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听闻此言,心中一紧,赶忙将急切的目光投向身旁的周瑜。只见周瑜眉头微皱,面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缓声道:“主公!且看张辽所率的这一路兵马,虽说从表面上来看,其人数乃是此次敌军之中最少的一支,而且与张固的主力大军相距较远。然而……”
说到此处,周瑜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紧接着继续说道:“可是主公,以我们对张固此人的了解,想当年他攻打丹阳分兵之时,所选派的各路统帅无一不是能力超群、出类拔萃之辈。就好比之前在丹阳一战中的徐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孙策微微颔首,表示对周瑜所言深以为然。而此时的周瑜,则缓缓抬起头来,仰望着头顶上方那片辽阔无垠的天空,若有所思地接着说道:“更何况!即便是张辽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其兵力无论怎样估算,至少也当有三万之众。若是想要凭借我们现有的力量,一举将他们彻底击溃甚至歼灭,那么究竟需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足够?三万?四万?亦或是更多?”
站在一旁的黄盖静静地聆听着周瑜的分析,始终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长长地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开口说道:“唉!想来是我太过心急了些!原本还想着经过这两年来的苦心经营与发展,咱们手中已然握有足足六万兵马。却不曾料到,真到了关键时刻,如此规模的兵力竟然还是远远不够用!”
周瑜笑着说道:“此事在下觉得不必过多忧虑,张固此战制约太多!咱们也不是没有赢得可能!”
说着,周瑜将众人领到舆图前,指着舆图说道:“首先,张辽这一路从丹阳而来。想要对咱们有所威胁,要先攻下鄱阳县,而他们在豫章郡境内此刻又没有水军。”
“张辽若想对南昌构成威胁,就不得不绕开鄱阳湖这道天然屏障!然而,豫章郡境内河流水网纵横交错、密布如织,待其这路人马抵达南昌之时,恐怕已耗费了大量时间。因此,对于张辽所率之部,我方只需派遣一员得力战将沿途进行阻击袭扰便可,完全无需与之正面对决!”
此刻,孙策以及在座诸位的视线皆紧随周瑜那不断在舆图上游移的指尖而动,他们时而专注凝视,时而交头接耳低声议论,最终皆频频颔首,表示赞同周瑜所言。
只见周瑜将手指稳稳地落在柴桑一带,缓声道:“至于豫章北部地区,张固必定会企图自庐江郡的寻阳寻找渡江良机。如此一来,我们只需牢牢守住大江防线,便能有效抵御敌军入侵。如此这般,这场决战最终的关键胜负手必将落于双方水军之上!”
说到此处,周瑜稍稍顿了一顿,环视众人后接着分析道:“据探报所知,张固麾下水军约有三万余众,而我军驻守柴桑的水师亦拥兵两万之数。虽说兵力对比上仍稍有差距,但并非悬殊过大。如此情形之下,即便张固统兵众多,又何须惧怕?”
随着周瑜那铿锵有力的话音缓缓落地,孙策以及在场的众人只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仿佛一直笼罩在心头的重重迷雾被猛然吹散一般,整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起来,就连呼吸似乎都顺畅了许多,那种压抑已久的沉重感也在顷刻间消散得无影无踪!
要知道,近些日子以来,面对张固那如泰山压卵般强大的军队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众人皆有一种快要窒息、几乎无法喘息的感觉。每一个人都像是被一座无形的大山死死压住,心情沉重到了极点。
这时,只见孙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感慨万分地说道:“照这么看来,此次我们与张固之间的胜负关键,恐怕最终是要落在水军之上了吧?不过这样也好,毕竟对于公瑾你出神入化的水战才华和卓越能力,我可是深信不疑的!”
然而,周瑜却轻轻地摇了摇头,一脸凝重地回应道:“主公切莫轻敌!张固此番特意任命鲁肃为水军都督,鲁肃此人我知道,和我勉强可算是半个同乡!对于他的能耐和手段,我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只能说,这个人绝对不容小觑!”
紧接着,周瑜又继续补充道:“而且,张固手下还有周泰和蒋钦这两位猛将,他们二人都是从水贼出身,对于水上作战自然也是轻车熟路、极为精通。再加上张固的水军在庐江一带安营扎寨、苦心操练已有数年之久,其军中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不但战船的数量远远超过咱们,兵员素质更是远胜我方。因此,无论如何,咱们绝不能轻视这个对手!”
孙策深深地长吁出一口浊气,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缓缓地开口说道:“确实如此!不管怎样,此次战役于我们而言皆是破釜沉舟之战!若是能够取胜,便能拨云见日;可一旦失败,那便意味着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一切都将化为乌有!”
紧接着,孙策目光如炬,扫视着眼前的众将领,然后郑重其事地下达命令道:“黄盖听令!本将军命你担任主将一职,率领一万精兵即刻出发,前去迎击张辽所率之敌。务必要奋勇杀敌,不得有误!”黄盖抱拳领命后,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迅速集结军队准备出征。
而孙策本人,则亲自统率着两万雄师,并与周瑜一同踏上征程,朝着柴桑方向进军,他们此行的目标正是要与张固一决高下。
此番随军同行的部将尚有不少人,其中包括程普、陈武这两位跟随自己多年的部将,还有樊能、黄龙罗、周勃这三个在会稽收服的部将。
另外,堂兄孙贲虽然被张固处死,但是孙贲之弟孙辅此时也已成年。此外,还有在会稽时一同收服的王朗也位列其中。众人皆怀着必胜的信念,跟随孙策、周瑜奔赴柴桑。
然而,此前在丹阳、会稽的那两场激战之中,孙策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损失惨重。孙策痛失了吴景、孙贲、韩当和董袭这几位得力干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一直以来对世俗之事漠不关心的孙坚之弟孙静,在此关键时刻终于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全力协助孙策重整旗鼓,共渡难关。
于是,孙策当机立断,决定在南昌留下一万大军,交由经验丰富、沉稳可靠的孙静以及吕岱共同驻守南昌县。这一万大军也是孙策留给自己的后手。
如此一来,孙策与张固双方就如同两头猛虎,紧紧围绕着庐江郡与豫章郡的长江两岸展开布局,各自迅速建立起戒备森严的营寨。一时间,旌旗飘扬,营帐林立,一场惊心动魄的最终决战即将拉开帷幕。
位于柴桑(今九江市)的大江两岸,景象壮观非凡。这里水网纵横交错,宛如一幅天然的水乡画卷。波澜壮阔的长江奔腾而过,它像一条巨龙,从广袤无垠的鄱阳湖与浩渺苍茫的彭蠡湖之间穿梭而过,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此时,两方势力沿着蜿蜒曲折的长江隔江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张固,带领着郭嘉与鲁肃一同巡视己方的大江水寨。在他们三人的身后,紧跟着两位青年才俊,诸葛亮和陆逊。
张固目光锐利,跨坐马上遥指着对岸周瑜所统率的水寨,不禁赞叹道:“不愧是周公瑾!哪怕他前不久刚刚返回南昌处理事务,但依然在江上留有大量战船,并派遣士兵整日巡逻警戒。”
“显然,周瑜这是要对我们严防死守,生怕我们有丝毫机会突破这滔滔大江,长驱直入豫章!”
说罢,张固轻轻地摆了摆手,示意刚刚想要开口说话的郭嘉和鲁肃先保持安静。他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缓缓地转向站在一旁的诸葛亮和陆逊两人,脸上带着一丝考校的神情。
张固缓声说道:“孔明、伯言!假如这场战役由你们来担任主帅,那么你们将会如何布局筹谋?”
听到张固的问话,陆逊和诸葛亮默契地对视了一眼。此时可以明显看出,祖父的离世对于陆逊来说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但即便如此,他此刻依然表现得镇定自若,毫无半点慌乱之色。
只见陆逊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绪,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回答道:“依逊之见,如果由我来统率这支军队作为主将的话,首先便不会在这柴桑之地集结过多的兵马。此处的水网实在是过于密集繁杂了,这样的地形环境对于大规模的军队展开行动极为不利。”
紧接着,陆逊稍微顿了一顿,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再者而言,主公已然牢牢把控住了大江的下游地区,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非要选择在此处渡江作战?倒不如直接率领大军从丹阳一带发起突击,直插豫章岂不是更为轻松便捷?这是逊不能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