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他带着长大的弟弟。
“我明天就去找村长说说。”
“好,大哥说话算话。”胡广杰心里吃了颗定心丸。
胡孝义什么德行他还是知道的。
刚才胡林在的时候,胡孝义没吭声,就是代表站在胡林那边。
现在又答应下来,就表示一定会去。
能左右胡孝义决定的人,是胡林。
他算是看出来了,胡孝义现在变得是个只听胡林话的人。
他们不好拿捏了。
胡广杰带着孙芳芬离开。
李爱花听到胡孝义的话,敲了敲胡林的门。
胡林给她开门让她进来。
“闺女,你爸说明天去。
那我待会去跑趟杨家,跟他们说说情况。”
胡林点点头。
下午,李爱花趁人不注意,溜进了杨家。
跟许翠耳语了一番后,又偷摸儿的回家去。
第二天胡孝义去的时候,果然被杨井骂了个狗血淋头。
胡孝义后又心情沉重的回胡家,告知了他们杨井的原话。
杨井说他只是个村长,连个正经的官儿都算不上。
凭什么会觉得他能救出胡富?
二房两口子听了自然不信。
他们付了那么大的代价,顶着胡春生再不喜欢胡富的风险,让他们大房帮忙。
结果说不是官儿,帮不上忙。
这不是借口是什么?
孙芳芬拽着胡孝义骂。
胡林那个贱人,肯定是她跟村长说了什么。
让他们希望落空,还搭上了胡富的名声。
她和胡林不共戴天!
好心帮忙却被反噬,说的就是胡孝义。
自己造就的因,苦果也只能自己扛着。
胡孝义被打骂出了胡家,周围的邻居听见动静儿,都出来看热闹。
胡孝义顿时觉得面上无光,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在一众好奇的目光中,胡孝义灰溜溜的回家了。
之后没多久,收割冬麦的时候,胡军背着行李回来了。
三房俩口子高兴得就差落泪了。
高如琼拉着胡军左看右看,见胡军既没瘦,精神头儿也挺好,这才放心下来。
曹招娣也跟着凑热闹,不过一家人没什么人搭理她就是。
叙完旧,胡军才说了这次他回来要办的事儿。
一是去学校找他的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写介绍信,证明他在校期间品学兼优。
二是要让村长给他写封举荐信,说他是否在集体劳动中表现优秀。
这样他就能继续读书,不用下乡插队去。
听到这两个要求,三房俩口子这才彻底把心放回到肚子里。
“还好咱家的孩子在放假时都在下地干活,不然今后都不能读书了。”
高如琼喜极而泣。
胡春生也很欣慰,胡家总算保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苗苗下来。
二房的两口子听到这两样要求,眼里又冒出了希望。
这两样,他们儿子也具备。
“军子,是不是你三堂哥这样做后,也能回学校继续读书去?”
孙芳芬急切的问。
“我不知道,我老师说我这种属于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对待。”
具体的,胡军没细说。
“这有啥特殊的?不都是大学生吗?”
胡广杰也着急的问着。
“我老师说,我这今年去的,不应该被波及。
像那种参加过的,就必须得下乡插队进行再教育。
具体是参加什么,老师没说,我就不知道了。”
胡军见二房两口子依旧不依不挠,于是点了点他们。
当初胡凤凤结婚,胡富来信说过,他在参加什么活动。
因为这事儿回来不,所以没能去参加胡凤凤的婚宴。
这件事儿,家里人都是清楚的。
孙芳芬听后想起胡富寄回家的信,直接站不稳,一屁股坐到地上。
“怎么会?是不是哪里搞错了?”孙芳芬喃喃自语。
胡广杰也是摇摇欲坠要站不稳。
胡春生这下知道,胡富是彻底没救了。
村长开会的时候就说过,是上头的安排。
胡富又是那种点名必须要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怎么可能还能回原籍。
他们这段时间的挣扎简直像个笑话,难怪三房至今没有回信。
怕也是知道内情。
胡军看着几人的神情,识趣的没说话,带着一家人回屋去。
第二天,胡军就去找了胡林。
胡林看到胡军,感到有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她带着胡军往山上去。
两人静默的走了一段路,最后还是胡军憋不住先开了口。
“你就不好奇,我为什么没下乡插队吗?”
“因为你聪明。”这有什么好奇的。
足够聪明的人,是可以打破规则的。
“你也很聪明,比我聪明多了。”
胡军侧头看了眼神情散漫的胡林,
“你聪明得让人感到可怕。你简直像个先知,能预知未来。”
他刚入学的时候,教育系统几乎停摆。
导师告诉他,他们都会下乡插队去,只是早晚的问题。
读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去了就回不来了。
那时候他才知道,胡林为什么会说那些话。
那一刻,后知后觉的他,坐在教室,听到导师的讲的话,手脚冰凉。
他再一次的感受到了胡林的可怕之处。
“既然这样,那你不觉得你现在很危险吗?”
胡林散漫的恐吓胡军,
“大青山,是一处不错的埋尸地。保准他们找不到你的尸体。”
胡军没有理会胡林的话,他要是接话,就得跟着胡林的节奏走了。
而是抛出新的问题,“想知道我是怎么留下来的吗?”
“说说看。”对于未知的事情,胡林还是有些兴趣的。
“我解出了一道数学题,我现在的老师要带我,所以让我回家开证明。
我回去后,他会直接把我带在身边教我,并带着我搞科研。”
胡军说着,语气上扬,想要胡林表扬他一番。
胡林听到是这个原因,停下了脚步。
正眼看着胡军,“你真的很聪明。”
几句话,胡军就成功的增加了自己在她心中的砝码。
“我得知早晚要下乡插队后,就在寻找出路。
我说过的,我会留在京城,等着你。”
他说到做到。
“你很有价值。”胡林肯定了胡军,同时告诫,“不要参与党争。
如果你老师不是专心搞研究的,最好换个人跟。
再优秀的人,只要涉及党争,都是可以被抛弃的。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
在大基数中,损失一个人才不是什么大事儿。
总会有后来者居上,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你在关心我?”胡军感到意外。
“当然。”胡林承认得很坦荡。
“我喜欢聪明人,和有价值的人,你两样都占。”
胡林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恶。
“有价值的人?”胡军重复,“为什么?能帮到你吗?”
“且不说对我有没有用,但至少不会被人看轻。
自己也能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不好吗?”
胡林避重就轻。
“或许吧。”
胡军知道胡林这是在敷衍他,他也没过多探究。
或许是他现在还不够有价值让胡林告诉他,亦或者胡林不想说。
总之,他都要做个有价值的人。
他只要不断叠加价值,加大他在胡林心中的砝码,这样他就能看到更多。
“你回来开些什么证明?”胡林转移话题。
“找村长开举荐信和去学校找老师开介绍信。”
胡林点点头,“杨家那里我会去说的。
你做好准备,胡家得拿五年之约来换你的举荐信。”
“五年之约?那是什么?”胡军疑惑。
当年去杨家讨要赔偿的事儿,胡家要上学的孩子都不在,所以胡军不知道这件事儿。
“你不用知道。
你只需要知道今年是五年之约的最后一年。
你的举荐信,要拿这个来换。”
胡林懒得解释。
胡军动了动眉头,“那需要我帮忙说服爷爷吗?”
“你不用插手,你父母会替你出头的。”
胡林拒绝。
说完,俩人也攀登到了大青山前山的一处地势平缓之地。
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小河村。
小河村是真的大,应该是附近最大的村了吧。
胡林心里感慨。
下山后俩人各自回家吃午饭。
午饭后,胡林去了杨家。
杨井正在和媳妇儿在自留地里种菜。
去年他们尝到了甜头,今年不用李爱花提醒,他们自觉的就多种些。
“胡林来啦。”
许翠瞅见胡林,出了自留地,招呼着。
“干妈。”胡林叫了人,随后又道,“我来找干爸说点事儿。”
许翠微愣。
杨井听到是来找他的,拿着锄头出了自留地。
“找我干啥啊?”
两口子都有些惊讶。
胡林从没单独来找过他们,有什么事儿,都是跟李爱花对接的。
“去屋里说吧。”
“走,咱们进屋去。”许翠打头,带着人往大厅去。
她总感觉,胡林过来找老杨,是要说大事儿。
杨井把锄头放在檐下,和胡林进屋去。
许翠给胡林倒了杯糖水,又给老杨倒了杯白开水。
“你们聊,我喂鸡、鸭去。”
许翠识趣的找了个借口走开。
杨井端着搪瓷杯吹了吹热气儿,浅浅的喝了口水。
才道:“闺女,你找我有啥事啊?”
“干爸,你和胡家的五年之约,今年是最后一年了吧。”
胡林开门见山。
杨井端着搪瓷杯的手一顿,沉默了一下,才缓缓道:“对。你问这个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