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饭盒乃是全新推出的产品,由坚固的铁质材料精心打造而成。它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方那一部分是盖子,而下方则是用来盛装食物的盒子主体。值得一提的是,盖子的深度相对较浅,与下方的盒子形成了一种巧妙的高低错落之感。此外,饭盒的外部还包裹着一层柔软的布料制成的袋子,这布包可以轻松地拆卸下来,方便携带和使用。如此一来,即便是在平日里,人们也能够利用这个饭盒来烹饪各种美食。巧妙的是每个饭盒也都带着一个小勺,也是铁压制而成的。
此次行动中,由于夜幕笼罩,天色漆黑如墨,导致原本计划分发下去的武器未能及时发放。有惠来时以及十位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带领着整整一百名士兵负责看守这批重要的物品。不仅如此,那些尚未下发的各类物资也被集中放置在了一处。毫无疑问,今夜对于这些坚守岗位的士兵们来说注定将是一个不眠之夜。为了确保安全并提供足够的照明,一盏盏散发着昏黄光芒的马灯被高高悬挂在外围,照亮了四周的黑暗角落。
在那个宁静的角落里,一群高大威猛的马儿安静地聚集在一起,它们被大车载着,仿佛是一支整装待发的骑兵队伍。每个营地都设有这样一处专门用于看管马匹的地方,而每辆大车旁边都会配备两名尽职尽责的士兵。
这些士兵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要确保这些宝贵的战马得到妥善的照顾和保护。由于马匹并非固定分配给某辆车或某个士兵,所以他们需要轮流值班,分别坚守上下半夜,以保证每时每刻都有人照看这些马匹。
与此同时,每一排暂时只有一辆大车跟随装载各类物资。这辆大车就像是一座移动的仓库,装满了士兵们在行军途中所需的各种物品。
那些负责值守的士兵们并不会因为工作繁忙而被忽视饮食问题。会有专人按时为他们送来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饭菜,让他们能够在寒冷的冬夜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而那些暂时没有接到任务的士兵们,正悠然自得地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身旁是一堆熊熊燃烧、跳跃着金色火焰的篝火。尽管此刻正值严寒刺骨的隆冬时节,凛冽的寒风吹拂着大地,仿佛要把一切都冻结成冰,但这些士兵们却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因为他们身上所穿着的,正是刚刚发放下来的崭新棉衣和棉帽。那柔软厚实的布料,将他们的身躯严密地包裹起来,就像是给每个人都穿上了一层温暖无比的保护甲胄,让他们几乎完全感受不到外界那冰冷彻骨的寒意。
仔细观察一下这批新棉衣,便能发现其相较于以往的款式有了显着的改进。过去的棉衣通常都是那种传统的一体式掩襟设计,穿起来虽然也能保暖,但行动时总有些不太便利。然而现在这批新棉衣则巧妙地分成了上衣和裤子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使得士兵们无论是日常活动还是执行任务,都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伸展肢体。而且,衣服的前面摒弃了老式的布质系带,转而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铁质扣子来进行固定。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穿衣和脱衣的效率,同时也增强了对寒风的阻挡能力。尤其是当扣子全部扣紧之后,哪怕狂风呼啸而过,也难以侵入到衣服内部一丝一毫。
除此之外,设计者还独具匠心地在棉衣的腰部位置特意增设了一根结实牢固的绳带。这根绳带看似不起眼,实则作用非凡。士兵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和需要,将其紧紧地扎起来。如此一来,便如同在棉衣上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更进一步有效地阻止了冬日那无孔不入的冷风趁机钻入衣服里面。
此时此刻,身穿着厚厚棉衣的士兵们,手中端着热气腾腾的肉汤碗,嘴里咀嚼着香甜可口的大馒头,心中满是幸福和满足感。这种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张好古与其他士兵一同排好了队,打好了热气腾腾的饭食后,他双手稳稳地端着一个跟其他人毫无二致的饭盒,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那口巨大的铁锅。而在他的身后,则紧紧跟随着一众护国军的官员们。这些官员包括宋应升、冯梦龙、黄祥、袁飞、成均、孙临以及吴大宝等人。令人惊奇的是,他们都身着与普通士兵一模一样的朴素装束,如果不仔细分辨,根本难以将其与周围的士兵区分开来。
一开始的时候,负责打饭的伙夫完全没有意识到眼前这群人的身份特殊,只是按照正常的流程,像对待前面排队的士兵那样,依次给他们盛上饭菜。等到张好古一行人也如同普通士兵一般,随意地盘腿坐在篝火前准备用餐时,终于有眼尖的士兵发现了端倪。只见一名士兵先是露出惊讶的神情,随后便忍不住轻声惊呼道:“哎呀!这不是张大人吗?还有诸位将军……”
听到这名士兵的呼喊声,更多的士兵纷纷投来了好奇的目光。然而,张好古却表现得十分淡定从容,他微笑着向身边那些认出自己的士兵们挥了挥手,亲切地打起了招呼。接着,他便低下头去,大口大口地呼噜噜喝起了热汤,手中拿着的大白馒头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仿佛与身旁的士兵们毫无差别。
自古以来,便有一些统兵的将帅会与麾下士卒一同用餐,且食用相同的饭菜。然而,张好古身为一介文职人员,此刻竟然也如同那些士兵一般,盘坐在地上,共享着同样的饮食。见到此情此景,这些士兵们心中不禁涌起丝丝感动之情。
需知,对于这些普通的大头兵而言,中过进士的官员宛如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