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近日听闻有人频繁前往各位爱卿府上,不知可有此事儿?”
次日,大朝会。
在讨论完要事之后,朱权突然笑盈盈地看向朝臣问了这么一句。
原本他是想看看有没有大臣出来帮朝鲜说话的,可惜竟然一个都没有。
也不知道是李成桂送的礼太少,还是这些家伙真都这么忠心耿耿。
既然没有大臣站出来,那就只好由朱权主动询问了。
只是这句话却是给好些大臣吓得双腿都在颤抖……
无他,只因为曾经的老朱要收拾人之前经常就是这样的表情。
此时虽然坐在龙椅上的已经不是朱元璋,可对他们来说父子两人还真有几分相似。
“陛下,昨日朝鲜又派来的使者的确是前往微臣的府上,不过却只是上门和微臣论儒学之道。”傅友文作为政务院院长自然第一个站了出来。
说完恭敬地弯着腰,等待着朱权发话。
紧接着又有人从朝班之中走了出来。
其中便有铨选部的刘嵩、工业部张紞、鸿胪寺陈敬、纪律院詹徽和齐泰也在其中。
可以说几乎囊括了如今大明三品以上所有的儒学官员。
詹徽和齐泰二人更是主动表示权近所送之礼物已经让人记录在案封存了起来,请朱权定夺。
“呵呵!朝鲜?”
朱权并没有追究礼物的事情,这点小恩小惠他还并没有放在眼里。
当然锦衣卫早就记录在案,若是某些人因此就抱着侥幸不去纪律院上交的话,那以后可就得小心行事了。
很多事情皇帝不说,并不代表就是默许你那样做。
若事事都需要皇帝过问,那么朱权又何必重新构建朝廷秩序?
“朕承认他们的存在了吗?就敢以使者自居,朕倒是要看看这所谓的使者是个什么鸟样,还敢主动找朕的大臣探讨儒学。”
“来人,将人带上来。”
不多时,便有小黄门引着一名须发皆白的男人走入奉天殿。
权近走到大殿中央便是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了下去,对着御阶之上山呼万岁。
而他得到的回应却是满堂的寂静。
没有“平身”没有询问,甚至就连呼吸声都似乎听不见。
匍匐在地上许久,权近感觉自己的老寒腿都快要犯了,这才心中忐忑地微微抬头打算看看情况。
刚一抬头便见一张年轻的不像话的面孔正笑盈盈地打量着自己。
可他却是从笑容之中感受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威压,似乎让他的脊柱都彻底打不直了。
慌忙的再次拜服下去,口中诚恳道:“外臣朝鲜王国使者权近,叩见天朝上国皇帝陛下。”
终于有声音传入了他的耳中。
如金如玉又裹胁着金戈铁马的感觉;“嗯?朝鲜?哪来的朝鲜王国?”
权近闻言差点双眼一翻昏死过去。
大明皇帝这是不打算承认朝鲜的存在,难道就没有丝毫和谈的机会吗?
还是故意吓唬自己,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权近不明白,也猜不透,更加不敢去猜。
飞快在脑中思考一番,赶忙重新叩首。
“外臣权近,原高丽王朝礼部侍郎,特代表李成桂朝见天朝上国皇帝陛下,恳请陛下赐予天恩。”
“呵!你倒是奸猾得紧,不愧是儒家之人。”一声冷笑之后,终于是听到了如天籁般的声音;“平身吧!起来回话。”
“是…谢陛下隆恩。”权近慌忙又是叩首。
随即颤巍巍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低着头不敢去看御阶之上的风景。
朱权见他这幅模样,忍不住嘴角扬起一抹轻蔑的笑意。
目光却是落在了藩王队列中最末尾的位置;
“王钧。”
“微臣在。”王钧赶忙从朝班之中走了出来。
目光在权近身上扫了一眼后,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权微微点头,对王钧的态度很是满意;“你作为高丽王,可认识眼前之人?”
“认识。”王钧点头,有几分咬牙切齿,又有几分鄙夷道:“此人的确乃是我高丽王朝曾经的礼部侍郎,家兄见其儒学造诣颇为不错便对其委以重任,可谁知他却是狼心狗肺、忘恩负义,跟随奸贼李成桂一同造反,谋夺我王氏王国。”
说到最后,王钧恶狠狠地朝着权近瞪了一眼,‘噗通’跪了下去。
“微臣诚恳陛下为高丽做主,诛杀此贼。”
噗通~
权近闻言再也无法保持,一屁股跌坐在金砖之上,面色更是苍白无比。
他怎么也没想到王钧不仅已经逃到了大明,而且还得到了大明皇帝的承认,重新封了高丽王。
看大明皇帝对王钧的态度,自己今天恐怕是要凶多吉少了。
不过片刻之后,权近并没有听到朱权让人将自己拖出去处以极刑的命令,心中再次升起些许希望,再次壮着胆子朝着御阶之上看去。
就见朱权脸上挂着鄙夷正在审视自己。
心中慌乱,口中却是丝毫不慢。
“陛下,还请陛下开恩!外臣也是迫不得已才会背叛大王,外臣…外臣精通儒学之道,可…可以为大明马首是瞻。
只要陛下开恩,外臣愿献出刚完成的儒家着作《五经浅见录》为大明儒学添砖加瓦……”
说到最后,语气竟然多了几分倨傲。
就好似他能写出《五经浅见录》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一般。
可他的声音刚刚落下,迎来的却不是大明文武的崇拜和佩服,反而是一阵讥讽的嘲笑声。
“哈哈哈!真是可笑,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会有人如此痴迷儒家?”
“《五经浅见录》?这是什么玩意?如今孔家都灭了,他莫非是傻子不成?”
……
听到嘲笑声的瞬间,权近就好像是被人施展了定身术一样。
瞳孔无限放大,好似听到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
口中无意识地喃喃有声;“儒家?孔家灭…灭了?这怎么可能?没了儒家,大明如何治国?”
权近还记得自己几年前游学到孔家拜访见到过的盛景,那简直就是对他这辈子三观的一次冲击。
无数的儒生、高官恭敬朝拜孔圣,更是对孔家之人毕恭毕敬。
听说就连当初的大明皇帝陛下,都需要对衍圣公客气三分。
怎么这才几年时间,辉煌上千年前的孔家突然就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