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魏司空杨津的儿子叫杨愔。

杨津的大哥叫杨播,二哥叫杨椿,都在北魏做官,名声显赫。

杨播性格刚烈,做事果断;

杨椿和杨津却谦逊温和。

这一家子兄弟和睦,子孙满堂,上百口人住在一起,从不争吵。

他们家族显赫,出了七位郡太守、三十二位州刺史,杨椿和杨津更是官至三公,位极人臣。

可惜好景不长。杨播早逝,他的儿子杨侃曾担任侍中,参与诛杀权臣尔朱荣。

后来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攻入洛阳,杨侃知道大祸临头,赶紧逃回华阴老家。

尔朱天光假意赦免杨侃,派人召他出山做官。

杨侃心里明白:“这是陷阱,我若去,必死无疑。”

可他又想:“若我不去,全家上百口人恐怕难逃一死。”

他叹了口气,对家人说:“我一人死,总比全家遭殃强。”

妻子拉住他,哭道:“你明知是死路,为何还要去?”

杨侃苦笑:“我不去,尔朱家会放过我们吗?”

最终,他还是应召而去。

杨侃刚踏出门应召,就被尔朱天光一刀结果了性命。

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到死都没明白,自己究竟为何而死。

此时,杨椿已经辞官回乡,正和儿子杨昱一起返回华阴。

路上,杨昱忧心忡忡:“父亲,堂兄杨侃被害,我们回去会不会……”

杨椿摇摇头,神色凝重:“该来的躲不掉,先回家再说。”

此时,杨椿已经辞官回乡,正和儿子杨昱走在回华阴的路上。

他捋着胡须,望着远处的山影,叹道:“朝廷风云变幻,咱们还是回乡种地安稳。”

杨昱点头:“父亲说得是,远离是非之地,总好过提心吊胆。”

可他们哪里知道,洛阳城里,杨家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杨椿的弟弟杨顺,是冀州刺史;

杨顺的儿子杨辩,是东雍州刺史;

杨顺的另一个儿子杨仲宣,是正平太守。

再加上留在洛阳的司空杨津,杨家一门显赫,却也因此成了尔朱氏的眼中钉。

尔朱世隆咬牙切齿:“杨家处处与我作对,不除不行!”

他立刻上奏魏主元恭,诬告杨家谋反,请求满门抄斩。

元恭犹豫:“杨家世代忠良,岂会谋反?”

世隆冷笑:“证据确凿,陛下难道要包庇逆贼?”

元恭无奈,只得下令彻查。

世隆哪会等什么调查?

他直接派兵包围杨津府邸,见人就杀。

一时间,惨叫连连,血流成河。

杨津临死前怒骂:“尔朱氏残暴不仁,必遭天谴!”

与此同时,尔朱天光也带兵杀到华阴。

杨椿和杨昱刚进家门,就听见外面马蹄声震天。

杨昱大惊:“父亲,不好!”

杨椿苦笑:“逃不掉了,咱们杨家,今日要绝了。”

刀光闪过,杨家满门老少,无一幸免。

只有杨愔,因在外办事,侥幸逃脱。

他一路狂奔,终于逃到信都,投奔高欢。

一进门,他就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高公,尔朱氏灭我满门,此仇不共戴天!”

高欢扶起他,叹道:“杨家忠义,竟遭此劫,实在可悲。”

杨家百口人,最终只剩杨愔一人。

或许是因为他平日孝悌仁厚,老天给他留了一条生路。

可这样的“幸运”,又何尝不是一种残酷?

作为高欢帐下的谋士,杨愔才智过人,很受高欢器重。

每次商议军机大事,杨愔总能提出精妙计策,高欢对他十分信任。

“先生,这些军中文书、檄令,就全权交由你处理吧。”

高欢拍了拍愔的肩膀,语气里满是倚重。

杨愔微微一笑,拱手道:“主公放心,属下必不负所托。”

于是,高欢只让咨议参军崔浩从旁协助,其余一概交给杨愔处理。

杨愔文笔犀利,下笔如飞,一篇篇檄文写得慷慨激昂,字字如刀。

“尔朱氏残暴不仁,欺压百姓,天下共愤!”

杨愔的檄文一经颁布,立刻传遍四方。

百姓们争相传阅,议论纷纷。

“这檄文写得真痛快!”

一个老兵拍案叫绝,“句句戳中尔朱氏的痛处!”

“是啊,早就该有人站出来揭穿他们的恶行了!”

旁边的同伴附和道。

很快,尔朱氏的种种罪行被公之于众,天下人无不愤慨。

然而,战局并不乐观。

尔朱兆率军攻打殷州,守将李元忠独木难支,最终弃城逃往信都。

“哼,李元忠这个酒鬼,果然靠不住!”

高欢得知消息,冷哼一声。

杨愔眉头微皱,劝道:“主公,眼下尔朱仲远、尔朱度律联合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等人,正进军高平,形势对我们不利。”

高欢点点头,神色凝重:“确实棘手,先生可有良策?”

杨愔沉思片刻,道:“需尽快调整部署,否则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高欢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望着远方。

战局瞬息万变,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长史孙腾眉头紧锁,上前一步道:“如今朝廷隔绝,号令无人听从,将士们军心涣散。

不如先拥立一位元氏宗亲,以凝聚人心。”

高欢沉吟不语,心中暗想:此计虽能稳定军心,但真能扭转局势吗?

孙腾见他不语,再次恳切道:“将军,此时若不立新君,恐怕人心离散,再难挽回啊!”

高欢终于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于是,他们迎立渤海太守鲁郡王元朗为帝。

元朗是景穆太子晃的玄孙,父亲章武王融早已离世。

他被接入信都,登基称帝,改元中兴。

新朝初立,高欢被任命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手握大权。

高乾为侍中司空,高敖曹为骠骑大将军,兼领冀州刺史。

孙腾和魏兰根则分别担任尚书左、右仆射。

一切安排妥当,高欢立即整军备战。

他深知,尔朱氏势力庞大,硬拼绝非上策。

一日,他召集众将商议:“尔朱氏兵多将广,若正面交锋,我军胜算不大。”

高敖曹性子急躁,拍案道:“那难道坐以待毙?

不如直接杀过去!”

高欢微微一笑:“不必硬拼,我有一计。”

他派人散布谣言,挑拨尔朱氏内部关系。

很快,尔朱仲远和尔朱度律互相猜忌,彼此提防。

不久,尔朱兆率军来攻。

高欢早已设下埋伏,待敌军阵脚大乱,一举出击。

战场上,高敖曹率铁骑冲锋,高喊:“杀!”

尔朱军猝不及防,溃不成军。

仲远、度律见势不妙,匆忙撤退。

高欢站在高处,望着败逃的敌军,嘴角微扬:“此战已胜,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却说高欢从信都发兵,准备迎战尔朱氏大军。

他听说尔朱氏兵强马壮,心里不免犯难。

这时,参军窦泰献计道:“将军,尔朱氏人多势众,硬拼未必能胜。

不如用反间计,让他们自相猜疑,我们才有可乘之机。”

高欢眼睛一亮:“此计甚妙!”

当即派出细作,四处散布谣言。

有的说尔朱世隆兄弟密谋要杀尔朱兆,有的说尔朱兆已经暗中投靠高欢,准备除掉尔朱仲远等人。

这些谣言很快传到了尔朱兆耳中。

他本就因为尔朱世隆擅自废立皇帝元晔而心怀不满,如今听到这些传言,疑心更重。

这天,他带着三百轻骑,突然来到尔朱仲远大营。

“兆兄怎么突然来了?”

仲远连忙出帐相迎,却见尔朱兆神色古怪,手里不停摆弄着马鞭,眼睛还四处张望。

“怎么,我不能来吗?”

尔朱兆冷冷反问,眼神中透着警惕。

仲远心里一惊,暗想:“他今日怎么这般古怪?”

正想开口询问,却见尔朱兆已经转身就走,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仲远越想越不对劲,赶紧找来斛斯椿和贺拔胜:“你们快去追上兆将军,问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谁知二人刚追上尔朱兆,就被他当场扣押。

消息传回大营,仲远吓得脸色发白:“完了完了,他这是要对我下手啊!”

度律劝道:“事已至此,不如先避其锋芒。”

于是二人连夜带着部队向南逃窜。

就这样,尔朱氏内部互相猜忌,谁也不信任谁。

就像俗话说的:狼怕虎,虎怕狼,结果是同归于尽。

尔朱兆一把抓住贺拔胜和斛斯椿,瞪着眼睛,恶狠狠地对贺拔胜吼道:“你有两条大罪,该死!”

贺拔胜眉头一皱,反问道:“我有什么罪?”

尔朱兆冷笑一声,掰着手指头数落:“第一,你杀了卫可孤!

卫可孤是破六韩拔陵的部将,跟我有什么关系?

可你杀了他,就是得罪了我!”

贺拔胜一听,差点笑出声来:“卫可孤是叛贼,我们父子为国除害,立了大功,怎么反倒成了罪过?”

尔朱兆不理他,继续道:“第二,天柱大将军尔朱荣遇害时,你不跟世隆他们一起报仇,反而去打仲远!

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贺拔胜挺直腰杆,毫不畏惧:“天柱之死,是皇帝诛杀权臣,我贺拔胜只知道效忠朝廷!

现在强敌在外,我们却自相残杀,内乱不休,还怎么抵御外敌?

我要是怕死,今天就不会来!”

尔朱兆听了,一时语塞。

贺拔胜的话确实有道理,他握刀的手松了松。

这时,斛斯椿赶紧上前打圆场:“大王,眼下高欢才是大敌,咱们自己人斗起来,只会便宜了他啊!”

尔朱兆沉默片刻,终于冷哼一声:“哼,滚吧!”

他松开二人,放他们离开,自己则握紧拳头,咬牙切齿道:“高欢,咱们走着瞧!”

高欢心里没底,担心自己兵力不足,难以对抗尔朱兆的大军。

他找来段荣的儿子段韶商量对策。

“咱们这点人马,能打赢尔朱兆吗?”

高欢皱着眉头问道。

段韶一拍桌子,朗声道:“尔朱氏这帮人,上敢弑君,中杀大臣,下欺百姓,早就天怒人怨了!

将军您这是替天行道,就像热水浇在雪上,必胜无疑!\"

高欢还是不太放心:“可要是没有天意相助...”

“将军多虑了!”

段韶打断道,”尔朱氏暴虐无道,人心尽失。

现在正是顺应天意的时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番话让高欢豁然开朗。

他当即下令进军广阿,准备与尔朱兆决战。

两军相遇时,尔朱兆的士兵果然士气低落。

刚一交战,就有人开始逃跑。

“顶住!给我顶住!”

尔朱兆在阵中大喊。

但兵败如山倒,根本拦不住。

不到半天工夫,尔朱兆的大军就全线崩溃。

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尔朱兆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亲信仓皇逃命。

“追!一个都别放过!”

高欢的副将兴奋地喊道。

高欢却摆摆手:“穷寇莫追,先把俘虏安置好。”

这一仗打得漂亮。

清点战果时,竟俘虏了五千多名敌军士兵。

高欢的军队士气大振。

\"将军,接下来怎么办?\"段韶问道。

高欢望着邺城方向,目光坚定:\"趁热打铁,直取邺城!\"

众将士齐声应和:\"攻下邺城!攻下邺城!\"

就这样,高欢带着得胜之师,浩浩荡荡向邺城进发。

沿途百姓听说尔朱兆大败,纷纷出来迎接王师。

相州刺史刘诞死守城池,与高欢的军队僵持了整整一年。

城里粮草渐尽,士兵们疲惫不堪,但刘诞仍咬牙坚持。

高欢见强攻不下,便想了个狠招。

他对手下说:“挖地道,烧城墙!”

士兵们连夜掘通地道,悄悄潜入城下。

“点火!”

高欢一声令下,熊熊烈火瞬间吞噬了城墙。

浓烟滚滚,守军大乱。

刘诞站在城头,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

长叹一声:“大势已去……”

最终,城破被擒。

高欢进城后,立刻提拔杨愔为行台右丞,吩咐道:“去迎接新主元朗,请他入邺城。”

杨愔领命而去。

不久,元朗抵达邺城,对高欢大加封赏:“爱卿功不可没,封你为柱国大将军,兼太师!”

又转头对高欢的儿子高澄笑道:“小将军英勇,封为骠骑大将军!”

消息传到洛阳,尔朱世隆坐不住了。

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高欢占了邺城,下一步岂不是要对付我们?”

谋士上前低声道:“大人,不如先示弱,联合尔朱兆?”

尔朱世隆点头:“你说得对。”

他立刻修书一封,言辞谦卑,派人快马送给尔朱兆:“高欢势大,愿与将军合兵,共攻邺城!”

尔朱兆收到信,冷笑一声:“现在知道求我了?”

但转念一想,高欢确实是个威胁,便回信答应:“好,三日后会师!”

就这样,两支心怀鬼胎的军队,暂时结成了同盟。

并请魏主恭纳兆女为后,兆一听,心里乐开了花。

他立刻找来天光、度律,三人重新立下誓约,关系又变得亲密起来。

斛斯椿和贺拔胜被尔朱兆放回后,又回到了尔朱军中。

一天,斛斯椿悄悄拉住贺拔胜,低声道:“现在天下人都恨透了尔朱氏,咱们要是还跟着他们,迟早得跟着完蛋。”

贺拔胜皱眉道:“可天光和兆各自拥兵一方,不把他们全除掉,后患无穷啊!”

斛斯椿微微一笑:“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

他转身就去见尔朱世隆,装作忠心耿耿的样子,劝说道:“高欢势力越来越大,若不趁早除掉,必成大患。

不如赶紧召天光他们一起出兵,合力讨伐。”

世隆一听,觉得有理,点头道:“你说得对,我这就派人去召天光。”

天光按兵不动,迟迟不肯发兵。

斛斯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主动请缨:“大将军,让我去关中走一趟吧。”

此时的尔朱天光手握重兵,却首鼠两端。

他既想保存实力,又怕错失良机。

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注定要付出代价。

快马加鞭赶到长安,斛斯椿开门见山:“高欢造反,只有您能平定。

您难道要坐视不管?

要是让高欢得势,您就危险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您应该明白。”

斛斯椿这番话直击要害。

他深知尔朱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这番话说得尔朱天光心头一震。

天光猛地站起身:“我正打算出兵呢!”

他立即召来心腹贺拔岳商议。

贺拔岳分析道:“您坐拥三地,兵强马壮,高欢根本不是对手。

依我看,您应该坐镇关中,派精锐与其他部队会合。

这样进可攻,退可守。”

贺拔岳的建议老成持重。

可惜天光耳根子软,终究没能坚持己见。

天光觉得有理,正要采纳。

斛斯椿却急了:“机不可失啊!请立即发兵!”

历史往往就在这样的犹豫中改变走向。

一念之差,可能就会改写结局。

最终,天光留下弟弟尔朱显寿守长安,亲自带兵赶赴邺城。斛斯椿马不停蹄地回去复命。

尔朱世隆得知后大喜:“太好了!”

他立即命令尔朱兆和仲远的部队与天光会合,又调度律从洛阳出发。

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鬼胎。

尔朱氏虽然兵多将广,却缺乏统一指挥,这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短短数日,四路大军齐聚邺城。

二十万大军沿洹水两岸驻扎,营帐连绵不绝,军旗猎猎,声势浩大。

高欢带着不到三万步兵和两千骑兵,匆匆赶往紫陌迎敌。

队伍稀稀拉拉,却个个神情凝重。

封隆之刚升任吏部尚书,被留在邺城守备,高欢只能亲自督战。

这时,高敖曹带着三千汉人士兵前来会合。

他刚被任命为都督,身后跟着同乡王桃汤等人。

高欢看着这支纯汉人部队,心里直打鼓。

“敖曹,你这队伍都是汉人,恐怕不够用啊。”

高欢皱着眉头说,“要不我拨一千鲜卑兵给你?”

高敖曹连连摆手:“将军,带兵讲究的是默契。

鲜卑兵和汉兵素来不合,硬凑在一起反而坏事。

不如各带各的兵,各负其责。”

高欢听了觉得有理,点头道:“你说得对,就这么办。”

他们在韩陵山下摆开圆阵。

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高欢让人用牛驴堵住退路。

牲畜的嘶叫声在战场上格外刺耳。

对面,尔朱兆的大军已经列好阵势。

他派人来喊话:“高欢!你为何背弃誓言?”

高欢拍马向前,高声回应:“我们当初立誓共辅帝室,如今天子何在?”

尔朱兆冷笑道:“永安王杀害天柱大将军,我这是替天柱报仇!”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高欢厉声道,“况且天柱本就心怀不轨,死有余辜,谈何报仇?

今日你我恩断义绝!”

说罢,他猛地举起令旗。

战鼓声顿时响彻云霄,两军将士握紧兵器,死死盯着对方。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杀气,连风都变得凛冽起来。

“杀!”

高欢一声令下,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敌阵。

刀光剑影中,鲜血很快染红了韩陵山下的土地。

高欢亲自率领中军,高敖曹统领左军,堂弟高岳指挥右军。

三路大军如猛虎下山,直扑敌阵。

士兵们个个咬紧牙关,誓死拼杀。

尔朱兆打头阵,天光、度律分列左右,仲远殿后。

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像铁桶般围了上来,攻势凶猛异常。

敌军主攻方向很明确——直取高欢中军!

“顶住!后退者斩!”

高欢在乱军中大喊。

可敌军实在太多,前队士兵接连倒下,后队开始动摇。

战马嘶鸣,刀光剑影中,中军阵线眼看就要崩溃。

这时右军的高岳发现战机:“中军吃紧,我们不能坐视!”

他立即点齐五百精锐骑兵,转头对副将喝道:“随我直取尔朱兆!”

与此同时,左军的高敖曹也动了。

他一把扯下染血的披风,对亲兵喊道:“带一千骑,跟我截断敌军两翼!”

说罢挥刀跃马,如旋风般杀入敌阵。

战局开始扭转。

别将斛律敦也没闲着,他悄悄收拢散兵,绕到敌军背后,突然袭击仲远的后军。

尔朱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

“好机会!全军压上!”

高欢抓住战机,挥剑前指。

霎时间杀声震天,尔朱军四散奔逃。

战场上,徐州刺史杜德丢下兵器,对贺拔胜叹道:“大势已去,投降吧。”

二人遂卸甲请降。

尔朱兆败退途中,望着身后溃散的军队,懊悔地对慕容绍宗说:“早听你的话,何至如此!”

他重重捶着胸口,调转马头就往西逃。

“将军先走!”

慕容绍宗临危不乱,立即鸣角收兵。

他挥舞令旗,将残兵重新整队,总算保住部分兵力。

东面尘土飞扬,那是仲远逃往东郡的败军。

北边烟尘滚滚,度律和天光正仓皇奔向洛阳。

夕阳下,战场上横七竖八躺着无数尸首,破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一仗,高欢赢得漂亮。

但谁都知道,乱世中的胜负,从来都是暂时的。

尔朱氏虽然败退,可真的会就此认输吗?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皮皮读书推荐阅读:美漫丧钟斗魄星辰穿越从开荒开始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农门小媳妇:随身带着APP我不是佞臣啊帝凰之神医弃妃绝代宦爷盛世独宠:狼性王爷,你好坏征伐天下逆水行周内铁血中唐女帝太监最风流霸仙绝杀红缎军的征途明朝第一弄臣末世重生之黑暗国度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大秦之极品皇帝魔君霸宠:天才萌宝腹黑娘亲汉末之并州豪雄此去安都两万里奸臣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三国之无赖兵王明贼乐土之王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永乐大帝:朱标大清巨鳄破晓之征晨曦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吾乃世家子红楼野心家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官居一品革清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穿越宁采臣提灯贞观,冒充天人混大唐1850美洲黄金大亨部落崛起从救活主角开始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烟火大唐开元内卫抗命魂穿司马遹,地狱开局
皮皮读书搜藏榜:承明之治盛唐小国师三国从掳走洛神开始战机英雄凌天仙帝大唐:摊牌了,本驸马要造反!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征兵令尘途雕弓落刘禅的人生成就系统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秦时实践家大成公子绝世小书儒明末皇太子乱世小土匪三国大曹贼,开局拯救杜夫人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从县令到帝师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农家小女医妃笑倾城,狐仙小王爷荣耀之路:国民校草是女生重生:回到1937最强训犬员寒王纵宠,绝世娇妃神兽饲养员八岁登基,后世都说我是暴君!中天稗史大清之祸害嬴政:时空之主回到远古建华夏武牧江湖穿越了,我的手机还能购物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直播:我挖掘国足之光!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冒牌皇叔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曹贼休走神话三国:我能够进化词条三国:重生为阿斗,开局扶刘备亮剑之我成了赵刚徐怀小说免费阅读全文红楼如此多骄三国之曹家孽子重生之妖孽作家
皮皮读书最新小说: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开局送老婆:从打猎开始发家致富明风再起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军统财神爷大明1810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李淳风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东方神话集大宋河山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反攻从野人山开始!三国之杨家天下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赶你去封地,你竟带着北凉王造反红楼大国师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亮剑:缴获太多,震惊李云龙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携科技穿唐再造盛世风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中国古代名人传凉州布衣宋歌声声慢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大唐钓鱼人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九霄魂录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纨绔世子的一生烛影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