能够逆玄天尊的意,那是别人学不来、羡慕不来的。
付自安却只有嗷嗷待哺的子民,哭着喊着的,送自己一路的那种。那能怎么办?付自安放不下他们,又找不到人来顶天,那就自己顶上咯。
也没什么怨言,付自安乐意做这事。所以他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确实如山长所说。
这让山长笑容更盛。
而付自安细细一想却忽然意识到一件事:“其实山长您早就知道,我承了自在法?”
山长摇头:“若非通天录所记,我也并不知晓。但我知道,你是对国朝有益之人。倒是……我确实知道逍遥子,也知道他留下了自在法这件事。”
道祖也说了,逍遥子由学入道,还登临了大道。别人不知道逍遥子正常,而恪物院中有他的信息,也丝毫不奇怪。
实际上,逍遥子的学问在恪物院是有所传承的。大名鼎鼎的王有余就是受他学识的启发最终登临大道。只不过,逍遥子在恪物院的典籍里不叫逍遥子。他一般署名「闲云君」。
付自安心想,逍遥子前辈“小号”很多啊,天晓得他还有没有别的身份?
……
……
玄天宗成立了近万年,只有一个大愆寺是后立的。那时候也是玄天尊下令,立了这一个支脉。后来,炁宗又分了九个山门,但归根结底还是九玄炁宗。所有的变化,都是玄天尊还在的时候就定好的。这八大支脉,就延续到了今天。
现如今玄天尊有令,立第九个支脉……这件事再怎么算,最头疼的也不是付自安。
简直是要掀了国朝会的天。觉得合道理的人,其实是少数。而圣君一句:“但玄天尊有令,诸位以为当如何?”众人便没了办法。
只能在推动此事的各种问题上争来吵去,国朝会上接连不断的吵了十多天。
平日里的政务,高相国主持着定了就好。但兹事体大,前来观礼的圣人也一个都没能走脱,等着定夺此事。真龙君也是放了话,随时准备着到玉京来,要看看大家是怎么立这新支脉的。
那意思是你们先吵着,老夫等你们吵完了在看看你们吵出了什么结果,但凡不对劲,你看我不上京城来怼人?
然而确实不好定。
仪式、身份、地位这些都没什么。但是一个支脉的成立,那山门得建造吧?大阵得配套吧?资源得分配吧?这些简直是要国朝的命了……就连山门往哪选址,怎么划地盘,都定不下来。
山长乐呵呵的看着。陆楠平、童无涯、昊靝等一众圣人都有些无奈。这事不定好,他们回不去啊。
圣君杵着额头,只觉得脑袋“锃锃锃”的疼。你说国朝九千年,掌门圣君百余位,怎么就自己碰到这种事呢?也太耽误修行了!
关键是年节已近啊,意味着马上就要到告祭先祖的时候了。到时候圣君应该如何向道祖交代呢?
“您老人家下的命令真挺扯的,该怎么操办我手下的人正吵着呢,等我们吵完嗷。”这肯定不行啊。
圣君其实也清楚这帮人的尿性,别说十天没吵出个所以然来,哪怕是十年他们也吵不出结果。或许这就是他们的盘算,想拖着罢了……
那么难道自己也要每年都编理由,去糊弄祖宗吗?
意识到此事必须有个解法的圣君,下意识的把目光放到了山长身上。这位也是难得在京城,不用白不用啊。
任由下面的人争执着,圣君轻声唤道:“汉星……汉星。”
山长听见呼唤,便转身向圣君行礼:“掌门。”
圣君这才看见山长笑的非常开心,便苦笑道:“你莫在看热闹了……我头都要裂开了,赶紧想个办法。”
这时童无涯也是转悠到御座下方道:“是啊,快快定了,我们也好回去啊。”
“嗯……”陆楠平也不露声色的挪了过来,点头表示赞同。
昊靝听着下面的争吵,时不时的插嘴说几句。听到圣君这边有动静,又竖起了耳朵听这边。
山长笑道:“我能有什么主意?倒是……祖师说让我们扶助付自安。而我们还不知道成立这新支脉,他需要一些什么。倒不如,我们就问问他要什么吧。”
圣君一听眉头便舒展一半:“汉星,你与他更相熟些。依你看,此子分寸如何。”
山长没有吝啬赞美,直接赞道:“聪明识大体,分寸极佳!”
圣君便点点头,也不再犹豫,打断了国朝会上的争执:“好了!都不要再争了!此事,祖师已有名言,令我等扶助付自安。还是听听他自己怎么说吧。”
……于是乎,付自安便收到了天上宫的召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