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宁深吸一口气,也突然觉得气氛有些沉重,拱了拱手道。
“殿下,董家宴会我宋家一定会全力以赴。这条毒蛇的事,若我能帮忙,殿下也尽管吩咐。”
萧墨衍笑道:“放心,我不会与你们客气的。”
很快到了晚上,董家宴会热闹非凡,来了不少京城的大官显贵。
因为早有消息灵通的人得到了风声,说是这场宴会六皇子跟二皇子的人都会到,说不定到的还是重要人物。
而参加宴会的人到地方一看,来的还真不少,且确实挺有分量的。
二皇子跟白家家主因为被皇上禁了足,这种场合肯定是不能出面的,所以来的是白家的庶子白敬运。
不过听说这白敬运也很有能力,虽然是庶出,但能代表白家来参加董家的宴会,显然是被予以厚望的。
白敬运到了董家后,便立刻找到了董家的主人董顺董大人。
白敬运避开人群,拱了拱手。
董顺笑着说道:“白大人,今日有一场恶仗,咱们可得齐心协力啊。”
白敬运苦笑一声:“要是不出意外,今日来的是六皇子本人,或许颜丞相也会来,确实是一场硬仗,能不能打得过不一定,但绝对要全力以赴。”
白敬运表情苦涩,他其实并不想搅和进来。
他在地方收到父亲的信件,得知大哥被革职的事情之后,就意识到情况不妙。
这一切与他所希望的背道而驰。
他都已经主动调任地方了,可还是被父亲重新调了回来,然后被推着参加这场鸿门宴。
来之前,父亲也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想办法拉拢到宋家人跟三皇子。
不管是宋家还是三皇子,能拉拢到一个就已经不错了。
但是父亲却给他下了死命令,让他一定要把双方都拉拢到手。
“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得容易。”
白敬运却清楚今日这事儿不好办。
以前白家还没有被皇上打压的时候,又不是没有对宋家抛出过橄榄枝,但是宋家都拒绝了。
如今白家被打压成这样,都直接被赶入穷巷,宋家又怎么可能会答应?
在白敬运看来,若说他是宋家人,今日怕是会直接答应六皇子的拉拢。
不为别的,只因如今没得选。
白家势弱,六皇子与颜家便乘势崛起,这些天一直小动作不断,蚕食了白家不少地盘。
很显然,六皇子独大的势头已然显现。
白家想要力挽狂澜、重新找回优势,实在难上加难。
宋家人只要不傻,就该知道如今该抱谁的大腿。
还有三皇子,三皇子向来最会审时度势,肯定也会选择六皇子。
如此一想,白敬运就不免泄了几分气。
不是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局势如此。
他早知京城局势瞬息万变,明白自己身为庶子,若不早早谋出路,早晚会在这场权力倾轧中沦为炮灰。
所以在白家如日中天时,他就决定激流勇退,主动退出京城这个权力中心。
明明已为自己找好后路,可没想到还是被拉了回来,白敬运深感无力。
董顺看着白敬运的神色,心中也不由叹气。
但他已与二皇子深深绑定,如今别无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只盼白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能与颜家斗上一斗。
“见过六皇子殿下!”
就在两人愁眉不展时,人群突然响起一阵整齐的问候声。
董顺与白敬运闻言立即上前,果然见门外进来的正是六皇子。
不过颜丞相并未同来,这倒让二人松了口气。
董顺作为主人家,自然要上前招待。即便与六皇子分属不同阵营,表面功夫还是要做。
“六皇子殿下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
六皇子却不买账,似笑非笑地瞥了董顺一眼,嫌弃地环视四周道。
“董大人,你这宴会水平着实差劲,不像陈家,听说他们宴会过后,宾客都赞不绝口,说是器皿精美、佳肴可口,连戏曲都格外精彩,可你这宴席,怎么瞧着如此寒酸?”
董顺心中将六皇子骂了个狗血淋头,面上却只能挤出尴尬笑容。
“六皇子殿下,陈家乃首富,最不缺金银,置办豪华宴席理所应当。”
“我董家只是清流人家,黄金都在书里,实在比不得陈家财大气粗,还望殿下海涵。”
六皇子冷哼一声,不再理会董顺,目光在人群中搜寻,终于锁定目标,大步走去。
人群纷纷让路,六皇子畅通无阻地来到宋家人面前。
“宋将军,真是巧啊!”
六皇子笑道。宋博城正与妻女说话,闻言立即起身行礼。
“见过六皇子殿下。”
宋清宁紧随其后行礼。
六皇子目光在宋清宁身上流连,意味深长道:“宋小姐比上次相见愈发标致了,本皇子着实倾心不已。”
宋清宁眉头紧蹙,只觉六皇子言语轻佻,令人厌恶,这是示好还是示威啊?
即便对方有意示好,这般作态也令人作呕——莫非还想纳她为侧妃?
六皇子已有正妃,宋清宁不认为他会停妻再娶,但若想让她屈居侧室,未免太自以为是,他配吗?
她只是淡淡一笑,并未答话。
“六弟。”
萧墨衍的声音突然响起。
六皇子闻声眼睛一亮,转头笑道:“三哥也来了?真是巧极!”
六皇子不由分说,直接坐在了宋家和三皇子中间的位置。
至于中间那位客人,自然灰溜溜地带着家眷离开了。
“如此凑巧碰见熟人,那我就坐这儿吧。”
六皇子毫不客气地坐下,看得董顺和白敬运一阵无奈。
他们没那个胆子劝走六皇子,只得坐在宋家下手的两个位置。
至于三皇子之上的位置,他们是没资格坐的——身份上比不上六皇子,但这诚意必须给足。
于是他们抢在六皇子开口前就说了话。
白敬运态度谦逊地对宋博城说道。
“宋将军,下官久仰大名。您可是我们大周国的战神,北疆能安宁这么多年,都多亏了宋将军。”
“我们家老太爷也说过,有宋将军这样的武将在,是我们大周国的福气,也是百姓的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