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这是怕了吗?\"魏庞骑在马上,不屑地说道,随即挥动令旗,\"全军加速,抢攻城门!\"
魏军前锋呐喊着冲向函谷关,手持巨盾的重装步兵在前,攻城车紧随其后。他们距离城墙不足百步时,玄奇终于下令:\"第一阵,启动!\"
城墙上的墨家弟子们同时扳动机关,只听一阵\"咔咔\"的齿轮转动声,城墙外侧突然伸出数十排细长的木臂,每个木臂上都安装着强弩,如雨般的箭矢倾泻而下。
这是玄奇设计的\"千机连弩阵\",每一套机关可同时发射十支弩箭,威力远超普通弓箭手。几轮齐射后,魏军前锋已损失惨重,尸横遍野。
\"分散队形,架起盾牌掩护攻城车前进!\"魏庞见状,立即调整战术。魏军重装步兵组成盾阵,保护着工兵和攻城车继续推进。
玄奇微微一笑:\"第二阵,准备。\"
当魏军推进到城墙外五十步处,突然间,地面震动,一个个精心伪装的陷坑露出真容。陷坑中不是尖刺,而是装满油料的陶罐。随着玄奇一声令下,守城士兵投出火把,顿时火光冲天,陷坑变成了一个个小型火海,困住了魏军的攻城车和不少士兵。
魏庞没想到秦军早有准备,脸色铁青,却仍不愿退却:\"传令给'铁壁'部队,绕过火阵,从东侧强攻!\"
魏国\"铁壁\"军是魏国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身着重甲,擅长攻城拔寨。很快,这支精锐部队就避开了正面的火阵,从东侧发起猛攻。
城墙上,商鞅也看出了危机:\"东侧城垛守军不足,恐怕难以抵挡'铁壁'军的进攻!\"
\"无妨。\"玄奇神色从容,\"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她迅速传令,一队墨家弟子带着特制的机关装置赶往东侧城墙。这是玄奇新研制的\"烟雾散射器\",一种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烟雾的装置。
当\"铁壁\"军攀爬云梯即将登上城墙时,烟雾散射器启动,浓烟笼罩了整个东侧城墙。魏军士兵在浓烟中咳嗽不止,视线受阻,攀爬变得异常困难。
玄奇抓住时机:\"第三阵,发动!\"
城墙上的秦军士兵手持特制的长矛,矛尖上连接着细钢丝,可以灵活伸缩。他们在浓烟掩护下,精准地刺向攀爬的魏军士兵,将他们从云梯上挑落。
战斗持续到正午,魏军已损失近两万人,却连城墙都未能攀上。魏庞脸色铁青,正欲下令暂时撤退整顿时,远处传来了鼓声。
\"楚军来了!\"魏军士兵高呼道。
屈跃率领的楚军终于赶到,但他们并非直接参战,而是在稍远处列阵观望。
\"屈将军,还请火速增援!\"魏庞派出使者急切地请求道。
屈跃冷笑一声:\"我军需观察战局,寻找最佳进攻时机。魏将军不是说能独自攻下函谷关吗?怎么,现在需要我楚军了?\"
两国将领之间的不和,正如玄奇所预料的那样成为了联军的致命弱点。
城墙上,玄奇通过千里镜观察着远处的楚军动向,对商鞅说道:\"楚军暂时不会参战,这是我们喘息的机会。魏军虽然受挫,但'铁壁'军仍有战力,夜间偷袭城门可能是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商鞅点头认同:\"我也是这么判断的。我已命令守军轮流休息,确保夜间警戒。\"
玄奇看了看城中准备好的其他机关装置,自信地说:\"夜晚,正是我墨家机关发挥最大效用之时。\"
当夜幕降临,函谷关外魏军营地内,魏庞正在召集各部将领密谋夜袭计划。他知道,如果不能在楚军真正参战前取得突破,魏国在这次联军行动中的主导地位就会丧失。
\"今晚子时,'铁壁'军分三路,同时攻击东、南、北三门。即使不能攻破城门,也要吸引秦军注意,为工兵部队破坏城墙创造机会。\"魏庞下达了最后命令。
函谷关城头上,玄奇并未如常人想象的那样严阵以待,反而命大部分守军隐蔽休息,只留少数士兵值守。城墙上,一盏盏油灯被点亮,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墨家独特的\"灯阵\",每盏灯的位置都经过精确计算。
\"玄教习,敌军恐怕会趁夜袭击,我们是否该多派些守军上城墙?\"李陵将军担忧地问。
玄奇摇摇头:\"无需多虑。今晚,就让我墨家'夜明珠阵',为魏军送行吧。\"
子时刚至,魏军的\"铁壁\"部队果然悄无声息地向函谷关逼近。他们身披黑色轻甲,动作轻盈,很快就接近了城墙。
城墙上,守军似乎毫无察觉,依旧是稀稀落落的几个士兵在巡逻。\"铁壁\"军士兵暗自得意,开始架设攀爬工具。
就在此时,玄奇一声令下:\"夜明珠阵,启动!\"
城墙上的油灯突然全部熄灭,黑暗中,一颗颗经特殊处理的夜明珠从城墙上抛出,落在城墙外的空地上。这些夜明珠不仅发出刺目的亮光,还释放出一种特殊的烟雾,这种烟雾在接触皮肤后会引起剧烈灼痛。
猝不及防的魏军士兵被强光照得睁不开眼,又被烟雾熏得皮肤灼痛,顿时阵脚大乱。
城墙上,早已埋伏好的秦军弓箭手开始精准射击,三处城门同时打开,秦军伏兵杀出,对慌乱中的魏军发动反击。
这一夜,魏军损失惨重,\"铁壁\"军折损大半。
天明时分,魏庞站在军帐中,脸色铁青地看着战况报告。两天的进攻,魏军已损失近四万人,而函谷关依然固若金汤。更让他难堪的是,楚军始终按兵不动,仿佛在等待魏军的失败。
\"传我命令,全军后撤三里,重新整顿。\"魏庞不得不承认,仅凭魏军之力,想要攻下函谷关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魏军撤退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函谷关内。城墙上,商鞅和玄奇并肩而立,望着远处缓缓撤退的魏军。
\"玄教习的机关之术,确实神奇。\"商鞅由衷赞叹道,\"两天击退四万大军,仅损失不到千人,这等战绩,足以彪炳史册。\"
玄奇微微一笑:\"商大人过誉了。墨家机关术虽奇,但若无秦军将士英勇善战,再精妙的机关也难发挥作用。更何况,这不过是开始。魏楚联军主力尚未真正投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商鞅点头表示认同:\"玄教习所言极是。不过,我军已派出信使禀报陛下,相信北方前线的援军很快就会抵达。只要我们再坚持些时日,胜利必将属于秦国。\"
玄奇望向远处的楚军营地,眼中闪过一丝深思:\"魏军受挫,楚军恐怕不会坐视不管。接下来,楚军必会接手攻城任务。楚军擅长水战,我们需要防备他们利用函谷关附近的河道发动奇袭。\"
商鞅略感意外:\"玄教习对楚军也如此了解?\"
玄奇微微一笑:\"墨家重视'兼爱非攻',但并不代表我们不研究各国兵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两人正说着,忽然一名斥候匆匆跑来:\"报告将军!楚军开始调动,似乎准备出击!\"
商鞅和玄奇对视一眼,知道新的挑战即将到来。函谷关保卫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