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乾清宫暖阁之后,心事忡忡的洪武大帝朱元璋毫不犹豫的将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召进宫中,同时令人将辽东的舆图及军事部署情况,摆放在自己的桌案之上。
洪武二十年正月,为了彻底剿灭北元朝廷的割据势力,他下令以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分别为左右副将军,另有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等公侯勋贵随军出征。
在二十余万大明精锐势如破竹的攻势下,北元辽东太守纳哈出节节败退,最后只能率领着残兵败将依托于\"老巢\"金山,妄图凭借着易守难攻的天堑,与大明分庭抗礼。
只是随着大明浩浩荡荡的军队压境,纳哈出麾下的心腹死忠们也陆续出现了心思浮动,主动归降大明的情况。
在这双重打击之下,纳哈出终是被迫投降大明并传令辽东各地仍在负隅顽抗的北元死忠们,一同归降大明。
至此,北元盘踞在大明疆域内的割据势力尽数被荡平,大明也完成了对北元势力的重大打击。
...
...
\"臣傅友德,叩见陛下。\"
\"臣蓝玉,叩见陛下。\"
约莫小半个时辰过后,两道铿锵有力的呼喝声在暖阁中依次响起,将朱元璋复杂的思绪唤醒。
\"免了,赐座吧。\"随意的点了点头之后,朱元璋便挥手示意眼前两名战功显赫的宿将自行落座。
尽管宋国公冯胜才是平定辽东的\"征虏大将军\",不过因其年事已高,基本上是作为总指挥,在后方压阵,并未亲临前线的缘故,朱元璋并未将其叫进宫中,一并议事。
\"谢陛下。\"
微不可查的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心中略有些忐忑的傅友德和蓝玉便蹑手蹑脚的坐在了老太监朴仁猛亲自为其搬来的座椅之上,并点头示意。
\"问你们个事。\"
\"如今我大明在辽东的势力如何?\"抿了一口已是有了些许凉意的香茗,心思沉重的朱元璋便神情凛冽的询问道。
洪武元年八月,随着中山王徐达如神兵天降一般,轻而易举的击溃了各地的蒙元将领,并兵临彼时尚为蒙元国都的\"大都\"。
兴许是知晓大势已去,闻讯的元顺帝并未做太多的抵抗,便赶忙率领着后宫嫔妃及皇子们仓皇出逃草原,以\"北狩\"草原的方式,宣告结束了元朝对于中国的统治。
因为事发突然,元顺帝一行人并未来得及带走储存在皇宫中的大量文书典籍,继而让这些宝贵的文字资料,落入大明之手。
其中便包括着大量有关于高丽王朝的文献。
而他刚刚便是通过翻阅这些蒙元时期的文字资料,方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在过去二十余年的时间里,这野心勃勃的高丽王竟是趁着他大明和北元对峙的当口,不声不响的侵占了超过百万顷的土地。(相当于六万多平方公里)
\"回禀陛下,\"见朱元璋问起军事情况,傅友德和蓝玉紧张的心情略有缓解,而后者则是在短暂的思考之后,起身回禀:\"我大明于洪武四年设立辽东都司,治所设立在辽中卫,现有驻军十万余。\"
\"此外,沈阳侯察罕也在辽东坐镇,招抚女真各部。\"
北元辽东太守纳哈出投降大明之后,念及其并未负隅顽抗到底,让双方将士们均是减少了伤亡,朱元璋并未将其处死,反而将其册封为\"海西侯\",以展示自己的\"容人之量\",并借机分化北元汗廷的势力。
在纳哈出病逝之后,朱元璋又将其长子察罕改封为\"沈阳侯\",继续替大明坐镇辽东。
\"咱要问的不是这个。\"
在蓝玉愕然的眼神中,朱元璋有些粗暴的将其打断,转而神情严肃的询问道:\"咱问的是,我大明和高丽之间的国界线在哪?\"
\"蒙元皇帝在位的时候,这蒙元和高丽之间的国界线又在哪。\"
嘶,书房中响起轻微的吸气声,颍国公傅友德和凉国公蓝玉两位宿将尽皆变色,眼神也是变得晦暗不定起来。
这个问题,可是有些敏感呐。
\"怎么,哑巴了?!\"
见二人沉默不语,朱元璋心中的恼意更甚,若非曹爽提醒,他还真不知晓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那野心勃勃的高丽已然暗中侵占了百万顷的土地。
他们大明承袭前元,自是当全盘接收元朝的疆域,岂容那小小的高丽\"越庖代俎\"?
\"回陛下,\"迟疑少许,颍国公傅友德起身回禀:\"我大明于洪武二十一年,在辽东奉集县设立铁岭卫,照例于鸭绿江畔和图门江畔驻防,江畔对岸的女真部落已是归降我大明。\"
\"蒙元时期,则是以高丽境内的江原道铁岭山,作为两国之间的分界线..\"
此话一出,有关于高丽王朝在暗中蚕食疆域的事实已是跃然纸上,而暖阁内的气氛也是在不知不觉间降至冰点。
哪怕是在暖阁角落处屏气凝神的宫娥内侍也能意识到,他们大明和前元相比,似乎在这辽东失去了大量的疆土。
最起码,蒙元时期,这分界线还是在高丽境内;轮到他们大明的时候,国界线似乎便成了颍国公口中的鸭绿江和图门江?
\"为何相差如此之大!\"拍了拍身前的桌案,朱元璋有些不满的嚷嚷道。
终究是御极多年,在惊怒的同时,他还能保留有一丝理智,毕竟如此之大的事情,绝不可能是眼前的两名将校\"擅作主张\",其中说不定还有自己的默许。
\"回陛下,\"闻听朱元璋\"秋后算账\",暖阁中的两位武勋不由得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些许无奈之色:\"此事还是与高丽王朝内部有关。\"
言罢,这两位能征善战,但却不善言辞的武勋便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朱元璋身旁,沉默不语的老太监朴仁猛,希望这位\"高丽人\"能够站出来指点迷津。
\"回皇爷,\"像是捕捉到了两位武勋求助的眼神,老太监朴仁猛稍作迟疑之后,便跪倒在朱元璋身旁,涩声道:\"奴婢倒是知晓些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