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权近再怎么不相信,周围大明文武的嘲笑声却也不会停下。
那一声声的嘲讽,让他几乎要陷入梦魇之中。
最后直到王钧的声音传入耳中,这才让权近勉强清醒了过来。
“狗贼!你以为大明还是以前的大明?就是以前的大明也不是你这种狗贼那点浅薄知识就可以随意炫耀的地方。”
这句话就像是一柄锋利的匕首深深扎入到他的心脏之中,瞬间让权近面色变得潮红起来。
他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便是自己的儒学成就,虽然不一定能够比得上中原的名家,但称一声大儒也不为过吧?
可偏偏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如今却是被一个丧家之犬如此贬低。
偏偏他还不敢反驳,只能憋屈地咬着牙暗暗记下。
大明能灭了千年孔家,杀他一个外邦儒家之人会犹豫吗?
权近这么多年学习儒家经典可没有将脑子学傻,要不然他也不会跟随着李成桂造反了。
只不过一时半会没法接受自己的精神信仰就这样崩塌罢了。
朱权端坐龙椅之上,看着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模样,无趣地摇了摇头。
手指在龙椅扶手轻轻扣动几下,朝堂之上各种嘲讽之声瞬间平息,宛若风暴之后的海面彻底见不到一丝涟漪。
“来人,将咱们这位大儒扶起来说话。”
“是!”
当即有金殿武士走了进来,一左一右将权近从地上架了起来。
朱权目光再次落在权近身上,问;“权近,你刚才说代表李成桂而来,所为何事?”
心神已经被夺。
权近此时只能勉强支撑着自己的精神,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猜测朱权话中深意。
所以只好如实回道:“启禀陛下,外臣…外臣奉大…李成桂之命前来大明是为了议和。”
说完勉强撑起脑袋,希望看到朱权点头。
但朱权却是没有丝毫点头的意思,反而是冷冷的嗤笑出声。
“呵~”
“议和?他李成桂以什么身份和朕议和?反贼还是藩属国的王?”
听到这话的权近慌忙解释道:“陛下,不是的。李成桂虽然造反,可此乃民心所向啊!”
“朕问你李成桂是为何造反了吗?”朱权声音突然拔高。
浑身瞬间散发出一股霸道无匹的气势;“就算是民心所向又如何?高丽王室乃我大明认可的藩属国统治者,哪怕就是真在藩属国惹得民怨沸腾那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李成桂私自取代我大明任命的王室,可想过后果?可有请示过大明朝廷?”
“没有,据朕所知,他李成桂从没有做过任何一件;所以朕完全有理由认为李成桂是没有将大明放在心上……”
“如此一个无君无父之辈,他有什么资格派人来和朕议和?”
……
霸道,无与伦比的霸道。
分明就是在说我大明皇室任命的管理者,哪怕是千夫所指、万人唾弃,那也只有我大明才能惩罚。
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动他们一根汗毛,否则就是反贼,大明将不予认可。
噗~
权近终于还是没忍住,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如今的大明皇帝竟然会如此霸道,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就是将藩属国也当成了大明的领土,不容许任何人的染指。
“不…陛下!高丽虽然是大明的藩属国,可中原自古就有天朝不干预藩属国内政的习惯,您不能这样做。”权近还在挣扎。
甚至试图用中原王朝千年来的传统说服朱权。
可惜,他却是根本不知道朱权对那些所谓的传统弃如敝履。
什么狗屁不干预藩属国内政,若是连藩属国的内政都不能干预的话,那还要藩属国做什么?
年年给他们返还十倍的赏赐,还是学李世民享受所谓的万国来朝,最后却是屁好处都捞不着?
朱权可是经历过后世老美霸权时期的,自然才不会学李二的沽名钓誉。
藩属国既然承认归顺,那就他妈是大明的领土,甭管是在内陆还是海外,只要敢不听话那就揍到听话。
“呵!看来你还挺懂我中原文化的嘛!”
朱权又是一声冷笑;“可惜,你学的那些都是儒家之言,朕学的是外王内圣之法,所以收起你的小心思,朕可没有时间在这和你玩道德绑架那一套。”
“现在朕给你两个选择,一是立刻滚回高丽半岛去告诉李成桂,让他自己绑了自己前来南京受刑;二是朕给你一条生路,去北方跟随朕的大军,若是能有所建树的话朕或许最后灭杀李成桂集团的时候还会给你的家人留一条生路。”
“我…我选第二条。”权近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便直接做出了选择。
当然这是人求生的本能。
要不然他总不能真回去指着李成桂的鼻子,让对方自缚前来南京受死吧?
真要是那样李成桂死不死他不知道,但他和他的家族绝对会先李成桂一步而去。
“哈哈哈!”
满朝文武皆是发出嘲笑声。
甚至不少人在心中鄙夷,果然不愧是‘大儒’贪生怕死的样子还真和孔家人如出一辙。
要不是顾及詹徽等一些儒家官员的脸面,恐怕真会有人直接说出来这句话。
很可惜,权近听不见。
但他却是知道一件事情,那便是如今的大明已经和之前的大明……
不,应该说和中原千年来的所有王朝都不一样了。
在朱权统治下的大明不再是曾经那些虚伪、好大喜功的王朝,反而是霸道、强硬、贪婪的帝国。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或许就是儒家消亡真正的原因所在。
常年研究儒学的权近很是清楚,儒学和如今朱权的执政方针是完全南辕北辙的两个方向,双方水火不容之下一方消亡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在权近心中思绪无不混乱的时候。
朱棡突然从朝班之中走了出来,嬉笑着对着朱权拱手道:“陛下,藩王联军已经准备就绪了,什么时候可以出发前往安南平叛?”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权近心头又是一颤,也更加确定朱权走的绝非儒家冠冕堂皇的怀柔之道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