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凡来得匆匆,兵荒马乱的也没能和谢锦珠搭上话。
不过季凡让牧恩转达的消息却尤为重要。
谢锦珠看似若有所思,不动声色地在心里问:【所谓的故事主线都崩成这样了,剧情还能继续往下推?】
洛清都已经废了,安王还准备造反?!
系统的回答古井无波:【真正的女主还活着,剧情当然会继续。】
毕竟为了推动安王的造反,洛清之前真的很努力!
谢锦珠的表情非常一言难尽:【就这样了,还继续呢?!】
系统不出声了。
谢锦珠心累道:【那安王叛乱的剧情还和书里写的一样?】
系统非常冷酷地说:【系统已脱离原书女主,后续走向不受控制。】
换句话说,不知道。
原书女主已经脱离主线很久了,谁也不知道后续会往哪儿走。
但是该发生的事情不会改变。
谢锦珠心情非常复杂。
这算个怎么回事儿?
她莫名其妙得了个系统,除了说话噎死人什么都答不上。
就这么个鸡肋骨似的玩意儿,还害得她大病一场差点连小命都丢了!
谢锦珠愤愤磨牙:【废物!】
甚至连那个贪财的空间都比不上!
系统早已习惯被嫌弃,在安静中保持麻木。
谢锦珠突发奇想:【话说洛清有你这么个大作弊神器,是怎么会被抓住困在地牢里的?】
洛清那么奸诈,怎么会不提前给自己预留好退路?
系统沉默了很久,在谢锦珠以为这玩意儿卡机了才说:【本书的剧情系统,无法伤害真正的女主。】
所以不是洛清没想对策。
而是她想到的对策无法在洛安的身上实施。
洛清的黯淡败落,是早就注定的。
真正让她陷入困境的,不是系统也不是洛安,是曾经被她亲手抛弃的人。
是她自己一个人的因果。
谢锦珠懒得细究与自己无关的细节,确定了战乱还会发生,扭头就去找村长。
她要去问问护卫队的事儿怎么样了。
按照村长之前和谢锦珠商量好的,护卫队的全部人手都从村里出。
但不局限于三洋村的人。
村长解释道:“咱们村的壮劳力有限,能正儿八经跟人比划比划拳脚的,更是数得出来。”
只靠着村里的力量,很难组建出谢锦珠想要的规模。
万幸的是,三洋村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随着村里水碓场和采石场烧窑的人手变多,这里招工的讯息长了翅膀似的,随着春风就朝着四面八方散。
这年头一个可以赖以为生的活计不好找,闻讯而来的人数不胜数。
但凡是能留下做工的,不管是从年龄还是体力来论,随便一个拎出来都是好手。
这样的人选是最合适的。
但是这事儿光是村长一个人说了也不算,所以下一秒摆在谢锦珠眼前的就是一张长长的名录。
“这是初步挑选后合适的人,名字和年龄都写在上头了,你一看就知道个大概。”
“不过护卫是另外的活儿,除了日常做工说好的工钱外,被选中的人在执行护卫的时候,就需要另外加钱。”
从采石工变成护卫队的条件很简单:加钱!
只要谢锦珠给出的银子到位,那就什么都好办。
谢锦珠刚拿起单子,一旁的里正就赶紧补充:“不过不充当护卫之职的时候,这银子就不用加了。”
“而且我们还跟这些人都说定了,干一日算一日的工钱,平时跟着演练的时候不算。”
开支太大,各种细枝末节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银子也不能是谢锦珠自己一个人出,他们实在是没有那么大的脸。
里正忍着肉疼说:“我们找村里的大家伙儿商量过了,之前干活儿不是包一日的午饭吗?”
“往后就不用管饭了。”
村里人拿不出真金白银来支持,不过吃自家的饭饱自己的肚子却是不难。
这一部分的饭钱省下来,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
这已经是他们能想得到,并且能为谢锦珠做得到的全部了。
谢锦珠没想到他们为自己考虑得这么细致,失笑道:“就是一顿饭,能吃出多少银子?”
“你小娃娃家家的懂什么?”
里正瞪着眼说:“不省小的哪儿来的大的?银子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小地方挨个省出来的!”
剩下的他们无能为力,只能是让谢锦珠自己去想法子了。
谢锦珠拿着单子找到牛师傅,刚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牛师傅就哈哈笑了:“可以啊。”
“不过就是指点一些拳脚功夫,不费事儿!”
只要谢锦珠能把人召集到地方,他就可以教!
谢锦珠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爽快,愣了下说:“那这个组织习武的束修,牛师傅你看……”
“顺手的事儿,姑娘何苦跟我细算银钱?”
牛师傅好笑道:“真正的看家本事他们学不会,学得会的我也不愿意教。”
“都不是见真章的小事儿,谈钱就未免太俗气了。”
牛师傅真正认可的徒弟就牧恩一个。
只要牧恩在村里一日,他就会跟着在一日。
牛师傅是个爽快人,答应下来不等谢锦珠再啰嗦,就开始和她商量安排护卫队习武的地方。
西山外有一处被圈起来的荒地,那里是个好去处。
牛师傅非常谨慎:“聚众之事,一旦传出没影儿的风波,那就不是小事儿。”
“所以首要就是隐蔽。”
那块荒地是谢锦珠之前从村民的手中买下,但是还没来得及开发的。
四周围着作标识的栅栏,前头还有一排拔地而起的窝棚作为遮挡。
如果不是进村很深的人,基本上没机会走到那里,绝对不会被外人发现。
谢锦珠想了想突然奇道:“窝棚?”
“什么窝棚?”
她分明记得那块空地上什么都没有,早先还组织村民清除了一次荒草枯树,哪儿来的窝棚?
见谢锦珠实在不知,牛师傅一时有些语塞。
牧恩见状低声解释:“这几个月外来村里做工的人逐渐变多,有些人的家距离这里很远,来往不方便。”
当日散工后,再路行几十里山路回家,到家几乎都顾不上休息,刚喘口气就要急着往做工的地方赶。
这样一来一往浪费时间不说,甚至就连最基础的休息都无法得到保障,第二天自然就提不起力气干活儿。
谢锦珠面露恍然:“所以,这些人就在咱们村里安家了?”
她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