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和乐乐七月份结的婚,国庆节红红和乐乐就来家里通知家里人她怀孕了。
这给家里人高兴的赶紧摆桌庆祝,徐慧娟更是高兴的跟在后面护着,红红要拿根草都不让。
长海心里更不得劲儿,咋瞅乐乐咋不顺眼。自己从小精心养大的一个花骨朵怎么就便宜了这小子呢。
过后的日子里两个妈不管是家里还是岛子上都顾不上,轮流的去乐乐和红红在部队的小家里照顾,这也成了以后红红和乐乐不管家的开始。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就来到七六年,刚到年初我们敬爱的“胡公”逝世,天地同悲,举国悲痛!
李老爷子把自己闷在屋里两天不吃不喝,还是长海跪在门口求他,老爷子才开的门。
各个地区都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但是很多活动都被兴风作浪的那些人给制止或者破坏掉。
这一年的春节,四合院也没有往年的那种过节气氛。
六月中旬,红红生了,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回可算是打破老王家龙凤胎基因强大的传说。
老爷子给起名“王佑鸣”希望这孩子以后能够一鸣惊人,小名叫“栓柱”这是徐慧娟起的,她嫌红红和乐乐成天不着家,回头这个孩子别跟他俩一样,意思是拴住了,别跑了。
红红就坐了一个礼拜月子,自己跳窗跑的,也不知道她多大能耐,三楼,她就这么把孩子扔给两个妈跑单位上班去了。
长海为这事儿亲自去她单位给她一顿臭骂,现在长海觉得这个妹妹给乐乐也挺好。
七月初六,敬爱的总司令赫然去世,李老爷子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让长海请假,陪他去的京城。
老爷子在长海的搀扶下给自己的老首长敬了最后的军礼。
李老爷子没在京城多待,参加完追悼会就回了家。
谁曾想,这个月底,唐山发生大地震,他们市里的震感不比去年海城地震时候轻到哪去。
于是各家各户又开始重复去年搭地震棚那一系列工作,因为有过经验,倒也没有了先前的那种慌乱。
乐乐和红红不出意外的又去灾区参加了救灾工作。
结果这一去就是一个半月,还没到两个月的“小栓柱”成天饿的哇哇大哭。
长海和李老四满哪淘换奶水,还有正在产奶的母羊。
最后还是苏永富托关系在别的生产队收购了一大一小两只羊,这两只羊花了长海四百块钱。
这时候的四百块钱可是能够风风光光的娶媳妇儿的。
两个妈成天除了照顾“小栓柱”剩下的时间就是骂“栓柱”这对不着调的爹妈,就连睡觉说梦话都骂。
栓柱得到全家人的疼爱,可能是因为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候原因吧。
这孩子也省心,除了饿急眼才哭几声之外,有时候拉了尿了都很少哭。会咧嘴笑的时候甚至饿了不哭反倒是跟奶奶和姥姥咧嘴笑,像极了讨好人家那种表情。
因此家里人又给他起了一个小名“小可怜”
就连李老爷子每天看完栓柱,都一个劲儿的拿拐棍敲着地面念叨“这两个瘪犊子玩意儿,造孽啊!”
因为居民都有经验,这次地震给他们市里造成的损失不大,人们在外面待了没几天就能回家住。
可是很多简易的地震棚却没拆,理由是这一年夏天太热,很多家庭为了避暑,就在地震棚住。
其实都不用明说,无非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多盖一间半间房,不管是家里人住还是留着当个仓房,这不都是便宜自己吗。
要不然按照以前的规定,谁允许你私搭乱建!
街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不占道,没有邻里纠纷,没人举报。建了也就那么回事儿。学习文件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功夫管这些乱事儿。
救灾回来的红红和乐乐来家里看孩子,栓柱在红红怀里一口他妈的奶不吃,跟谁都笑,就是不跟自己爹妈笑。仿佛懂事一样。
红红和乐乐心里也酸,可是这怨谁,你俩一天到晚不着家,家里事一推六二五,还想着把你们跟祖宗供着,咋好事都落你头上。
红红埋怨长海“大哥!你咋不跟我小时候那样疼我呀?”
“滚滚滚!爱去哪去哪!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以后栓柱就是我儿子,不信你去问咱妈和你嫂子。”
长海有点后悔小时候对这个妹妹太惯着,以至于现在成了这样子。
九月九日当家里人从收音机里听到伟大领袖去世的消息,瞬间痛哭失声。
李老爷子要不是长海守在旁边,老爷子差点晕倒栽倒在地上。
两个妈去胡同挨家挨户通知邻居,街道大喇叭也开始广播。
各家各户门口都统一挂上黑布白布,人们胳膊上都带着黑箍。
整个社会都笼罩着令人悲痛欲绝的气氛,各种形式的哀悼活动比比皆是。
李老爷子要去京城,结果以往的进京列车停运,老爷子联系大军区,然后接到的通知是不允许老爷子进京。
老爷子在家里发了疯,毫无顾忌的一顿臭骂。
家里人谁都不敢发声劝阻,冷静下来的老爷子让两个妈在老爷子屋子的客厅里摆上了灵堂。
直到各地的纪念活动陆续完事儿,家里的灵堂才撤。
结果刚过一个月,也就是十月十号这天,李老爷子接到一个电话,通话没超过两分钟。
李老爷子放下电话,一脸微笑的走出房门,看着四合院天井上方的天空,自言自语的说“拨云见日,云开月明呀!”
又过了不到一个星期,全国发出消息,兴风作浪的那几个人被镇压起来。
这又是举国欢庆的日子,四合院里喜气洋洋,李老爷子让李老四去淘弄一些鞭炮回来,家里再摆上几桌,去岛上把王尚友,杨书记老两口还有周老师一家全都接回来。
让人更加惊喜的是,老爷子刚安排完,转身回屋的时候,门口的一声“太爷,东升回来看您啦”
院子里的所有人都放下手里的活,看向大门口,一个身穿四个兜军装,身材匀称挺拔,神采奕奕的军人拎着行李包站在大门口。
李老爷子揉揉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李老四,这个四十来岁的老爷们儿跟个神经病一样,跑到门口抱着东升一边拍一边抹眼泪。
李老爷子这才反应过来,李老四松开东升,东升快步来到老爷子跟前,“啪”的立正,然后一个标准的军礼敬向老爷子“昆明军区xxx侦查大队中队长李东生向太爷爷报道”
老爷子一个劲儿的念着“好好好!唉?不对呀!你咋把姓给改成姓李啦,以前不是于东升吗?”
东升挠挠头不好意思的看了看长海,解释说“大前年就改的,这是我老舅给我写信建议的,本来前年我提排长的时候就想回来一次,可是有临时任务就没回来,这不刚给我提了中队长,我才申请的假期吗”
老爷子眼睛红红的看看长海,一手扯着东升,一手拍着他结实的肩膀“嗯!不错,有你太爷我当年的风范,我给你们查副司令打过几次电话,他总是跟我支支吾吾,我还以为你出了啥事儿呢,现在看是不是你小子跟你们副司令员要求瞒着家里的?”
东升又是不好意思的挠头说“还是瞒不过太爷您的法眼”
两个妈过来赶紧催着进屋聊,都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心尖子。
东升作为他们这辈最大的大哥也是家里公认最懂事的孩子,他在长辈们心里的地位是其他人不可比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