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方四帮亲戚提着行李,走在去车站的路上。街道两旁的早点摊已经支起来了,油条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
\"记得我爷爷说过,\"亲戚突然开口,\"做焖饼最重要的不是手艺,而是心。\"
方四放慢脚步,认真听着。他知道,这是长辈在传授最重要的经验。
\"我爷爷是御厨,在宫里做了大半辈子饭。\"亲戚的声音里带着怀念,\"他说,宫里规矩大,做菜要讲究'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方四疑惑地问。
\"对,\"亲戚点点头,\"三心是敬畏心、专注心、慈悲心;二意是诚意、敬意。没有这些,再好的手艺也是空的。\"
方四若有所思。雾气中,他仿佛看到了百年前那位老御厨,在御膳房里忙碌的身影。
\"你知道为什么焖饼要用老面发酵吗?\"亲戚又问。
方四摇摇头。
\"因为老面里有时间的味道,\"亲戚说,\"就像做人,要懂得沉淀。我爷爷常说,做菜如做人,火候不到,味道就不对。\"
车站就在眼前,亲戚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方四:\"你很有天赋,但记住,天赋是把双刃剑。我见过太多有天赋的年轻人,最后都毁在了骄傲上。\"
方四郑重地点头:\"我记住了。\"
亲戚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方四:\"这是我爷爷留下的擀面杖,用了六十多年了。现在交给你,希望你能好好用它。\"
方四接过布包,感觉手里沉甸甸的。擀面杖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光滑温润。
\"还有这个,\"亲戚又取出一个小本子,\"这是我这些年研究的新配方,你拿去参考。记住,传统要传承,但也要创新。\"
方四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笔记,还有各种配料的搭配心得。他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
\"叔......\"他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亲戚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干,我看好你。记住,做菜如做人,要有敬畏之心。\"
车站的广播响了,亲戚该进站了。他提起行李,转身走向检票口。方四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
回店的路上,方四一直在回味亲戚的话。他想起昨晚研究新配方到深夜的情景,想起第一次成功做出焖饼时的喜悦,想起食客们满足的笑容。
\"敬畏之心......\"他喃喃自语。是啊,如果没有对食物的敬畏,没有对传统的尊重,再好的手艺也只是空有其表。
回到店里,马伟正在收拾桌椅。看到方四回来,他笑着问:\"送走了?\"
方四点点头,把布包和小本子放在柜台上。
马伟打开布包,看到里面的擀面杖,眼睛一亮:\"这可是好东西啊!\"他仔细端详着擀面杖上的纹路,\"听说这是用百年老梨木做的,越用越香。\"
方四抚摸着擀面杖,感受着上面岁月的痕迹。他忽然明白了亲戚的良苦用心。这不仅仅是一件工具,更是一份传承,一份责任。
\"马哥,\"方四突然说,\"我想把店里的菜单重新设计一下。\"
马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把焖饼和饼条都加进去,\"方四说,\"但不是简单地加,而是要把它们背后的故事也写上去。让客人不仅吃到美食,还能了解这些美食的来历。\"
马伟赞许地点头:\"这个主意不错。不过......\"他顿了顿,\"你确定要这么做吗?这可是个大工程。\"
方四坚定地点头:\"我想好了。既然接过了这根擀面杖,就要对得起这份传承。\"
马伟拍拍他的肩膀:\"好小子,有志气!需要什么尽管说,我全力支持你。\"
方四笑了。他拿起擀面杖,走向厨房。晨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案板上。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前辈的身影,在案板前忙碌,将一份份美食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