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制造这样体积的东西,难度已经很大,在制造飞船上,最大的难度是精度。
小东西想要做到高精度,相对来说简单很多。
一个东西大了,那就几乎一定会有误差,越大误差也就越大。
五十米长的东西,单单热胀冷缩,误差就已经很大。
就像有些管道的焊接,得选天气和时间,等到天气热了之后,管道会慢慢变长,等到距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马上焊接,不然再等温度升高,管道就会彻底碰到一起,导致焊接强度变低。
飞船的制造要求高,需要极高的精度的同时,还要稳定。
不然太空外的温度和大气层内的温度,以及在大气层内高速飞行,产生摩擦,导致不同的温度,都能有非常巨大的区别。
一旦内部材料因此变形,就会导致飞船出问题。
飞船里一点小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会是致命的。
那么多不同的系统,只要有一套系统出问题,就会导致整体崩溃。
比如空气循环系统要是没了,那没多久飞船上的人就会因为氧气不足而死亡。
温控系统出问题,那人倒是可以靠着穿衣服,或者物理降温来缓解,但内部温度降低,导致其他设备出问题的可能性更大。
循环系统要出问题,后果同样很严重,人会饿死。
这些东西,都需要保持高精度。
保证体积的同时,还要保证足够的精度,然后还要足够稳定。
制造材料,制造工艺,以及制造难度,直线飙升。
好在有机器人,这里每一个机器人,都是一个超级顶尖的技术人员,不会有任何失误,精度高到离谱的机器人。
同时飞船的整体设计也非常完美。
第二步的制造,在完全控温的环境中进行,这样能保证制造的时候,零误差。
零件组装,焊接,然后再用特殊材料的温控层覆盖,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设备和大部分结构的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其他允许发生变化的部分,则是分体式设计,通过软连接进行连接。
整个制造速度非常之快,到第二天早上的时候,飞船的内部框架都已经制造了个七七八八。
哪怕还没开始安装各种系统,也能初步看出飞船的结构。
帅是真的很帅。
也在这个时候,安大校再一次走进了厂房。
前几天安大校几乎每天都会过来,之前看到厂房里的各种系统,已经习惯。
结果昨天才来过,今天再过来,就看到了个巨大的飞船框架吊在半空中。
看着那巨大的体型,安大校一时间有些失神。
虽然还没有制造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飞船会很大,但真的见到的时候,依然会感受到冲击力。
这有点大得出乎他的意料。
来自感官上的压迫。
用个比较合理的比喻,用同样是五十米的船来举例子。
一般情况下,五十长的船,宽度一般在八到十二米,如果是军舰,有些还会更窄一些,六到十二米。
如果是无人潜航器,还会更窄。
就这样的比例,给人的感觉已经很大。
但他目前看到的的飞船,宽度足有三十米。
就给人一种非常庞大的感觉。
还有高度。
一般的船,不算甲板上面的部分,高度也就是六米左右。
就算是军舰,五十米长的情况下,甲板往下的高度,也就是八米。
但这飞船的高度有二十米!
安大校仔细回忆了一下,昨天似乎这里还啥也没有?
懵逼中,安大校回过了头,忍不住向陈斌确认:“这个,什么时候造的?”
“昨天加上晚上,还有早上。”陈斌随口说着,想到了安大校昨天想的东西:“你说的那些研究人员到了?”
安大校陡然回过神来,点头:“对,他们就在外面,方便吗?如果不方便,我让他们先等等?”
陈斌能听到安大校的内心戏,此刻安大校想的是,这话说的合不合适。
本来他是想说,不方便就让那些研究人员走。
但这样说,感觉有点不合适,不合适在,好像在让陈斌做个坏人,不方便就直接赶人?
先等等,则是将主动权交给陈斌,先等等,还是彻底不方便,陈斌来决定。
另外他还能听到外面研究人员的心声。
十几个研究人员的心声很乱,有的紧张能不能看,有的人在好奇里面是啥情况。
还有人想着是不是有个超级厉害的团队,只是将陈斌放在明面上。
以及还有人想着会不会认识里面团队的人,毕竟都是搞研究的,走到了非常高的地方,大多互相见过,一起开过会啥的,以及有过学术交流。
也有人在想陈斌会不会是外星人,他们进去就知道了外星人的事情。
更有人想着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以及学到什么东西。
当然,所有人的心底,都有着期待。
陈斌暂时关掉了读心术,主要是太杂,确认一下没啥危险,没啥别的心思就行。
太多纷乱的信息,对他有些影响。
“没啥不方便的,让他们进来吧,看着制造全过程,别干扰就行。”
安大校点头:“已经叮嘱过了。”
转身出门,再进来的时候,安大校身后跟着一群研究人员。
一群人走进门的刹那,就已经愣住了。
这厂房,给他们的冲击力有点大。
首先是那巨大的飞船。
虽然听起来不长,但确实是巨大。
七八层那么高,十层楼那么宽,十七层楼那么长,绝对的庞然大物。
在这庞然大物上面,一个个机器人宛如蚂蚁一样,上下翻飞。
一根根钢缆垂在龙门吊下,机器人就在钢缆之间穿梭,作业。
这种工作效率,这种工作场景,简直逆天。
一群人瞪大着眼睛,看着刷新了他们认知的场景,满脸的茫然。
厂房的那道门,不像是厂的门,更像是时空门,将他们从一个旧的时代,带到了个全新的时代。
这真不是把未来搬到了现在?
足足五分钟过去,才有人努力将眼睛从飞船框架上移开,看向整齐摆放在周围的各种提前组装好的组件。
不看不要紧,细看之下,再一次大脑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