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
姜子牙颓然的坐在了地上。
石锤了!
这根本就不用博主证明,只要提一提料民太原,以姜子牙的智慧,他就秒懂了。
“为什么,老姬家有这样的妖孽,不公平啊!”
..............
【想必大家都清楚了,周宣王才是第一个进行兵役改革,进行军队制度改革的人。】
【他进行改革的证据,就是料民于太原,而这,也是现代学者普遍承认的观点,都认为这是兵役制度从民军制,向征兵制过渡的标志性事件。】
【既然知道了,是周宣王干的这件事,那咱们就应该在征兵制这个千古恩泽上,给周宣王,再加30分!】
【而在兵役制度上,只能给周宣王加10分。
为什么呢?
因为兵役制度的方向性探索,史书上没有显示出来,是周宣王干的。
也没有相关的社会描述。
也许后期他真的做了,但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全被那些史官给抹杀了,而兵役制度的改革,最大的贡献,就是方向性探索。
史官们抹杀了周宣王的功劳后,又说兵役制度的改革,以及军兵制度的改革,都是西周时期的功劳。
这就是既不想承认周宣王功劳,又想证明姬周的强大,可以说是既要又要了。】
【我只能说,是姬周的这种思想再一次害了自己的天子。】
【而晋文侯姬仇在这两件事上的分数,应该都是20分,因为这两件事情都不是晋文侯姬仇发明的,而是姬仇在这两件事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所以分别加20分贡献分,最后能得40分!】
(我去,这个就有点意难平了!周宣王被后世的儒家史观坑的太惨了!)
(对呀,如果周宣王把分数都加完,那妥妥就是商周第一王了,现在感觉分数差不多就够了。)
(好期待皇帝君王榜单的更新。)
..........
大明,
嘉靖都忍不住嘴角上翘,
“诸位爱卿,你们还说兵役制度的改革,军队制度的改革,这都是晋文公重耳的功劳,你们真是一点都不会想着周宣王!”
“到底是谁在偷谁的功劳?”
“是你们想偷周宣王的功劳给晋文公重耳吧!”
“可怜的周宣王,横推无敌,为百姓造福,深彻的进行变法,到最后不但被贵族刺杀了,而且还让史官从史书上抹掉了他的功劳,这就是你们对待他的方式?”
“知道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当昏君,当暴君吗?”
“就是因为做好了你们不会去称赞,做的不好,你们反而要去吹捧!”
“付出和得到不对称啊。”
什么叫做得好?
不给我们当官的谋福利,这叫好人?这绝对是昏君呀!
文臣愤怒。
...........
大唐
程咬金拍着科举学子们的肩膀怪笑道:
“继续诋毁晋文侯姬仇啊!怎么全都成哑巴了?你们不是挺喜欢张冠李戴的吗!”
“一边喊着,史书上都说了,西周进行了兵役改革和军队制度的改革,一边又说这是晋文公重耳的功劳。”
“感情史书在你们眼中也是个屁,能用的话就用,你用不了就扔一边了,西周时期和晋文公重耳时期差了多少年?你们心里没数吗?”
他们被骂的一个个低下了头,因为这两句话都是他们说的。
主打一个为了黑,什么话都敢说,脑子可以暂时扔一边去。
有些科举学子就开始挑刺了:
“虽然晋文侯姬仇的改革貌似很厉害,但实际却不怎么样。”
“所有奴隶都可以当兵,而奴隶又属于奴隶主,这就等于增强了贵族的实力!”
“用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为他人做嫁衣!”
“晋文侯姬仇,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为曲沃代翼埋下了祸根。”
“其实想一想晋文侯姬仇也不怎么样。”
“对对对,看似厉害,其实不怎么样,改革的不够彻底。”
........
北宋,
司马光也发表了相同的见解。
“晋文侯姬仇到底棋差一着,还是不能够解决军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他让所有奴隶都能当兵,这岂不是壮大了贵族的实力,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如果晋文侯姬仇有幸能够得到一本资治通鉴,他一定不会让曲沃代翼的事情发生。”
得了吧!
现在读书人都不太相信司马光的话了,你那个资治通鉴真能看吗?
跟历史都不一样,还能指导别人越来越聪明?
你连历史的底层逻辑都说错了。
这样的东西,只会让人越来越降智,除非你反着读。
.........
(博主,有一说一,晋文侯姬仇的改革,虽然很厉害,但我总感觉,强大的军队反而走向了失控的边缘呢?)
(对啊,我也感觉,晋文侯姬仇跟诸葛亮还是差一点的,还是给后代埋下了地雷。)
陈勇摇了摇头。
【为什么你们总是有这种错误的感觉呢?就是因为你们没有好好读历史!】
【而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就是晋文侯如何去根治这种麻烦。】
【全民当兵,也会让贵族的实力大增,因为这些人很多还是贵族的奴隶。】
【面对这种问题,晋文侯姬仇又要出什么奇招呢?】
【这就不得不说,晋文侯姬仇的第10个千古功业。
这个功业是什么名字呢?
叫做:军队王有制改革,也叫军队国有制改革。】
(我去我去,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这个改革可就太牛了!)
(应该没错的,一听这名字,大概就知道了内容。)
(姬仇这是要封神的节奏啊!)
.........
同一时间,所有皇帝,大臣,太子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
因为他们跟弹幕一样,都想到了一个让人心神震撼的答案。
而天幕中也缓缓给出了答案,新的画面出现了。
晋国·翼城。
杜伯儿子看着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最后摸着下巴,“臣总觉得还差点什么。”
“你说!”姬仇做出一个请的姿势。
“主君,要知道,奴隶可是属于奴隶主的,就算是奴隶可以在战争中获得钱财,给自己赎身,脱离奴隶主,但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在这期间,奴隶主的势力会大增的。”
“要知道,天子附庸的附庸,不是天子的附庸,同理,主君您附庸的附庸也是不您的附庸。”
“贵族公卿完全可以架空主君啊!”
杜伯的儿子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姬仇哈哈大笑:“你错了,这是以前,等孤的军队改革完毕,这些弊端就没有了。”
“我要让你代表孤,向整个晋国征兵!”
“直接越过公卿贵族!”
“那么这些兵,该算是谁的兵呢?还是贵的兵吗?”
杜伯儿子瞪大眼睛,原来,姬仇早就想好了。
【对,晋文侯姬仇的改革,是推行了军队王有制的改革,也可以说是军队国有制。】
【在晋文侯之前,军队是属于谁的呢?】
【贵族用一句,你天子的附庸的附庸,不是你天子的附庸,从而把自己领地上的军队,全部变成了诸侯的私兵!】
【在晋文侯之前,可以说军队的所有权性质,是属于奴隶主的,是属于私人性质的军队!】
【这就是分封制,这个制度所带来的必然缺陷,军队根本就不是国家的!】
【甚至天子六师,商王六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属于国家的,而是属于天子家族和商王家族的家族私兵。】
【这种军队不属于国家,而属于某一个家族的做法,就造成那个时代有家无国的概念!】
【因为国可以破,只要家族有私兵,他们还是一方诸侯。】
【而这种军队的所有权模式,就是分裂的根源!】
【每一个拥有实权军队的诸侯,都可以裂土封王!】
【当时有眼光的人肯定看到了这种弊端,所以才出现了兵役的改革,军队制度的改革,而这两个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改变军队所有权性质!】
【而征兵制跟民军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就是,是由谁来征兵的问题。
民军制征兵的时候,是天子先向贵族征收兵役。
也就是向民这一级的贵族征兵役。
而这些贵族,会发动自己的奴隶,建出成建制的军队,来参加天子的战争,所以,这些军队都是贵族的私兵!
他们在天子的部队中是没有编制的,天子也不能越过诸侯指挥他们。】
【而征兵制征兵的时候,则是代表国家,直接越过了贵族,向最底层的奴隶征收兵役,那么这些兵是谁的兵呢?
从所有权来讲。
是君主和国家的!】
【既然军队是属于国家和君主的,那么公卿家族,要想调兵,就得需要得到君主和国家的授权!】
【而这个授权是什么?就是将军的官职,就是调兵的兵权,就是你们认知中的虎符!】
【别看你贵族拿着虎符,可以调动军队,但,有一个人不用虎符,也可以调动军队,那就是君主!因为军队是属于他的!贵族拿着虎符只是代理了君主的权力。】
【而且,君主手上还有另外一半的虎符,他可以交给其他人,也可以调动军队。】
【因此,晋文侯姬仇的三军六卿制,看似把兵权交给了6个卿士,但,兵权的另一半,虎符的另一半,以及军队最终的归属权,全都在晋文侯姬仇的手中!】
【他对军队有最高指挥权,最终所有权,和最终解释权。】
【这就完成了,军队的高度集权!】
【完成了,把军队从私人性质,转变为君主制和国有制。】
【这才是揭开了整个炎黄历史新篇章的变法!】
【他是中央集权大一统帝国制度的最基础的制度!】
【完成了从诸侯控制兵权,到君王控制所有天下所有兵权的转变,只要这个制度落实下去,最后,私人拥有军队,就是非法武装。】
【没有这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的帝国,就是无根之萍!】
【现在,你觉得晋文侯姬仇,怎么样?】
【他有没有立下制度的漏洞让你钻呢?】
【你觉得历史哪个人物可以凭借智慧完全凌驾于他之上呢?】
【说他是炎黄智慧的天花板,谁赞成,谁反对呢?】
...............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明天就是最后盘点的时候,看晋文侯姬仇能得多少分,周宣王最后能排君王的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