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林尘此言一出,如同投下一枚石子,顿时激起千层浪。朝臣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怀疑、不解、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王尚书率先站出来,指着林尘怒斥道:“林大人,你这是何意?刘太师等人公然谋反作乱,罪不容诛,你竟要招安他们?置我大周律法于何地?置天下百姓于何地?”
赵侍郎也站出来附和道:“是啊,林大人,你可要想清楚了!招安容易招祸患,若是养虎为患,后患无穷啊!”
一时间,反对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林尘却面色平静,不为所动。他环视四周,目光锐利如鹰隼,仿佛洞悉一切。待众人稍稍安静后,他才不疾不徐地开口说道:“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本官知道,你们心中都有疑虑,但请听本官一言。”
林尘的声音并不高亢,却字字清晰,传遍整个大殿。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刘太师等人虽然犯上作乱,但其势力根深蒂固,若要彻底剿灭,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动乱,百姓也会深受其害。如今我大周刚刚平定内乱,百废待兴,实在不宜再起战火。招安,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荒谬!”王尚书怒气冲冲地反驳道,“林大人,你这是妇人之仁!刘太师狼子野心,岂会真心归顺?若是招安,只会助长他们的气焰,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王大人所言极是,”林尘不慌不忙地回道,“但本官并非毫无准备。招安只是第一步,本官自有办法瓦解他们的势力,让他们再也无法兴风作浪。”
林尘语气坚定,胸有成竹的模样让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官员开始动摇。然而,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傍晚时分,林尘回到府中,谢婉早已备好香茶,等候多时。见林尘面色凝重,谢婉心中担忧,轻声问道:“大人,今日朝堂之上,可是发生了何事?”
林尘轻轻摇头,将谢婉揽入怀中,低声道:“无事。只是朝中那些老家伙,冥顽不灵,不肯接受招安之策。”
“大人,”谢婉抬起头,眼中满是担忧,“婉儿觉得,招安一事,还需从长计议。刘太师等人野心勃勃,若是假意归顺,岂不……”
“婉儿,你放心,”林尘打断谢婉的话,语气温柔却坚定,“我心中自有分寸。招安,只是第一步……”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要让刘太师等人,彻底臣服于我!”
几日后,皇帝召见林尘,屏退左右,只留孙太监一人侍立一旁。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林尘,缓缓开口说道:“林爱卿,关于招安一事……”
皇帝语气中带着几分犹豫和担忧,“朕并非完全反对你的计划,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不得不慎重啊。”他轻叹一声,“刘太师等人盘踞一方多年,势力不容小觑。若是招安不成,反而让他们有机可乘,后果不堪设想。”
林尘躬身道:“陛下明鉴,微臣对此也有所预料,因此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微臣保证,定会将一切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皇帝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朕便信你一次。但你要记住,此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微臣遵旨!”林尘心中一喜,他知道皇帝这番话,意味着他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支持。
离开皇宫后,林尘立刻秘密召见了李将军。李将军是镇守边关的大将,为人正直忠义,深得皇帝信任,也是林尘少数可以完全信赖的人之一。
“李将军,陛下已经同意了招安计划,接下来就需要你的协助了。”林尘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递给李将军,上面清晰地列出了招安的条件、步骤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李将军仔细阅读着计划书,眉头微微皱起,“林大人,这招安条件不可谓不苛刻,刘太师等人真的会答应吗?”
林尘淡淡一笑,“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如今朝廷大军压境,他们已是穷途末路,除了接受招安,别无他法。”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当然,如果他们不识抬举,我们也不介意将他们彻底消灭!”
李将军点头表示理解,随后两人就招安的细节进行了详细的商议。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监控措施,确保刘太师等人即使表面上接受招安,也无法再掀起任何风浪。
一切准备就绪,林尘派人前往刘太师军营,正式提出招安。几日后,刘太师派人送来回信,表面上答应了朝廷的条件,表示愿意接受招安……
刘太师的回信如同一块巨石,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主和派欣喜若狂,认为这是天大的喜事,纷纷歌颂皇帝英明神武,也对林尘的功绩大加赞赏。而主战派则忧心忡忡,王尚书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刘太师等人狼子野心,此次诈降不过是缓兵之计,一旦让他们进入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两派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皇帝最终还是采纳了林尘的建议,同意招安刘太师,但同时加强了京城的防卫,并暗中调集军队,以备不时之需。
得到皇帝的首肯,林尘立刻着手准备招安事宜。他深知此事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刘太师老谋深算,绝不会轻易就范。于是,他一面安排人手与刘太师的人接洽,商议招安的具体细节,一面暗中派出密探,潜入刘太师军营,打探虚实。
不出所料,刘太师表面上答应招安,实则暗中调兵遣将,积极备战。他还秘密联络了一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官员,准备里应外合,趁机发动叛乱。
“大人,刘太师的军营中最近多了许多陌生面孔,而且他们还在加紧操练,似乎在准备一场大战。”林府书房内,一名黑衣密探单膝跪地,向林尘禀报着打探到的消息。
林尘听罢,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他知道,自己的猜测没错,刘太师果然没安好心。
“密切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来报!”林尘沉声吩咐道。
“是!”黑衣密探领命而去。
送走密探,林尘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在这场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起身走到书桌前,铺开一张地图,仔细研究着京城的布防情况。同时,他也加强了自身的安全防范,府中侍卫增加了一倍,各个角落都安排了暗哨,以防万一。
几天后,刘太师派人送来消息,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不日便可启程前往京城接受招安。林尘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开始调兵遣将,准备给刘太师一个“惊喜”。
招安仪式定在三日后的午时,地点设在城外的祭天台上。这天一大早,林尘便穿戴整齐,带着一队人马,前往城外迎接刘太师。
到达祭天台时,刘太师等人已经等候多时。他身穿朝服,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远远地就向林尘拱手行礼。
“林大人,别来无恙啊。”刘太师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林尘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刘太师身后的队伍。他注意到,这些人虽然穿着普通士兵的衣服,但眼神凌厉,步伐沉稳,显然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刘太师说笑了,本官一切安好。”林尘淡淡地说道,“倒是刘太师,一路辛苦了。”
“呵呵,为陛下分忧,臣不敢言苦。”刘太师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林大人,请吧。”
林尘微微点头,迈步走向祭天台。然而,就在他即将踏上台阶的那一刻,他突然停下了脚步,目光锐利地扫过刘太师身后的队伍。
“刘太师,”林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身后的这些人,似乎不是来接受招安的吧?”
林尘话音刚落,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刘太师脸色骤变,他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指着林尘厉声喝道:“林尘,你早就知道了?!”
“不错,从你答应招安的那一刻起,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林尘依旧站在原地,神色平静,仿佛这突如其来的风暴与他毫无关系。他缓缓抬起右手,指向刘太师,语气冰冷,“你以为你能骗得过我吗?你以为你能逃得出我的手掌心吗?”
“哈哈哈!”刘太师仰天长笑,眼中满是疯狂,“林尘,你太小看我了!我承认,我低估了你的能力,但是,你也太高估你自己了!你以为就凭你带来的这些人,就能阻止我吗?今天,我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
刘太师话音未落,他身后的“士兵”们纷纷撕开伪装,露出里面精良的盔甲,手持明晃晃的刀剑,杀气腾腾地将林尘等人团团包围。
“保护大人!”林尘身后的侍卫们见状,立刻拔出武器,护在林尘身前,与刘太师的人马展开激战。一时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杀!一个不留!”刘太师疯狂地嘶吼着,指挥着手下人马向林尘等人发动猛攻。
面对敌众我寡的局势,林尘没有丝毫慌乱,他从容不迫地指挥着侍卫们抵抗,同时,他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周围的地形,寻找着突破口。
“大人,我们被包围了,突围出去吧!”侍卫统领焦急地喊道。
“不急。”林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戏才刚刚开始。”
他猛地抬头,看向远处的天空,那里,一支黑色的军队正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涌来,旌旗猎猎,杀气冲天。
“那是……”刘太师脸色大变,眼中充满了恐惧,“禁……禁军?!”
“没错,是禁军。”林尘的声音冰冷无情,“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计划吗?你以为我真的会毫无防备地来赴你的鸿门宴吗?”
他早就料到刘太师会玩诈,因此暗中调动了禁军,埋伏在附近,只等刘太师露出狐狸尾巴。
随着禁军的加入,战局瞬间逆转,刘太师的人马节节败退,最终被全部歼灭。刘太师也被生擒活捉,五花大绑地押到林尘面前。
“林尘,你……你不得好死!”刘太师满身鲜血,状若疯魔,对着林尘破口大骂。
林尘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彻骨的寒意:“刘太师,你以为,你真的是败给了我吗?”
他蹲下身子,靠近刘太师耳边,低声说道:“你错了,你其实是败给了你自己,败给了你的野心和贪婪。”
说完,他站起身,不再理会刘太师的咒骂,转身走向远处,留给刘太师一个冰冷的背影。
“大人,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侍卫统领走上前来,低声问道。
“清理战场,将刘太师的余党,全部……”林尘说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他的目光落在一个被杀死的士兵身上,那士兵的手中,紧紧地攥着一块玉佩,玉佩上雕刻着一个奇怪的图案。
林尘眉头微皱,伸手将玉佩拿起来,仔细端详,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大人,怎么了?”侍卫统领察觉到林尘的异样,开口问道。
“这块玉佩……”林尘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好像在哪里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