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老国公掌军之前,长英军中曾分离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号玄英卫。
传说这支卫队脱颖超凡,战力是长英之最,斥候先锋,远战近攻,工事医疗,无有不备,无有不能,曾数次成功突袭北凉大军,毫发无伤,尽数折返。
但随着那任掌军将领的离世,这三千人便彻底消匿无踪,如此战力,皇帝岂能放弃?
可茫茫人海,这三千人竟真的如泥牛入海一般,皇帝陛下数年来多次派人搜寻查访,皆了无痕迹。
玄英卫分左中右三路,右卫将军万鼎安有一亲妹,便是贺兰的母亲,万若琳。
慕阳让贺兰不要担心岳母的原因,便是由此而来,京都留住万氏,玄英卫尚有寻回的希望,皇帝陛下自然不会让万氏有任何差池。
玄英卫消匿之日,慕阳不过四五岁而已,他对这支神乎其神的卫队的了解,仅限于书面遗卷。
所以尽管万若琳的身份,慕阳一早就清楚,却远没有真实经历过玄英卫当年盛事的慕老夫人,直觉来得更加敏锐。
慕老夫人的意思就是,其他的信,慕阳照样可以送,但是不能越过官驿,到了京都,也不能直接送到万氏手里,以免陛下生疑,节外生枝。
这便要好好规划一番。
厨下里已经开始准备晚食,这事已经不必贺兰再插手,之前贺兰只是简单教过慕意几次,如今又有杨氏相助,两人互相探讨研究着,饭食已然可口了不少。
贺兰便开始琢磨着如何同梅姑交差的事了。
她领着小尾巴慕悠,并两个小小尾巴,齐悦和慕宇晨,在院子的西北角,选了一处地方,开始挖土和泥。
梅姑首要的要求,是要做一款香炭,给贵人煮茶取暖之用。
但是烧取暖的炭,贺兰搞不定,煮茶的小香炭倒是可以,届时取暖的炭火,就让他们屋子里多放两个火盆,多烧点涂层炭就好了嘛。
香炭既然有香字,那肯定就不是正常的炭,肯定是混了香料香粉的,那什么东西可以混这些东西?
自然是炭粉。
家里之前做果球时,揉出来的野枣核,她都没扔,全存在罐子里了。
她之前是想试试在家门口附近种枣树来着,现在想想还是算了,过不了多久,或许是下个月,她就要搬到新铺子里了,她也不懂风水,家里头可不好乱种树的,枣核也就没用了。
现在正好把他们都拿出来,闷烧成枣核炭,再用石臼全给他们研成细碳粉。
香料她上回让慕阳从药房买了不少,因为药房里一般会做大丸子药,也就是蜜丸,所以蜂蜜也从药房里买了些。
为了打通这条路子,贺兰也算是下本儿了。
贺兰带着慕悠和两小只和泥,两大两小忙得不亦乐乎,春河春木想帮忙,根本插不进去手。
贺兰看泥和的差不多了,便在草棚里找来短一些细一些的柴火,又抽出一大把稻草来。
以四节细柴为底,围成一个井字形,再在井字中间的方口里插入一根短柴,作为支撑,浅铺一层稻草后,贺兰便将之前存的枣核全堆在稻草上,垒成一个圆锥形的枣核小山。
枣核摆好后,贺兰几人将稻草围在枣核小山周围,严严实实地全盖上,最后再把刚刚和好的泥,厚厚地涂在上面,形成一个泥塑的圆锥,顶部留气口,圆锥的腰部偏下的位置,也戳个气口出来。
“二堂嫂,然后呢?”慕悠双眼亮晶晶道。
再看一旁的两小只,也是兴奋地看着贺兰,等待着她下一步的指示。
一个个和泥和的,身上脸上裤脚上,都蹭上了泥点子,贺兰光是看他们,就已经知道自己现在是个什么熊样了。
四个人傻呵呵对着笑了一会,贺兰便从厨房灶下扒拉出一根燃着的柴,颠颠地又跑回小院西北角,从泥锥顶部的气口处怼了进去。
烧吧烧吧,烧完了她就有枣核炭了,这还是前世那个野外爱好者大哥教的。
“二堂嫂,就这么烧,就有炭了?不会烧成灰吗?”十万个为什么版慕悠又上线了。
这原理贺兰也不能瞎教,只能告诉她自己知道的。
“我教你一个知识点,你不要问为什么,那就是燃烧,是需要空气的。”
贺兰没有说燃烧需要氧气,因为那样说,就完蛋了,慕悠更会问个没完,她也不好解释,她前世是个文科生啊,这点化学知识全是初中攒的底子。
“你看,咱们用泥把枣核封在里面,上面只有这么一个小气孔,里面的空气烧着烧着就不够用了,所以枣核不会烧成灰,而是会被里面的高温碳化,变成枣核炭,明白了吧?”
慕悠仍旧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脑瓜里疯狂记知识点,与此同时,心里更加崇拜贺兰。
二堂嫂真乃神人也。
贺兰满意了,交代慕悠好好看着火,“要是开始冒烟了,你就用泥把上下的气孔糊上,今儿闷上一夜,明天咱们破开它,就能看见枣核炭了。”
慕悠点了点头,听话的守着,两小只站在她腿边,也一脸郑重地点头,一大两小直勾勾盯着眼前的泥堆儿。
贺兰看得直乐,怎么有种诓骗小孩的既视感?