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家启的公司上市了
2054年的清明,中原大地的麦苗刚蹿起小腿肚高,一眼望不到边,在微风里轻轻摆动。今年的雨水勤,墒情好,只要不遇到大的天灾,又是一个好收成。
天阴着,有点冷。我和儿子家启站在我爷爷,奶奶和我爸的坟前,上完香,烧完纸,磕完头,家启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惊飞了不远处树上的几只麻雀。
“爸,姥姥们和爷爷在那边能收到咱们烧的钱不?”家启问我。
“傻孩子,这就是个念想,让他们在那边不缺钱花,过得好点。”我拍拍家启的肩膀说。
从坟地往回走,家启跟我说:“爸,公司的微型核燃料电池已经成功进入市场了,反响特别好,现在好多投资公司都来找我,想推动公司上市呢。”
“真的?太好了,家启,你这可给咱老顾家争了光,你爷爷要是还活着,不知道该多高兴。”我激动地说。
回到家,院子里的香椿树已经冒出了嫩芽,我爸在世的时候,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掐些嫩芽,给我们摊鸡蛋吃。
“爸,我去给你摘点香椿芽,你给我做个香椿炒鸡蛋呗,我好久没吃了。”家启眼巴巴地看着我。
“行,你这孩子,都多大了,还馋这一口。”我笑着答应了。
吃饭的时候,家启又跟我说起投资公司的事儿。“爸,有几家大的投资公司条件很诱人,他们能提供大量的资金,帮我们拓展生产线,打开国际市场。但是上市的事儿太复杂了,我有点拿不定主意。”家启皱着眉头说。
“家启,这事儿你可得慎重,上市虽然能让公司发展得更快,但是也有风险。你得考虑清楚,公司是你一手创办的,可不能因为着急上市就乱了阵脚。”我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我知道,爸。我就是觉得这是个机会,错过怪可惜的。而且公司发展到现在,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扩大规模,研发新技术。”家启一边吃一边说。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不管你做什么决定,老爸都支持你。要是遇到什么难题,就跟老爸说,别一个人扛着。”我给家启夹了一筷子菜。
吃完午饭,我和家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村子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吠。
“爸,你说咱村以后会变成啥样?”家启突然问我。
“我也说不准,不过现在国家这么重视乡村振兴,咱村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说不定以后村里都是高楼大厦,农业也都实现现代化了。”我憧憬着未来。
“嗯,等我公司稳定了,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事儿,投资建个现代化农场,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家启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
“好啊,这是好事儿。咱村的地可不能荒了,这是咱的根。”我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爸妈在地里劳作的日子。
第二天一大早,家启就回城里的公司了。我一个人在村子里转悠,看着熟悉的街道和房屋,心里感慨万千。我在村里干了一辈子的乡村振兴事业,见证了村子的变迁。从最初的土坯房,到后来的砖瓦房,再到现在一些人家盖起的小洋楼,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路过村头的老井时,我遇到了发强子。他正在井边打水,虽然都七十多岁了,身子骨还很硬朗。
“老顾,你家启那公司听说可不得了,都快上市了。”强子笑着跟我说。
“是啊,这孩子有出息,我也没想到他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我脸上洋溢着自豪。
“你说这上市是咋回事?是不是上了市就有花不完的钱了?”强子好奇地问。
“哪有那么简单,上市就是把公司的股票拿到市场上去卖,能融到更多的资金,但是也得承担风险,要是公司经营不好,股票价格就会下跌。”我给强子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上了市就万事大吉了呢。不过家启这孩子聪明,肯定能把公司办好。”强子对家启也是赞不绝口。
和强子聊完天,我继续在村子里走着。走到村小学的时候,看到学校里的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嬉笑玩耍,我想起了家启小时候在这里上学的情景。那时候条件一般,学校的教室都是半新的楼房,桌椅也都是中规中矩的。现在好了,学校翻新了,教室宽敞明亮,还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
下午,我去地里看了看庄稼。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我蹲在地头,拔了一根麦苗,放在嘴里嚼了嚼,还是熟悉的味道。正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家启打来的。
“爸,我今天见了几个投资公司的代表,他们给出的方案都挺有吸引力的,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家启在电话里说。
“担心啥?你跟我说说。”我问。
“我怕他们只是为了短期获利,不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而且上市后,公司的管理和运营都要更加规范,压力也会更大。”家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家启,你能想到这些说明你成熟了。要不这样,你找个专业的财务顾问和法律顾问,让他们帮你分析分析这些方案,看看哪个最适合公司。”我给家启出主意。
“行,爸,我咋没想到呢。还是你有经验,我这就去联系。”家启的语气轻松了一些。
挂了电话,我心想,家启这孩子虽然事业有成,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需要我这个当爸的帮着出出主意。
接下来的几天,家启忙着和财务顾问、法律顾问一起研究投资公司的方案。我在村里也没闲着,帮着邻居们干些农活,顺便了解一下大家对乡村振兴的想法。
一天晚上,家启又给我打电话了。“爸,经过这几天的分析,我觉得有一家叫华创投资的公司方案比较靠谱。他们不仅资金雄厚,而且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规划很感兴趣,愿意长期合作。”家启兴奋地说。
“那就好,不过签合同的时候可得仔细看清楚,别被人坑了。”我提醒家启。
“放心吧,爸,律师都帮我看过了,合同条款都很公平合理。而且他们还承诺会帮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家启对这次合作充满了信心。
“行,只要你觉得行,就放手去干。对了,你说的那个建现代化农场的事儿,想得咋样了?”我问家启。
“我已经找专业的团队做了规划,等公司上市的事儿定下来,就可以着手实施了。到时候村里的年轻人就可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家启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好,太好了。咱村就盼着能有这么一天呢。”我激动得差点掉眼泪。
又过了几天,家启告诉我,公司和华创投资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上市的筹备工作也全面展开了。
“爸,等公司上市了,我接你到城里住一段时间,你也享享清福。”家启在电话里说。
“我不去,我在村里住惯了,城里的生活我不习惯。你只要把公司办好,我就高兴。”我拒绝了家启的邀请。
“那好吧,爸。你要是有啥需要,就跟我说。”家启无奈地说。
随着上市日期的临近,家启越来越忙,经常加班到深夜。我虽然担心他的身体,但也知道他是为了公司的未来在努力。
清明过后一个月,家启的公司终于成功上市了。那天,家启在电话里兴奋地对我说:“爸,公司上市了,股票开盘就涨了不少。”
“太好了,家启,恭喜你啊。这下你可成大老板了。”我由衷地为家启感到高兴。
“这都多亏了你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家启感激地说。
“傻孩子,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过公司上市了,你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可不能骄傲自满。”我叮嘱家启。
“我知道,爸。我会更加努力,把公司发展得更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家启坚定地说。
家启公司上市后,村里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大家都在议论着家启的成功,也对村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不久后,家启开始着手在村里建设现代化农场。他请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引进了先进的设备,流转了村里的土地。村民们可以把土地入股,年底参与分红,也可以在农场里打工,赚取工资。
农场开工那天,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家启请来了舞狮队,在农场门口表演。我站在人群里,看着忙碌的家启,心里满是欣慰。
“老顾,你家启可真是咱村的大功臣啊,这下咱村可有盼头了。”邻居张大爷对我说。
“是啊,这孩子没白努力。以后咱村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我笑着回答。
在建设农场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村民对土地流转的政策不太理解,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家启知道后,挨家挨户地去做工作,给大家详细解释政策,承诺会保障大家的权益。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消除了村民们的顾虑。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现代化智能农场终于建成了。农场里种满了各种农作物,还养殖了一些家禽家畜。自动化的设备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村里的年轻人也纷纷回到家乡,加入到农场的工作中。
家启还在村里办了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来给村民们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家启,你这农场建得可真好,以后咱村就靠这个致富了。”我对家启说。
“爸,这只是个开始。我还打算在村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家启又有了新的想法。
“好,你想得长远。以前我们那些厂都可重新升级改造了。只要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咋干都行。”我支持家启的决定。
在家启的带领下,村子的变化越来越大。原来旧的房屋进行了改造,村里的道路也拓宽了,还安装了智能化节能路灯。村子里扩建了文化广场,村民们晚上可以在广场上跳舞、健身,娱乐生活丰富了起来。
年底的时候,农场迎来了大丰收,村民们都拿到了丰厚的分红。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顾,今年过年可得好好庆祝一下,多亏了你家启,我们的日子才这么红火。”强子提着一瓶酒来到我家。
“是啊,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来,咱哥俩喝两杯。”我高兴地和强子喝起酒来。
酒过三巡,强子感慨地说:“老顾,你说这日子咋变得这么快呢?以前想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这都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还有年轻人的努力。咱村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我充满信心地说。
2054年的春节,村子里格外热闹。家启也回到了村里,和我们一起过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子里。
“爸,新的一年,我打算继续加大对农场的投入,引进更多的新技术,把农场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家启一边吃一边说。
“好,你放手去干。有啥需要,爸还是那句话,全力支持你。”我对家启说。
“还有,我想在村里设立一个教育基金,资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不能让他们因为没钱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家启又说出了一个新的计划。
“这主意好,教育是根本,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我连连点头。
大年初一,家启带着我在村里走了一圈。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子,家启感慨地说:“爸,我小时候就梦想着有一天能让咱村变得富裕起来,现在终于实现了。”
“是啊,你做到了。你不仅让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让乡亲们都受益。你爷爷要是在天有灵,也会为你感到骄傲的。你奶奶现在还天天夸你呢。”我看着家启,眼中满是慈爱。
在新的一年里,家启的公司和农场都在稳步发展。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的梦想在家启和乡亲们的努力下,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而我,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