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双手在屏幕上滑动,紧接着刷起了下一个短视频,
【为什么说古代生态环境比现在好,是骗人的?】
大秦位面。
千古一帝始皇帝,身穿一袭黑色的龙袍,手中握着长剑,看着远处的天幕,眼神之中满是疑惑,
“生态环境?古代生态环境不好?这不是纯属乱说吗?就拿大秦来说,这山上多的是树木和野兽,生态环境怎么会不好?”
大明位面。
朱厚照正在豹园之中逗弄着自己养的金丝雀,忽然远处出现的天幕吸引了他的兴趣,他快步走了上去,看了起来,
半晌他皱眉随即笑出了声,
“古代生态环境不好?要不要让那龙国人到寡人的豹园看看这里什么没有?”
八虎刘瑾眼底满是笑意。
陛下哪里识得百姓疾苦,这京城外面的树木都要被耗光了,还会说这生态环境好?
哪里好了?分明是太差了才对!
【凡是说,古代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的人,,那都是骗人的。
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数据,全龙国树龄在500以上的古树才棵。
你可别以为是现代人砍的,你能想象的所有树压根在古代就没有机会长大。
要知道柴,在古代可是硬通货。
古代衙门发薪水发的是柴,烧火做饭用的是柴,冶炼兵器用的还是柴。
所以在古代柴可是战略物资,穷人没钱了,去山上砍柴立马就能换钱!
杜甫说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为什么不是饿死骨呢?因为柴比填饱肚子还要难搞。
古代的山林都是有主的,被掌握在有权有势的人手里,穷苦百姓敢去偷柴,人家就敢打断你的腿。】
在大唐这个位面里,李世民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柴米油盐,这看似平凡的生活必需品,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李世民感慨地说道,“而其中,柴更是排在了首位!
对于老百姓来说,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柴,他们无法生火做饭,无法取暖过冬。”
他的眉头紧锁,继续说道:“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那些森林资源,本应是属于所有人的,但却被有权有势的人所占用。老百姓们失去了获取柴的途径,冬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难熬的季节。”
李世民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痛心,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却也感到自己在面对这种局面时的无力。
大明位面,洪武年间,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朱元璋站在巍峨的泰山之巅,极目远眺,远处的天幕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他的脸色异常沉重,仿佛被一片乌云笼罩。朱元璋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那时的他生活贫困,连地主家的一点柴火都用不起,仅仅因为使用了地主家的一点柴火,就被打得半死。
“柴米油盐!”朱元璋喃喃自语道,“这柴啊,才是百姓生存最重要的东西。冬天可以取暖,让人们抵御严寒;可以做饭,为人们提供温饱;还可以盖房子,给人们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这生活之中,处处都要用到柴啊!”
他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回忆起了那些艰苦的岁月。然而,当他的目光再次落在远处的天幕上时,心中却涌起了一股疑惑。
“只是,这后世之人他们不用柴吗?”朱元璋皱起眉头,凝视着那片茂密的树林,“怎么这泰山上会有这么多树木?这么多树都是从哪里来的?”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各种猜测和疑问,这些树木的存在让他感到十分费解。在他的认知中,树木是宝贵的资源,应该被合理利用,而不是像这样肆意生长。
【为什么古人在饥荒的年月,眼看就要饿死了,却不去想办法上山打猎下水摸鱼?
首先说一下,饥荒这个东西不是一下子来的,他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
等大多数人扛不过去的时候,要去抓鱼打猎的时候,基本上能见的野物都被抢光了。
你也就只剩下了树皮和观音土,其次打鱼和捕猎都是需要技能和体力,在那个饿的站不起来的状态下,你得到的猎物能不能弥补你失去的体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