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薄雾,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跳跃。
赵绍培身着他那骚包西装,身旁,苏瑾知、宋清婉、晴乐梨、晴乐渝四位女子风姿绰约,一同站在码头上,准备奔赴魔都,为新店开业奔波。
一旁包租的小火轮船身锃亮,烟囱不时冒出黑烟,货舱里堆满为服装店开业精心设计制作的服装。
“终于能回魔都老家啦,到了之后我带你们游遍魔都!”
苏瑾知眼眸亮晶晶的,脸颊因兴奋泛起红晕,拉着宋清婉的手轻轻晃动。
宋清婉嘴角上扬,露出温婉的笑容:“是啊,这次让我们见识一下你老家的新鲜玩意儿。”
晴乐梨在一旁用力点头,晴乐渝则一如往常,面无表情,静静地看着周围的一切。
这个年代,长江航道暗潮涌动,匪患猖獗,从长沙至魔都的商船,无不提心吊胆。
赵绍培想到这一路上可能遭遇的水匪,为保此行平安,赵绍培精心挑选了原警卫连的刘铁柱和赵三喜同行。
刘铁柱虎背熊腰,绰号“水虎”,在水中如蛟龙般灵活,百发百中的枪法更是令人咋舌。
赵三喜身形精瘦,人称“江鼠”,对各类枪械了如指掌,机枪操作更是一绝。
出发前,赵绍培筹备了充足的武器,一挺轻机枪、两万发子弹,十二把盒子炮、一千发手枪弹,外加二十颗手榴弹,将商船武装成了一座移动的堡垒。
汽笛长鸣,小火轮缓缓驶离码头,搅起层层浪花。
因路途遥远,小火轮需航行多日。每天清晨和中午,众人在船上简单对付一口。
但一到晚上,小火轮停靠码头,大家就迫不及待上岸,感受各地码头的烟火气。
第一天平安无事,晚上,小火轮停靠在一个小镇码头。
月光如水,洒在古老的街道上。苏瑾知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宋清婉和晴乐梨紧跟其后。
晴乐渝和赵绍培不紧不慢跟在后面。码头边,小吃摊星罗棋布,香气扑鼻。
“我要这个,大家每人一个!”苏瑾知眼睛发亮,指着一个卖糖画的小摊。
摊主熟练舀起一勺糖浆,在案板上快速勾勒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
苏瑾知接过糖画,轻轻咬了一口,甜美的味道在舌尖散开:“不光样子好看味道还不错,你们快尝尝!”
宋清婉笑着也尝了一口:“确实不错,做得这么漂亮,都舍不得吃了。”
不远处,传来一阵吆喝声:“刚出锅的生煎包,热气腾腾,快来尝尝!”
晴乐梨拉着众人走过去,买了一笼生煎包。
咬开包子,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
“哇,这个也太好吃了!”晴乐梨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享受这难得的美食时光。
吃饱喝足后,众人在码头上漫步,欣赏着夜晚的江景。
江面上,倒映着岸边的灯火,波光闪烁,美不胜收。
第二天亦是平安度过,晚上,小火轮停靠在另一个城市的码头。
这里的码头比昨天热闹许多,街道两旁灯火辉煌,各种店铺琳琅满目。
苏瑾知像一只欢快的小鸟,穿梭在人群中。
突然,她停在一家饰品店门口,被橱窗里的一条珍珠项链吸引住了。
“老公,你看这条项链多漂亮!”苏瑾知拉着赵绍培的胳膊撒娇道。
赵绍培笑着点点头:“喜欢就进去试试。”
走进店里,苏瑾知戴上项链,在镜子前转来转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好看,就它了,双份两条,给清婉也来一条。”
赵绍培毫不犹豫地买下了项链。苏瑾知和清婉开心地异口同声:“谢谢老公。”
随后,众人来到一家饭店。饭店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推荐了几道当地的特色菜。
不一会儿,菜就上齐了。
有鲜嫩多汁的清蒸鱼、香气四溢的红烧肉、清爽可口的凉拌黄瓜……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这一天在船上的趣事。
宋清婉讲起苏瑾知早上在船上因为晕船,差点摔倒的糗事,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苏瑾知红着脸,假装生气地说道:“清婉,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大家笑得更厉害了,饭店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到了第三天白天平安无事,晚上在岳阳城陵矶码头停靠。
码头上鱼龙混杂,吆喝声、争吵声此起彼伏。
码头上正举办一场热闹的庙会。五彩斑斓的灯笼挂满街道,各种杂耍艺人在街头表演。
刚进入庙会,一个耍杂技的摊位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一位身着红衣的艺人正表演喷火绝技,他口中喷出熊熊火焰,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围观的人群爆发出阵阵惊叹。
苏瑾知看到大火苗子喷老高老远,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半步,紧紧抓住宋清婉的手臂,声音颤抖地说:“清婉,咱们离远点,这也太危险了!”
宋清婉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柔声安慰:“别怕,艺人天天表演有分寸,不会有事的。”
一旁的晴乐梨兴奋得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哇!太厉害了!快再来一个!”
晴乐渝双手抱胸,静静地看着表演,眼中闪过一丝欣赏。
赵绍培兴致一来,随手掏出一叠钞票,朝艺人一甩:“兄弟,表演得不错!这些赏你。”
艺人又惊又喜,连声道谢,当即表示要加演几个高难度动。
从杂技摊离开后,宋清婉被不远处一个卖手工刺绣的摊位吸引。
摊位上摆满了绣工精美的手帕、香囊和屏风,每一件都栩栩如生,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宋清婉拿起一件绣着牡丹的手帕,轻轻抚摸着上面的丝线,赞叹道:“这绣工简直绝了!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
苏瑾知凑过来,看了一眼手帕,调皮地说:“清婉,这么喜欢,让老公买下来送你呗。”
赵绍培二话不说,直接对摊主说:“这些我全要了,给这位姑娘包好。”
摊主又惊又喜,手忙脚乱地打包。宋清婉脸颊微红,嗔怪道:“老公,太破费了,买一件就好。”
赵绍培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只要你喜欢,花多少钱都值得。”
这时,晴乐梨拉着苏瑾知跑到了一个卖竹筒粽子的摊位前。
两个人看着人家老板从锅里拿出竹筒,闻着竹子混合糯米的清香,打开竹筒撒白糖时都快流口水了。
晴乐梨迫不及待地买了两根,递给苏瑾知一个,自己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瑾知,快尝尝,甜得嘞!”
苏瑾知接过粽子,小口咬着,眼睛笑成了月牙:“真好吃!乐梨,你慢点吃,别烫着。
四人继续往前走,来到一个猜灯谜的区域。一盏盏写着灯谜的灯笼随风摇曳,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思考。
宋清婉目光扫过一个灯谜,稍作思索后,轻声说道:“我猜这个谜底是‘口’字。”
摊主笑着点头:“姑娘好聪明!这小香囊就当奖品送你了。”
苏瑾知羡慕地说:“清婉,你怎么这么厉害!我想破脑袋都想不出来。”
赵绍培看着摊位上的灯谜,突发奇想:“老板,我出个灯谜,要是有人能在一刻钟内猜出来,我给5块赏钱。”
众人一听,纷纷围过来。赵绍培清了清嗓子:“听好了,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打一动物。”
一时间,大家交头接耳,绞尽脑汁。
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说:“是蜘蛛。”
赵绍培笑着摸摸小男孩的头,把钱递给他:“小家伙,真聪明!”
逛累了,众人来到一个小吃摊前,要了几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馄饨皮薄馅大,汤汁鲜美。
大家一边吃着馄饨,一边看着庙会上的表演,感受着这浓厚的烟火气息。
“还是出门到处看看走走好啊!”苏瑾知感慨道。“是啊,不仅能看到不同的风景,还能吃到这么多好吃的。”宋清婉附和道。
晴乐梨大口吃着馄饨,点头表示赞同,晴乐渝默默吃着馄饨,偶尔抬头看看周围的热闹景象,嘴角微微上扬。
晚上依旧是安排众人轮流值守,还再三叮嘱:“都给我睁大眼睛,一旦水匪来袭,立刻示警!”
夜晚的江面漆黑一片,商船的灯光摇曳不定,如同鬼火。
刘铁柱和赵三喜如幽灵般在甲板上巡逻,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次日清晨,曙光初现,商船再度启航。
刘铁柱与船东在船头闲聊,不经意间瞥见几艘渔船鬼鬼祟祟地朝着商船逼近。
这些渔船行驶轨迹怪异,船上的人皆戴着斗笠,帽檐压得极低,看不清面容。
船东脸色骤变,声音颤抖地说:“不好,这些渔船怕是‘江狼’伪装的,咱们恐怕碰上‘硬对头’了!”
刘铁柱闻言,心急如焚,三步并作两步冲进船舱,向赵绍培报告:“赵团长,江面上有几艘渔船形迹可疑,极有可能是水匪!”
赵绍培听闻:“全员戒备,准备战斗!”随后,他与晴乐渝、赵三喜、刘铁柱各自佩上两把盒子炮,将机枪抬上甲板。苏瑾知和清婉吓得花容失色,赵绍培塞给她们一人一把盒子炮,吩咐晴乐梨教她们使用。
渔船逐渐靠近,距离商船仅有数十米。
一艘渔船上,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站了起来,扯着破锣嗓子喊道:“此江是我开,此水是我财,识相的赶紧把财物交出来,如若不然,让你们船沉人亡!”
随着喊声,渔船上的水匪纷纷亮出武器,刀光剑影,阴森恐怖。
赵绍培站在甲板上,双手叉腰,大声回应:“你们这群‘水耗子’,也不打听打听,就敢来劫我们的船?今天让你们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
水匪头子先是一怔,随即狂笑道:“就你们这几个人,还想螳臂当车?兄弟们,冲上去,把他们的财物抢光!”
赵绍培向刘铁柱使了个眼色,刘铁柱心领神会,端起机枪,怒吼道:“尝尝爷爷的‘花生米’!”
密集的子弹如暴雨般射向渔船,船板被打得木屑横飞。
水匪们猝不及防,纷纷躲进船舱,嘴里骂骂咧咧:“哎呀,点子有点扎手!”
水匪们回过神来,开始疯狂反击,子弹如蝗虫般射向商船。
刘铁柱和赵三喜一边射击,一边互相调侃:“来呀,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苏瑾知和清婉躲在船舱角落,很是紧张,晴乐梨安慰道:“别怕,一群乌合之众,我姐分分钟就给他们搞定!”
战斗愈发激烈,江面上硝烟弥漫,好似人间炼狱。
赵绍培一边射击,一边观察战局,发现水匪们毫无章法,如同乌合之众。
他当机立断,决定主动出击。“铁柱,三喜,跟我冲!”
三人借助商船的掩体,朝着船头冲去。晴乐渝则在一旁掩护,每开一枪,几乎都有一个水匪中枪落水。
就在这时,一艘水匪船趁着混乱,靠上了商船。
几个水匪手持大刀,正要跳上船。赵绍培眼疾手快,抓起一颗手榴弹,拉掉引信,大喝:“来,给你们个甜瓜尝尝。”
手榴弹飞了出去,“轰”的一声巨响,水匪船被炸得剧烈摇晃,水匪们像下饺子般掉进水里,哭爹喊娘:“救命啊,我还不想死我,要回家找妈妈!”
经过一番激战,水匪们被打得丢盔弃甲,斗志全无。
赵绍培瞅准时机,大手一挥:“兄弟们,冲过去,反劫他们!”
众人手持武器,跳上渔船。水匪们见大势已去,纷纷举手投降:“好汉饶命,我们有眼无珠,再也不敢了!”
赵绍培看着投降的水匪,冷笑道:“你们不是想劫财吗?现在,把抢来的财物都交出来,我饶你们不死!”
水匪们无奈,只得乖乖交出财物。这场惊心动魄的水匪劫船事件,最终以水匪被反劫的戏剧性结局收场。
商船再次启航,朝着魔都缓缓驶去,只留下平静的江面,仿佛在诉说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
小火轮在江面上继续航行。
第六天清晨,魔都的轮廓渐渐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高大的建筑、繁忙的码头,无不显示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惠瑶早早地在码头上等候,看到赵绍培一行人,热情地迎了上去。
“赵少爷,你们可算到了!”惠瑶笑着说道。随后,惠瑶安排众人住进了礼查饭店。
礼查饭店位于外白渡桥北堍,是魔都最早的西式高级饭店之一。
饭店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异域风情。走进饭店,宽敞明亮的大厅里,水晶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大理石地面光洁如镜。
服务员穿着整齐的制服,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客人。
惠瑶为众人办理好入住手续后,又安排工人将所有开业的衣服运到了服装店附近的库房。
夜晚,赵绍培和四位女子站在饭店的阳台上,俯瞰着魔都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